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25日
副總統出席「八十八年度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專題研討會」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要使中華民國的文官,改造並肆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國家的人事行政,我們必須:引進企業人事管理觀念與作法、建構一個讓文官發揮創造力的環境、建立文官終身學習制度、建立績效導向的人事機制、以及強化公務人員的保障。
副總統也強調,在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之際,國際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政府的管理是要與各個國家競爭中,掌握競爭優勢。我們必須建立中立、專業、權威、有效的文官制度,來掌握國家最優秀的人力資源,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國開創更光明燦爛的明天。
副總統是上午出席由考試院舉辦之「八十八年度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專題研討會」,並以「推動發展導向的文官改革」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講詞內容為:
壹、前言
今天考試院召開一年一度的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專題研討會,本人應邀出席和大家見面,感到非常高興。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是民國八十四年成立,成立四年多以來,在考試院許院長及關副院長的領導以及基金管理委員會同仁努力下,業務穩定發展,對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增進公務人員福利照顧,貢獻良多。公務人員退休基金體系,是國民年金政策的一部分,公務人員退撫基金運用良好成效,對於政府即將實施的國民年金計畫必有相當助益。不過,本人也覺得,今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和這麼多關心文官制度的先進們聚在一起,因此,想就近月來對文官改革思考的一些心得,就教於各位。
貳、政府再造是當前政府管理的主流
各位都知道,我國民主化之後,民眾不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更便民的服務,對政策的品質的要求,標準也愈來愈高,但是面對著快速變遷的環境和日趨擴增的公民需求,政府的施政實在是很難滿足人民的期望。再加上近年來政府支出的擴大,導致了資源運用效率上的爭論。「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廿世紀末政府管理的主流思潮。「政府再造」的意義是在文官體系中,透過具體有效的變遷策略以及引進企業管理的精神與方法,使行政部門從文化面、任務面、結構面以及程序面重新改造。
換言之,世界各國政府再造的趨勢,是一方面要能針對外在環境「快速變遷」、「高度競爭」的特性來加以回應;另一方面,也是對市場機制所展現的效能加以肯定,講究的是「小而能」政府。事實上,大家都瞭解,民間較政府有效率,因為政府受到的法令限制實在太多,民間力量已經超過政府,因此必須鼓勵民間參與,政府只做指導性工作,其他事情儘量由民間來做,效率才會提高,更能滿足人民的期望。所以,政府再造是「全方位」的改革運動,李總統登輝先生將之列為十年來推動憲政改革第四階段的主要工作之一,責由行政部門落實推動。本人於行政院長任內所推動的提昇國家競爭力、行政革新方案以及員額精簡計畫都是政府再造的一環,以期建立「廉潔、服務、效能」的政府。
參、文官改革同等重要
今天,本人想進一步來說明,除了全面性的政府再造之外,推動文官改革,建立一個中立性、專業性、活力十足的文官體系,也是同樣的重要。因為,一九八○年代以來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不但衝擊政府行政,同時也衝擊政府的人事管理。有學者即指出:公共組織的保守傾向,使行政人員無法充分發揮潛能,因此,「行政革新」必須與「文官改革」配套同步實施,文官改革甚至可以說是行政改革的核心。坦白的說,政府再造能否成功,關鍵還是在「人」,也就是公務人員;而人是否能發揮潛能,樂於工作,重要的還是制度的設計。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深思的問題。
我國當前推動政府再造,也是包括「組織再造」、「人力及服務再造」、「法制再造」三者同步進行。其中「人力及服務再造」就包括了「文官改革」,關係到政府再造能否澈底達成,非常重要,本人認為有必要全盤規劃,加強推動。
肆、廿一世紀人力資源發展的新趨勢
二十世紀即將終了,二十一世紀即將登場。就像比爾.蓋茲在他的新書「數位神經系統」中所說:「如果八○年代的主題是品質,九○年代是企業再造,那麼公元二千年的關鍵就是速度。當經營速度快到某個程度,企業的重要本質即跟著改變」。政府是全國最大的服務業,擁有龐大、優秀及豐富的人力資源,但是民眾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並不如預期,改進的速度也不夠快。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我國一九九八年國家競爭力排名,在政府效能上,從十四名進步到十一名,雖然是政府近年來推動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已見到了成效,但我們也必須坦誠,相對於民間企業,我們的步伐仍不夠快,改革的幅度不夠大。
本人認為,我們機關傳統的組織環境、制度與文化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來作改變。當前文官改革的迫切課題,就是要提供一套良好的人力資源發展制度,使公務人員能夠也願意發揮活力與創意。尤其可以預見的是,當二十一世紀來臨,電腦與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充分運用於政府部門,改變了時空的關係,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影響所及,舊有的工作方式技巧、流程以及「速度」,政府服務的「結果」,當然也跟著改變。在資訊科技的影響下,不僅工作內容與工作技巧、專業知識都要改變,組織管理也要調整。如何面對新時代的來臨,調整文官體質,提升文官能力,提供人民及時且滿意的服務,是二十一世紀人事行政工作的挑戰。所以當前文官改革的具體方向,必須從「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的框架下作前贍思考。
要使中華民國的文官,改造並肆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國家的人事行政,我們必須:
首先,要引進企業人事管理觀念與作法,建置量少質精的文官菁英。政府要小而美,小而精,就需要一批量少質精的中高級文官,有真才實學,有專業的權威性。對於這些文官,我們要建立一套合乎時代潮流的激勵制度,給予較快速的升遷、較優厚的福利、較高的尊重、肯定與鼓勵,以讓其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願意勇於任事,貢獻更大心力。為了吸引社會各界優秀的人才,我們要打破目前用人的方式,採用西方先進國家甄選人才的方法,並大幅度地改善待遇結構,讓有能力有專業的人才可以進入政府,為民服務。
其次,要建構一個讓文官發揮創造力的環境。要讓文官施展所學、充分發揮專業知能,有效推動工作,必須營造一個祗有政策指導、沒有政治干預的工作環境。公務人員的中立性,應該加以保障。換言之,我們要推動「公務人員基準法」、「政務人員法」、以及「行政中立法」,將政務人員體系與常任人員體系作一合理區分,使彼此各守分際,發揮所長。
第三,要建立文官終身學習制度。終身學習,是公務人員在知識型社會的必要作為,否則很難回應民主社會大眾對政府提供服務的期許。為建立終身學習的環境,除規劃完善、有系統的公務人員培育、訓練體系外,也要結合學術機構、民間企業的教學資源,提供公務人員多元的進修、學習管道。我們的理想是,祗要公務人員願意進修,就有適當的進修管道可資利用,並給予時間及經費的補助,以資鼓勵。政府也要在公務人員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建立訓練與進修的制度,使公務人員能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
第四,要建立績效導向的人事機制。我們一定要改變當前文官體系重年資而輕「績效」的各項制度。以績效決定考績、待遇,讓公務人員從績效考評的結果得到尊榮感與成就感;以績效決定升遷、獎懲,可發揮獎優汰劣的功能;以績效來決定訓練、培育,培養公務人員潛能及補充工作技能。
第五,要強化公務人員的保障。公務人員的保障包括權益的保障與生活保障。在生活保障方面,國民年金實施之後,再加上目前運作良好的退撫基金,已可保障公務人員退休後的經濟生活,但政府應更積極的鼓勵公務人員加入各種商業年金保險,以進一步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在權益保障方面,公務人員在國家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如果成為弱勢團體,則這個國家不會有前途。公務人員也是國民,我們應順應時代趨勢,學習先進國家的作法,研究成立公務人員協會,落實憲法所保障之人民結社權,建立有效、合理、妥當的保障公務人員權益之體制,讓公務人員透過團體的力量,表達權益訴求。
伍、結語
在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之際,國際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政府的管理是要與各個國家競爭中,掌握競爭優勢。我們必須建立中立、專業、權威、有效的文官制度,來掌握國家最優秀的人力資源,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國開創更光明燦爛的明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