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6月13日
副總統與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幹部餐敘、參觀雲林聾啞協進會
連副總統今天前往雲林縣訪視,並與雲林農田水利會幹部餐敘,對他們為國家水利建設及農業發展所奉獻的心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副總統致詞時指出,台灣水利事業能夠有今天輝煌的成就,以及農業如此發達,農產品如此豐盛、好吃,最大的功勞者,就是全國的農民朋友,以及水利會所認真負責的好幹部。
副總統說,雲林是台灣地區天然條件比較困難的地方,俗稱「風頭水尾」,但是,雲林擁有六萬公頃耕地,就農業的成就與影響來看,已經躍登全省舉足輕重的地位,亦是民生安足的基礎。此一重大成就的關鍵,除了農友兄弟的打拼外,應該歸功全體農田水利工作者的貢獻。不僅如此,雲林水利會的工作朋友,今後將負更重要的任務,一方面要繼續供應農業用水,推動農業發展,另一方面,更要為離島工業區工業用水的取得,提供調度管理的配合措施。
副總統回顧,對雲林地區的水利建設,從他服務於省政府與行政院,直到現在,始終如一,全心全力支持地方。包括省主席任內親自主持集集引水計畫工程的動工典禮,另外,對雲林沿海地區,海水倒灌威脅人民生命財產,他在省主席任內也開始對沿海區域排水予以整體規劃,推動全面整治,特別提前撥款施工整治牛挑灣溪大排水。後來民國八十五年侵害全省最慘重的賀伯颱風,雲林受害最輕,排水的全面整治為主要功能。
副總統也表示,雲林水利會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他舉例說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卅日,雲嘉地區發生乾旱,大家一起努力在十天內完成疏浚北港溪底的「虹吸暗渠」,創造了數十年未曾動用的「北水南引」,李總統親勘現場時除了給予肯定,並表示「滿意」且「得意」。
副總統並強調,水利會和水利建設,今後在二十一世紀新科技時代,責任更重大,因此,他提出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同努力打拼:
一、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工程,明年六月即將完工,雲林縣的水資源將更穩定、更充裕、更能有效管理運用。
二、農田水利會朝向多角化經營,以達到財政自主的目標。而對於財政困難的水利會,政府會設法繼續給予補助。
三、我國加入WTO之後,對我國農業雖有衝擊,政府已有妥善準備,來照顧農民的利益。
最後,副總統請大家繼續支持、愛護、共同用心來愛護台灣這塊土地,他一定跟隨大家,奉獻全部心力,為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的台灣,打拼到底。
稍早,副總統也參加雲林縣聾啞福利協進會四十一週年慶,並對該會在四十一年歲月裡,廣結各階層的愛心,奉獻關懷,造福聽障、語障朋友的貢獻,表示敬意。
副總統指出,我們的國家在李總統的領導及全國同胞的努力下,締造了台灣經驗,不但經濟繁榮、民主改革、社會多元,而且社會大眾推己及人,發揮了人道關懷精神,政府與民眾熱忱參與國內慈善事業與國際間救援工作,不僅幫助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士,也提高了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
副總統說,「雲林縣聾啞福利協進會」已具有四十一年的創會歷史,長久扮演聽障、語障朋友與政府之間的橋樑,為他們的就養、就學及就業爭取權益與福祉,幫助他們站立起來,參與社會各項活動,令人敬佩,可見雲林縣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城市,他是雲林縣榮譽縣民,也分享這一份榮耀。
副總統也讚許雲林縣鄉親實踐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愛心,愛護弱勢團體,他並期勉社會大眾多多參與該會正在推動的手語教學,拓展聽障、語障同胞與社會交流的領域,幫助他們在人群之間的溝通,做到毫無障礙。
副總統並以「您好」、「謝謝」等手語,向在場聽障、語障的朋友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