總統府新聞
88年06月20日
副總統參加「愛咱的厝邊、疼惜咱的台灣」社區活動
連副總統今天強調,推動社區整體的營造是一步一腳印,需要時間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同時靠大家共同關心,出錢出力,維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這才是真真正正做一個好厝邊最重要的工作。
副總統並指出,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個又一個最安全、最健康、最美麗的社區,讓我們子孫可以快樂讀書,成人可以安心工作,老人也得到應該有的照顧和福利,這樣台灣的未來才有希望。
副總統是上午參加士林、天母、北投地區居民在天母蘭雅國中所舉辦「愛咱的厝邊、疼惜咱的台灣」社區活動致詞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回憶民國三十五年的時候,家就住在士林舊佳里,那時候生活很苦,他的母親很勤儉,在家裏養雞,然後將雞蛋拿去士林大市場賣,在他的一生當中,有許多年的時間是在士林、天母,以及北投地區過的。
副總統也表示,台灣在過去四、五十年來的發展很快,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上都有很大的改變和進步,已經變成現代化國家,富裕、繁榮、民主、自由、開放,被世人譽為台灣奇蹟。然而,我們必須承認今日的社會還有很多問題,例如治安的問題、青少年犯罪的問題、老人的問題、生活品質的問題、婦女及兒童的問題等,都顯示面對新世紀的到來,我們固然還要繼續追求生活上的富裕,然而,也必須積極推動「非物質富裕」的觀念,提倡文化、道德、家庭等精神文明價值,加強優質公共環境及生活品質的建立。要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政府必須要負重大的責任,但是也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副總統說,他常常在想,早期農業社會的地方文化,人與人的關係非常密切,互相幫助,好像一家人,這是現代社會漸漸失去的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所以現在才需要來推動社區發展,以促使我們的生活內涵邁入新境界。
副總統並表示,這幾年來,他在政府部門一直在推動社區營造,並且一直在呼籲,關懷社會就要從社區做起,希望建立民眾生命共同體的觀念,藉著推動治安社區化、環境社區化、醫療社區化、文教社區化、福利社區化,給下一代一個更新、更安全、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最後,副總統強調,「愛咱的厝邊、疼惜咱的台灣」,是不分你、我,不分黨派,這是在為下一代打拚,要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在台灣這片土地工作、休閒、學習、成長,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