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25日
副總統出席「台灣省推行社區警政研討會」
  連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在警察大學舉行的「台灣省推行社區警政研討會」,並對台灣省全體警察同仁櫛風沐雨、不眠不休,以維護社會治安的犧牲奉獻,表達衷心感謝,「尤其民眾團圓、歡慶的日子,都是警察同仁最辛苦、最忙碌的時候,甚至經常無法與家人相聚,這種精神令人感佩」。

  副總統接著表示,目前政府已把改革治安列為首要施政目標,充實基層警力、調整組織編制、加強執勤能力、健全警察法制,持續反黑、掃毒、肅槍、防竊工作等,都是政府亟盼達成的改革目標,期盼警察同仁能夠精益求精,協助政府達成任務。

  不過,副總統也強調,政府的力量再大、警力再多,都屬有限,但民力是無窮的,尤其近年來台灣社區蓬勃發展,有許多的社區民眾和社會團體不斷加入社會治安維護工作,譬如:協助警察機關的義警、義交、少年輔導義工、社區巡守隊,乃至文化、環保、教育、宗教、醫療、社會福利等各方面志工服務,也正逐漸迸發成為新的社會正義機制。把這些民眾、義工和社會團體結合起來,整合建立聯防的社會安全體系,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副總統也特別提出,今後應繼續加強「警勤區」工作的落實,目前的警勤區工作,應該按各地區戶口、人數、環境、外來人口等實際狀況,因應治安需要來適度調整範圍,警察人員也應主動拜訪民眾,探求民瘼,以建立良好的警民關係。

  副總統表示,現代化的警政,需要現代化的警察人員,因此警察人員必須充實專業知能、提升執勤能力,尤其在科技知識日益進步的今天,有很多財政、金融、通訊、電腦等方面的犯罪手法,層出不窮,警察同仁必須不斷充實專業知識,以面對日益複雜的治安狀況。因此,警政單位除規劃完善、有系統的公務人員培育、訓練體系外,也要結合學術機構、民間企業的教學資源,提供警察人員多元的進修、學習管道,政府也要在警察人員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建立訓練與進修的制度,使警察人員與時俱進。

  副總統並且提出一個觀念-警政工作也必須要有「永續發展」的理念。他解釋說,隨著環保問題的日益嚴重和環保觀念的教育宣導,民眾都已經建立「自然資源要善加珍惜和善用,才能永續享有」的觀念。社會治安確保也不是可以免費或低廉代價可以企求的,目前民眾對於政府提供民眾安全的保障往往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卻不知政府在提供的同時卻也投注了極為龐大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等資源,因此,我們應該妥適運用警力、節用警力,「把有限的力量放在刀口上」,使每一警政資源都能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效果,有效維護社會治安。

  副總統特別對於警察人員的福利表示關切,他說,警察人員工作辛苦且壓力大,警政主管及相關單位,應該重視基層員警的福利與權益,包括他們的休假狀況、外宿時間、生活問題等等,甚至所領的地區加給,也絕不能因各地方財政的條件不同而讓員警的權益受損。

  最後,副總統強調,我國當前推動政府再造,包括「組織再造」、「人力及服務再造」、「法制再造」三者同步進行。其中「人力及服務再造」可以說是現代化政府改革的核心。因為,「政府再造能否成功,關鍵還是在人」。他因而期許警政單位能建立以人力再造為中心的現代化警政,讓中華民國在廿一世紀成為安定、繁榮的現代化國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