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6月12日
副總統訪視三峽鎮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今天,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種種傲人成就,除了政府政策領導與全民辛勤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有好的教育、好的老師,培育出高素質的國民,我們才會有綿延不斷的經濟繁榮與政治民主。

  副總統是上午應邀前往台北縣三峽鎮,參加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新會區「黌舍」啟用典禮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在致詞時強調,「萬丈高樓由地起」,國民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對每個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響,他肯定台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成立四十三年來,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研究與進修體制,培育了無以數計的優良教師與基層教育行政領導人才,為我們的國民教育注入了一股又一股的活力與新機。

  副總統也指出,教育乃一不斷成長的歷程,教育法令與體制必須隨著環境的變遷,適時加以改進或調整。教師更應該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與精神,不斷充實自我,與學生們共同進行一場細膩的人性開發工程。

  副總統表示,國教研習會在過去四十幾年裏,在教師進修,教材教法改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有了許多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時代的變遷非常激烈,知識的成長異常迅速,國內外社會環境的改變亦甚鉅大,研習會的教育規劃也應該隨著國際化、科技化與資訊化的腳步,兼顧人性化、本土化、民主化等多個層面,適時提供教師研究進修之所需。

  最後,副總統指出,民國八十二年他曾以台灣省主席身份主持三峽會舍動土典禮,如今看到嶄新的黌舍落成,也預見了一片新的遠景。相信研習會裏的所有教師們都能體認,中華民國要在二十一世紀,維持並提升國家競爭力,必須在各行各業中培養能肩負國家建設發展責任的各種人材,他期勉大家致力教育工作,為國家開創更美好的前程。

  副總統上午在三峽的訪視行程,還包括參加三峽鎮農會創會一百週年慶祝活動,他在應邀致詞時特別對該農會百年來對於農業、農民及農村的奉獻及傑出表現,表達敬佩之意。

  副總統指出,一百年前三峽鎮農會在這一塊純樸及有特殊文化素質的鄉土中誕生,也成為台灣地區農會創設之濫觴,根據史料,民前十二年,即西元一九○○年,以地方上主要農耕人為會員,所組成之三角湧農會署辦事處,是以辦理獎勵地方耕地改良及養豬、養魚事業並且協助行政官署催收田賦等錢糧業務為主要宗旨,一九○五年三角湧農會開始兼辦金融業務。一九○七年正式登記成為﹁有限責任三角湧信用組合﹂。一九四九年,即民國三十八年,正式改稱為三峽鎮農會,因此三峽鎮農會堪稱百年老店,農會至今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歲月,一部三峽鎮農會的發展史,正是映射台灣社會、經濟及政治演進的史實,彌足珍貴。

  副總統並且強調,農為國本,因為農業是國家基本的產業,政府之農業施政有其一貫的理念與方針,也要配合時代環境的變遷而作階段性的策略調整與作法。當前我們正面臨經貿自由化、政治民主化及社會多元化的挑戰,並且未來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國內農產品市場可能面臨外國農產品之衝擊。不過政府已擬妥各種產業因應策略,從發展本土優勢農業、改進產銷結構、降低產銷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適度調整農業保護措施、擴充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加強培育核心專業農民、輔導農業產銷組織及發展休閒農業等方面,以改善我國農業經營體質,保障農民權益。

  副總統也說,李總統對於農業發展一向關心,曾經表示:﹁從台灣光復到現今五十年,在這段時間,台灣地區整個經濟與農業發展及社會變遷非常快,在這段發展過程中,農業在不同階段發展也遭遇到不同困境,但台灣地區的農民朋友,是全世界最優秀且能迅速吸收新科技、新知識,並加以研究創新,運用於農業方面的發展﹂。

  最後,副總統期勉大家手牽手、心連心,通力合作,政府與農會密切配合並落實在服務全體農民身上,必能迎接經貿自由化的挑戰,並開創農業新契機。

  中午,副總統並前往中正理工學院參加「大溪鎮八十八年度社區全民趣味競賽活動」,並向所有參加活動的民眾問好。

  副總統說,今天的活動,從文化古蹟到中正理工學院的科技,到名山秀水的慈湖勝地,展現了美麗家園一系列的草根藝文、家鄉名產,大大小小,以一座大溪橋把它連結在一起,這就是用我們愛這塊土地的心,來愛大溪。他表示他也是大溪居民,願意與所有大溪鄉親,共同努力,把大溪建設為「觀光大鎮,文化大鎮」。

  副總統也強調,他本人非常關心大溪橋美化工程的整建,並希望因此使大溪鎮的建設、觀光、文化,更進步,更繁榮,以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新大溪。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