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20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前任助理國務卿羅德夫婦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中華民國參與國際活動、加入國際組織,目的是加強與其他國家、地區的交流合作,開拓我們的生存空間,絕不是要製造「兩個中國」。

  副總統也強調,台海兩岸的關係,應該從現實面出發,「面對現實,才能解決問題」,因此我們一直主張兩岸應該加強交流互訪,「本人也一再表達歡迎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來訪,就是希望經由實地所見,增進了解,化解歧見,甚至找出雙方可以共同合作的議題,結果絕對是互利互惠的。」

  副總統是下午接見來訪的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前任助理國務卿羅德(Winston Lord)夫婦時,作了以上表示。

  由於一九九六年我總統大選期間中共試射飛彈,造成台海危機時,美國政府派遣兩艘航空母艦至台海附近,協助穩定情勢,當時羅德即任助卿,參與美國政府決策,對穩定台海情勢有積極助益,副總統特別表達感謝之意。

  副總統也向訪賓表示,三年以來,中華民國在安定的環境中,經濟穩健成長,即使在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下,去年我經濟成長率也有百分之四點八,預估今年可維持在百分之五以上,目前我們正朝發展台灣成為科技島的目標邁進,科技產品已占總產值百分之四十六,而國際競爭力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波特教授兩度訪華時,也都肯定發展科技是台灣維持競爭優勢的唯一選擇。

  副總統說,他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為我國擬訂跨世紀的經濟發展藍圖,提出了建立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計畫,希望發展台灣作為製造、海運、空運、金融、電信、媒體等六大專業中心,以凸顯台灣在亞太地區經濟整合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副總統並表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石,家數占全國企業總數百分之九十七的中小企業,具有開彊拓土的高度興業精神,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速度快、有高度彈性,且有完整的產業網路,不但發揮了生產的最高效率,也建構了我國完整的產業分工網路,使得各行各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體系相當完整,達到產業聚合的經濟效果,這也是我國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曾於一九九一年以美國卡內基基金會主席身份訪華的羅德,則對我國最近幾年的繁榮進步,表示讚譽。他也指出,曾看過不少有關台灣中小企業的各項統計及報導,對我中小企業在經濟快速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深感欽佩。

  羅氏與夫人包柏漪女士(Mrs. Bette Bao Lord)係來台參加國際新聞協會年會。羅氏並表示,國際新聞協會本屆年會選在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舉行,是最正確的決定。

  包柏漪女士為當代美國文壇之暢銷華裔作家,現任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會長,她告訴副總統,自由之家每年均對世界各國的政治自由與新聞自由程度製作調查報告,本年我國在這兩項調查中均被列為完全自由的國家,此次她來台所見,親自證實了該調查報告的真實性。

  羅德夫婦是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陪同,到總統府晉見副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炤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