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6月02日
連副總統參加「台中工業區廠商聯誼茶會」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中小企業是台灣企業的命脈,也是「台灣經驗」重要的貢獻力量,政府一定會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而未來中小企業也必須朝著產業國際化、產業資訊化、及產業升級三個方向,繼續拓展,才能創造更光明的遠景。

  副總統是下午前往台中市,參加「台中工業區廠商聯誼茶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於應邀致詞時,首先指出,台中工業區是台灣中部的工業重鎮,自民國六十九年開發完成以來,歷經二十年的發展,今天已具有相當完善的規模,這要歸功於各位多年來的努力,不但開創自己的企業,更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副總統也表示,近來台灣經濟景氣復甦的腳步已經加快,今年前四個月出口成長二.七%,而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出口是來自於中小企業的貢獻。另外,前四個月工業生產增加五.八%,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五%,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尤其占我國企業比重高達九十八%的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台灣經濟磐石的功能。

  副總統也分析,我國中小企業的優勢是靈活、富於彈性、應變能力強,而眾多的中小企業與少數的大企業聚集而成的產業架構,更形成上中下游的產業關聯合作型態,發揮相得益彰、互利共榮的發展局面,亦即產業理論上所說的聚合效果(Industrial Cluster Effect)。而美國哈佛大學波特教授,日前訪華與他晤面時,也肯定台灣應該繼續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來保持我們的競爭力。

  副總統並且回顧,他從服務青輔會期間開始,就全力推動青年創業,提高創業貸款,開辦幼獅工業區,成立工商張老師,以協助青年發展事業。在台灣省政府服務期間,則經常辦理經營管理訓練,培育中小企業發展所需人才,並辦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診斷服務,協助企業克服經營困境。

  副總統指出,八十二年他到行政院服務,更是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政策的重點,以建立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環境為前題,給予中小企業有利的發展機會。所以,現在我們對中小企業的輔導,已有較完整的體系,舉凡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土地、技術、市場等需求,政府都能提供協助的管道,甚至我國已將對中小企業的協助列入憲法條文,足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重視。

  副總統也說明,隨著時代的進步,政府對中小企業協助的方式也與時俱進,以符合企業提升競爭優勢的需求。首先,由於經濟環境已愈變愈快,我們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迫切問題,特別強調「及時性服務」,幾乎到了企業有何需求,政府服務就來的地步。

  例如,從去年底以來,就有一些中小企業因市場景氣變化,營運週轉上發生一時之不便,經濟部就立即辦理「中小企業小額週轉金簡便貸款」措施,在申辦上不必提報什麼特殊資料,而且是隨到隨辦,讓企業如獲甘霖。其次,政府的服務也朝向「走動性服務」,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照顧早已經不是坐在辦公室裏處理了,而是化被動為主動,探詢業者的需要,如經濟部組成五大服務團,就是主動為工商企業提供更廣泛及週全的服務。再其次,在講求科技競爭時代中,政府對企業服務的內涵,也以「技術性服務」為核心,以提升企業的研發技術能力,例如為提升中部地區中小企業的研發能力,目前在台中設有創新育成中心,並利用大葉大學、彰化師大、勤益工商、中科院台中園區等資源,建立區域科技資源整合中心,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研發,使企業能有不斷創新的動力。

  最後,副總統期勉台中工業區的廠商,再接再厲,力求精進,來為自己、並為國家開創更燦爛的前程。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