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31日
副總統前往基隆市訪視
連副總統今天前往基隆市訪視。
上午十時,副總統首先抵達慶安宮,參加湄洲媽祖安座八十八載紀念大典,他在致詞時指出,早期先民來台開墾,環境非常艱辛,所以有「唐山過台灣,心肝結一丸」之諺,當時人們需要精神的寄託,因而一旦準備長久居住,即有從故鄉廟宇分靈奉祀的慣例,因此台灣廟宇的興建史往往代表著該地區的發展歷程。而慶安宮創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一七八O年),距今已有二百一十八年;而直接從湄洲媽祖廟分靈來到慶安宮安座的媽祖也已有八十八年了,是凝聚基隆地區居民心靈的主要廟宇之一。
副總統也表示,媽祖是救難濟危、安民保鄉的神祇,所以信仰媽祖是一種感恩的表現。由於我們小自個人的成長、事業的發展、家庭的平安,乃至社會、國家的繁榮進步,都不是某一個人的成果,也非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即可達成,所以要感謝的人太多了,但因難以一一傳達,故而以謝天、謝神來代表大家感恩的心。
副總統進一步解釋,謝神就是謝眾人,就是請神庇佑大眾,這種因為信仰、提昇自己的人格修養,強化對群體、對他人的關懷與祝福的心意,才是功德。他並呼籲全民將「媽祖情」擴而大之,成為對社會、國家的愛,建立台灣為人人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的關懷社會。
隨後,副總統前往「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訪視,該會於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四日成立,宗旨是希望社會大眾對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能有所認識並進而提供關懷與協助。多年來,協會也積極推展心智障礙者的教育、訓練及養護工作,督促政府持續推展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及特殊教育工作,使心智障礙孩童的未來能夠得到更完善的照顧,減輕家長長期照顧的負擔。
該會目前除提供重度、極重度智障者家庭居家關懷服務外,也提供日間托育服務與庇護性職業訓練,教導成人智障者從事零件加工工作,開發孩子潛能並予以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訓練。
副總統對於該會服務心智障礙者與他們家庭的用心,表示感佩,而對該會所提場地與經費不足的問題,副總統也表示將請有關單位協助解決。
中午,副總統與基隆市里長、市議員聯誼餐敘,並對他們平時在工作崗位上為社會服務、反映民意、犧牲奉獻,表達敬佩之意。
副總統表示,里長及市議員都是政府與民眾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橋樑,民眾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找里長、議員,來排難解紛。因此,過去稱村里長為保正,就是保證公平正義的意思,所以地方公職人員一般都敬稱為「公道伯」,是「福德正神」|「土地公」,也是大家心中最尊敬的職位。
副總統並且強調,他本人現在也擔任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十九鄰的鄰長,不論是副總統、市議員、里長、鄰長,每一種職務都是在為民眾服務,他也希望向大家學習,來扮演好鄰長的角色。
副總統也說,從基隆的開發歷史及其地理位置來看,基隆不但位於台灣頭,而且開發早、地理好,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他並以「基隆確實好所在,祖先開發最先來,里長辛苦人人知,做夥打拼為將來」。期勉基隆的里長及市議員。副總統也表示今後將繼續為基隆的發展來與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