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24日
五月份國父紀念月會
總統府今天舉行五月份國父紀念月會,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臨主持,月會中除舉行宣誓典禮外,還聽取交通部長林豐正的專題報告。
月會是於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陪同蒞臨會場,與會人員都起立致敬。
在唱國歌及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後,總統首先主持新任駐史瓦濟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張金鉤宣誓儀式。
隨後,林豐正以「跨世紀的運輸建設」為題,提出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內容為:
今天豐正奉 示在總統府 國父紀念月會提出專題報告,深感榮幸。豐正自接任交通部長職務以來,即以接力賽的精神,秉持既定與前瞻性的政策,以安全、專業、品質、效益、協調、力行等理念,帶領本部同仁共同努力;同時本著「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原則,邁開步伐,加速各項建設。以下謹就「跨世紀的運輸建設」提出報告,敬請 總統、副總統、各位長官、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指正。
壹、前言
各位都知道,完善的交通建設為促進社會經濟成長的首要條件。交通部門主管業務可歸納為運輸、通信、氣象、觀光等四大項,範圍極為廣泛,均為增進國民生計及社經發展所憑藉的基本建設與公共服務設施,其中又以關係到民眾「行」的運輸建設最為重要。本部的運輸施政理念係以「加強國內運輸建設」為根本,配合兩岸關係發展,以「建設亞太營運中心」、「運輸建設及事業的民營化、自由化」為方向,並兼顧「均衡區域發展」、「照顧弱勢族群」及「重視環保與生態」等原則,使我國的運輸政策與建設更具整體性、前瞻性,以期能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擁有一席之地。當前正值即將邁入公元兩千年劃時代之際,豐正謹以「跨世紀的運輸建設」為題,向各位先進說明本部刻正積極推動的各項運輸業務工作重點與未來發展方向,並藉此勾勒出二十一世紀的運輸建設遠景。
貳、運輸建設的推動重點
一、加速完成基本的國內陸運建設
在公路建設方面,預計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西部高、快速路網佈設完成,可提供綿密「面」的服務;在軌道系統方面,興建高速鐵路,並配合台鐵的區域通勤運輸系統及主要都會區捷運系統,提供大量的城際運輸走廊「線」的服務。另為塑造環境優美與視覺良好的高速公路,正陸續辦理各項美化植栽工程,研擬整體景觀改善計畫,以提昇國道公共環境品質。
(一)強化高快速公路運輸系統
1二高後續建設計畫繼續推動,全線預定於九十年底完工通車。
2中山高速公路拓寬工程持續進行,除員林│高雄段配合二高完工通車後辦理外,其餘路段預定九十年前完工。
3北宜高速公路,已完成全部規劃設計工作,遭遇施工瓶頸的坪林隧道,在重新調整局部施工計畫後,正積極趕工,以達成九十二年六月完工的目標。
4國道南橫、中橫快速公路及國道東部公路之規劃,將在儘量不破壞自然環境生態及考量水土保持等情況下,與地方充分溝通協調後推動。另台灣省政府所執行的十二條東西向快速道路,除萬里瑞濱線、八里新店線及漢寶草屯線部分路段預計九十一年底完工外,其餘均將於九十年底前陸續完工通車。
(二)發展高速軌道運輸系統
目前高速鐵路建設計畫正積極展開建設中,預定九十二年完工,高速鐵路工程辦理情形容後介紹。
1鐵路建設方面,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南港專案」正辦理工程細部設計發包,預計十年內可完工通車;「萬板專案」正積極趕工,全部工程預計九十年六月完工。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自去年五月起進行綜合規劃作業,並將以台鐵、高鐵、捷運等三鐵站體共建,預計十八個月內完成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作業。
2捷運建設方面,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中和線及新店線北段(台北車站至古亭站)於去年十二月通車,新店線南段(古亭站至新店站)則將於今年十一月底前通車,南港、板橋等線正積極施工,其中南港線市政府站至西門站與板橋線西門站至龍山寺線將於今年十二月底前先行通車,後續路網之新莊線及蘆洲支線,正辦理都市計畫變更、用地取得及基本設計作業;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正進行紅、橘線用地取得、都市計畫變更及民間參與規劃等先期作業;另台中、台南、桃園及新竹等都會區已辦理規劃作業中。
二、積極發展宏觀的國際海空運輸
當前國家最重要、跨世紀的重大計畫即為建立亞太六大營運中心,其中與運輸建設有關之海運、航空轉運中心是由本部所負責,目前正執行第二階段計畫(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至二○○○年),將承續第一階段「自由化、國際化」的理念,積極發展競爭優勢。
(一)提升港埠競爭力,建立海運轉運中心
1加速航港體制改革與海運自由化:航港體制改革是建立「海運中心」的先導作業,民國八十九年底前將成立「航港局」,統籌航運政策及國際商港整體建設,各國際商港則採政商分離原則,使港埠營運及棧埠業務逐步企業化;目前各國際商港已於今年元月一日全面完成碼頭工人僱用制度及港埠裝卸作業民營化,奠定海運轉運中心的基礎。
2加強「境外航運中心」運作功能:根據統計,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自八十六年四月正式營運至今,已核准十一家航商,轉運貨運量逾四○萬TEU(標準櫃),未來將視兩岸互動情形,進行加工轉運等高附加價值業務。目前大陸地區對應境外航運中心開放港口為福州、廈門,為充分發揮功能,宜促請大陸方面儘速開放重要沿岸港口。
3發展海運資訊通信系統:加速建立「海運資訊通信系統」,同時發展環島航運、內陸複合運輸及電信埠,以整合各國際港特性相輔相成,使成為智慧型港埠。目前已完成連結國內外相關單位的服務網站,可提供航商船期、艙位預定、船務廣告等資訊上網服務,預計在公元二○○○年前逐步完成海運通信埠的建設。
4健全引水服務市場自由化:已針對航商關注的引水費率提出多項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強制二人引水改為一人、國輪比照外輪收費、降低夜間加成費用及放寬國內航線船舶免引水規定等,同時成立「引水諮詢委員會」,負責研議引水制度與費率合理化等相關事宜,降低航商成本。
(二)擴建機場設施,建設航空轉運中心及航空城
1推動航空貨物轉運:將中正國際機場由終點型機場擴/改建為軸心型轉運機場,成功引進美商優比速(UPS)及聯邦快遞(FedEx)國際整合型航空貨運業於中正國際機場設置「航空貨物轉運中心」;同時推動台北航空貨運站民營化,已完成對外公告招標作業,及以BOT方式開放民間興建經營二期航空貨運站業務,使中正機場成為高效率的國際機場。
2發展航空客運轉運:擴建及改善完成中正國際機場一期航站設施,正積極辦理二期航站的擴建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屆時連同過境及轉機旅客,可以容納每年三、一○○萬人次進出;另規劃興建中正機場第三期航站及改善機場聯外運輸系統,以因應民國九十九年入出境旅客與轉機旅客的需求。
3建設航空城:以中正國際機場為核心,規劃辦理桃園航空城,已於去年十二月成立「桃園航空客運園區開發中心」,對於航空城相關用地,已完成地上物查估作業,預計今年六月完成發價及申領抵價地作業,另將開闢聯外道路十一條,預計九十年完成開發計畫,建構航空城的初步雛型。
4發展空運資訊通訊系統及民航發展整體規劃:預定九十一年六月建置完成航空客運資訊系統,提供便捷資訊網路,同時進行「台灣地區民用航空機場整體規劃及未來五年發展計畫」,使我國民航事業能在國際民航競爭環境中佔一席之地。
三、持續推動運輸建設及事業之民營化與自由化
隨著經濟發展日益國際化、自由化與民營化、運輸服務業「自由化」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健全民間投資制度,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運輸建設,亦為當務之急。
(一)運輸建設民營化
1南北高速鐵路:本項建設北起台北,南迄高雄,全長三百四十公里,以民國九十二年六月全線通車營運為目標,運能為每日三十萬人次,可縮短台北至高雄行車時間至九十分鐘。本部與台灣高速鐵路公司已於去年七月簽訂「興建營運合約」、「站區開發合約」,正式授與該公司興建及營運高鐵的特許權利,並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通力合作,六月底前完成政府應辦事項,同時依合約督促該公司掌握建設時程,而台灣高鐵公司已於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在高鐵總機廠正式動工。而高鐵車站特定區已完成區段徵收公告、正進行公共工程之規劃設計工作。至於車站聯外道路系統改善計畫,正積極辦理中,未來並將整合台鐵及各都會區捷運系統,形成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網,建立西部走廊成為「一日生活圈」的交通環境。
目前台灣高鐵公司籌資作業顯然不如原預期之順利,以致於影響其土建及核心機電招標作業之進行,恐將影響工期,本部仍將依合約規定督促台灣高鐵公司達成九十二年通車之目標。
2中正機場至台北捷運系統:去年七月由本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與長生國際開發公司籌備處簽訂完成「籌備合約」,該公司已完成環境影響評估,目前正依籌備合約進行規劃設計及用地取得規劃工作,預計今年十月底提送「規劃報告書」,俟行政院核定後即進行「興建營運合約」的議約及簽約授權,預計八十九年六月辦理簽約,正式授予興建營運特許權利。
3其他獎參投資計畫:包括國道公路建設(北宜頭城蘇澳段、國道東部公路蘇澳花蓮段、中橫快速公路霧峰埔里段、國道台中環線豐原霧峰段)、國際商港棧埠設施(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除碼頭主體工程外,其餘設施均由民間業者投資興建)、台北航空貨運站二期興建工程(預計九十年八月完工啟用),以及桃園航空城先期發展計畫(預計八十九年六月前完成「貨運園區」及「客運服務專用區」之徵收及招商投資作業)等,均將以BOT方式鼓勵民間投資,以加速公共工程建設。
(二)運輸事業自由化
1空運方面,修正民用航空法,放寬航空貨運承攬業、航空站地勤業及航空貨物集散站經營業等之外資比例及外籍董事比例上限為二分之一,簡化承攬業者的申請程序、放寬各項管理限制及費率管制等。
2陸運方面,開放外國人前來我國投資經營小客車租賃業、汽車貨運業及汽車貨櫃貨運業等業務。
3海運方面,推動高雄、基隆、蘇澳、花蓮等國際商港港埠作業民營化及碼頭工人改制作業,同時解除引水服務管制及實施合理引水新費率等。並於今年一月甫通過之航業法修正案中,刪除有關外國人不得在我國境內設置機構經營船務代理業、海運承攬運送業及貨櫃集散經營業等業務的規定,目前正積極配合相關子法之修正事宜。
四、強化運輸安全
我國即將邁入已開發國家行列,各項施政及社經發展均以跨世紀、全方位為考量,因此除提供快捷及便利的交通服務外,不忘秉持「生命無價」的理念,致力提昇運輸安全的工作。
(一)加強飛航安全
建立良好的飛安環境,為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因此豐正就職後即以強化飛安工作列為當前最重要的施政重點,除了針對整個民航體系進行全面澈底總體檢外,並從制度面及管理面齊頭並進,訂定「強化飛安行動計畫」,進行短、中、長期飛安改善措施,以杜絕飛安危險因素,並建立「專業查核員制度」及「標準查核作業程序」,且由各國籍航空公司、航警局、航空站全面展開自檢工作,針對飛安盲點加以改進。未來將繼續加強安檢措施,強化駕駛員與維修人員進用管理制度,並輔導民間成立「飛航學校」,充分提供優秀的航空專業人才,維護飛航安全。
(二)促進道路交通秩序及安全
賡續推動並嚴格執行「騎乘機車戴安全帽、駕乘汽車繫安全帶、酒後不開車」等措施。為提升高速公路行車安全與順暢,自去年七月一日起全面實施匝道儀控交通管制、降低大貨車行車速限及載重過磅、戰備道中央分隔帶設置混凝土護欄等,另針對全國各地鐵、公路易肇事路段、受損橋樑展開檢測,提出改善方案,同時嚴格取締酒醉駕駛、超速等重大違規行為,並研議砂石車安全管理具體措施,戮力執行,以期杜絕砂石車違規肇事。另鑑於台灣地區機車數量超過一千萬輛,本部刻正研擬機車管理政策,以建立機車行車與停車秩序。
(三)增進船舶航行安全
為使我國籍船舶順利航行世界各國,本部已依相關國際規定,加強船舶安全管理,成立衛星輔助搜救系統地面終端台及任務管制中心,同時配合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管理系統的實施,將在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前完成海岸電台設施的調整更新。對於國內遊艇、交通船及渡輪等之船體結構、救生、救火、船行儀器通訊等各項設備,則定期加以檢驗,並督導各縣市加強轄區內載客小船安全管理,嚴格取締違規航行及超載,以保障船舶及船上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五、專案改善交通問題
(一)研發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智慧型運輸系統」是指一種針對不同的「車、路、使用人」特性,分別提供與採用最先進、最適當的資訊、通信、偵測與自動控制等科技,與既有的硬體設施結合,以強化原有的運輸功能。目前研發工作已有部分成果,包括:(1)在車輛與系統智慧化方面的衛星定位、電子地圖、無線電回報、車速與路況認定及FM副載波廣播路況等多項功能的初步整合與試驗等,其中電子地圖的原始底圖已於去年十月底公開發售,而利用台汽車輛的定位,以提供高速公路即時路況資訊也已上網提供查詢;(2)在公車系統智慧化方面的衛星與地面信號站的公車定位及將公車動態資訊顯示於站牌、有線電視頻道的初步試驗等,均已獲得測試成功,將全面加以推廣。此外,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已於去年十一月在北二高進行實地測試結果良好,預計今年五月擴大測試,八十九年十二月底正式使用。
鑑於國內ITS的發展已到了成熟的時機,因此本部已將ITS的發展列為未來施政的重點之一,並於去年七月成立專案小組全力推動。
(二)強化離島及偏遠地區交通設施
對於離島地區交通問題與相關需求,本部非常重視並力求改善;在空運方面,積極整建與擴建離島機場,並研擬「離島偏遠地區居民航空票價補貼辦法」,解決離島空中交通問題;在陸運方面,補助離島公車汰換新購,對偏遠路線營運虧損予以補貼;在海運方面,則專案分年編列預算推動金馬地區港埠規劃籌建,並補助台東縣、屏東縣、澎湖縣建造交通船,對經營偏遠、離島地區船舶運送業者的營運虧損予以補助,以落實照顧離島民眾行的需求。
(三)改善都市停車問題
根據統計,國內車輛自民國八十年起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八‧三四的速度成長,而停車位的增加卻無法滿足車輛的成長。本部刻正研擬自八十九年度起實施未來五年的「公共停車場建設計畫」,預計可增加提供十二萬席停車位,同時研擬調整路外停車費率,吸引民間投資興建;另協調內政部修正建築物管理使用規則,使新建築物均有自給自足的停車位,並將清查全國建築物,研究將建築物附屬停車位有效調節使用,使停車場朝多元化經營,增加民間投資意願,希望多管齊下,澈底解決停車問題。依據最新調查資料統計,近一年來停車位的增加數(十九萬九千個)已超過小汽車的增加數(十三萬五千輛),顯示上述各項策略之推動已獲初步的成果。
參、未來展望
展望二十一世紀初期,在旅客運輸方面,台灣地區西部走廊已建設完成兩條高速公路、一條西濱快速公路、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及二高四條環支線,已可構成便捷的公路路網,再配合完成聯繫各生活圈中心都市與其他衛星市鎮的各級公路系統改善,屆時整體路網已臻完備。從北到南各大都市之間,除了可以搭乘飛機於五十分鐘、台灣南北高速鐵路於九十分鐘內抵達外,台灣本島十七個生活圈之中心都市,亦可藉由地面交通工具於一小時內到達鄰近生活圈的中心都市,同時也能夠在半小時內到達同一生活圈內的各個鄉鎮中心。此外,以傳統鐵路做為區域內之通勤交通工具,再配合都會區內的大眾捷運系統,可構成輸運都會區社經發展所產生大量之運輸需求的快速交通網。
在貨物運輸方面,則以高速公路及傳統鐵路做為城際運輸之主幹,配合區域內之公路路網,形成綿密的貨物運輸網路。
至於國際運輸方面,將完成機場、港埠容量的擴充,提升運輸服務的品質,再配合強化場站、港埠的聯外運輸系統,完成國內機場與國際機場間的接駁轉運服務,可望初步達成發展我國成為亞太地區國際海、空交通中心的目標,並充分滿足經貿發展及觀光旅遊的需求。此外,由於「智慧型運輸系統」的推展,以及通信技術與品質的提升,全國資訊基礎設施之陸續完成,將可支援各運輸系統作最佳調度,提升整體運輸效能與服務品質。
肆、結語
值此世紀更迭之際,我們已提出了「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作為國家發展的方向,並朝科技島邁進,因此,如何以更新的技術、更周延的作法,提供更健全的運輸服務,將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本部及所屬全體同仁深感責任重大,自當全力以赴,謹請在座各位長官與先進能續予指導與支持,使我們更能集中智慧,發揮力量,加速推展各項運輸建設,使民間資源投入相關建設,以發揮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同時,依照交通尖端科技研究發展的新方向,掌握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及品質,使我國二十一世紀的運輸建設更趨完善、健全。
以上報告,恭請 總統裁示,並請各位長官、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