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6月02日
副總統參加臺灣省教育會第廿三屆第二次全體會員代表大會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教育是促進國家進步、經濟繁榮、社會發展的基礎工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忽略教育,尤其在我們國家積極發展之際,對教育工作更應加以重視。
副總統也強調,我們教育改革工作所秉持的理念就是希望能在民主、多元、彈性及自主的環境下,穩定的發展,為國家培養出優秀、健康的下一代。
副總統是上午參加臺灣省教育會在台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的第廿三屆第二次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臺灣省教育會自民國三十五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教育人員各項福利的推動、專業知能的提昇,以及教育界的同仁平日為教育的付出與努力,表達敬意和謝意。
副總統說,他在行政院服務時就大力推動教育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和所秉持的理念,就是希望能以終生教育理念取代單一的、傳統的學校教育管道,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興趣,也成為全民終生的生活型態。至於在教育制度方面,則要透過鬆綁與專業的尊重,建立一個更適合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的有機體制。
副總統也針對未來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了幾點重點目標:
一、促進高等教育的普及,讓台灣不僅成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更是提供者。
二、在完備的教育體系下,建立終身學習的機制。使人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年齡都能回到教育體系,增進生活及工作技能,以充實生命的內涵。
三、重視公私立學校競爭的問題,在配合高等教育機會的擴增與終身學習機制的建立,審慎考慮學費自由化的可能空間。
四、研究如何加強學前教育,使年輕的父母親能發揮所長,減少家庭負擔,貢獻生產力。
副總統也指出,政府除了推動高等教育的普及之外,對國民教育的發展更為重視,因為「顧名思義,國民教育就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副總統說,目前進行的整建國民中小學教育計畫,勢必加強推動,而教育改革行動方案中,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計畫與推動小班制發展計畫,也未來我們努力的目標。
另外,國民中小學環境的改善更是值得大家重視。副總統舉例說,他每次參觀各所中小學,都會去看看學校的教室,廁所和照明,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們都能有整潔、完善的學習環境。
至於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除了教育優先區計畫、原住民教育方案、鄉土教育的推動外,政府也逐年增加對地方的教育經費補助。副總統強調,國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帶好每一個學生的關鍵工程,政府不但重視也有責任傾全力推動,以開創國民教育良好發展的環境與條件。
副總統也指出,他曾參加許多國小百週年校慶,在一百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為國民教育植根,有了今天的成就,令人感到欣慰,但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未來對教育工作的推動仍是我們必須念茲在茲的事。
副總統說,台灣的天然資源並不豐富,所依靠的就是豐沛的人力資源,未來如何因應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提升國家的競爭力,教育則是責無旁貸的重要工作。
副總統也期勉教育界的所有同仁,一肩挑起承先啟後的教育使命,秉持教育熱忱,運用專業的影響力,激發社會發展的活力,共同開創國家光明遠景。
隨後,對於昨日發生的國小六年級同學意圖發生親密關係,引起社會大眾對中小學生性教育問題廣泛討論一事,副總統指別指出,小朋友的生活教育,大家平日就應加以注意,學校方面對性教育課程也應予以重視,因為生活教育應是全然性的。副總統說,我們要教導小朋友學習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培養他們正確的理念和人際關係,如此,才能奠定國民教育的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