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5月17日
總統參加國際新聞協會第四十八屆年會開幕典禮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參加國際新聞協會第四十八屆年會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國際新聞協會第四十八屆年會在臺北舉行,登輝應邀參加,有機會和大家見面,感到十分高興。首先,要特別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歡迎各位貴賓遠道而來。同時,也要對貴會長期以來,為促進世界各國尊重新聞自由、維護傳播權利,以及提倡新聞專業倫理等方面所作的卓越貢獻,表達由衷的敬佩。

  國際新聞協會在一九五○年成立時,聯合國新聞自由小組委員會公布了「國際新聞道德信條」(International Code of Ethics),強調新聞出版自由為基本人權。貴會參照這項原則,制訂各項有效促進新聞自由政策,並且廣為宣導。近半世紀以來,政治民主化浪潮所以能在亞洲、拉丁美洲,以及東歐各地擴大開展,締造輝煌成果,貴會長期的努力功不可沒。

  新聞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人類爭取民主自由的奮鬥史。我們相信,新聞媒體擁有自由傳播的權利,民眾才能自由接觸資訊、利用資訊,也才能享有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並進一步形成理性的決策與和平的權力轉移,實現民主政治的理想。換言之,沒有新聞自由,就沒有民主政治;新聞自由,是驗證民主政治的具體指標。

  十多年來,登輝致力推動臺灣的民主改革,更深切體會自由開放的傳播事業,正是促進民主政治發展源源不絕的動力。從一九八七年開始,我們順應世界潮流和國內民意,開展政治改革工程;先後宣佈解除戒嚴、開放政黨設立登記、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以及舉行首次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等一系列重大措施。與此同時,我們更開放自由辦報和電子媒體頻道,使政治民主化與傳播事業自由化,同步前進。而新聞傳播事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所展現的豐沛多元活力,對促進和鞏固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更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由於我們擁有充分自由的新聞傳播環境,傳播媒體能夠真實而完整地反映民意、呈現社會全貌,並發揮監督各級政府施政的功能;再加上各種保障新聞自由機制的完備,現在中華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新聞報導最自由、資訊流通最充分的國家之一。人民可經由多元媒體的接觸,豐富知識,健全觀念,使政府與民意的溝通更具建設性,創造了落實民主體制的有利環境,也使得政府的決策更能符合民眾的需要。現在我們為迎接全球國際化的趨勢,正致力建設臺灣成為亞太媒體中心和電信中心,相信將進一步促進新聞自由與資訊流通。

  今後,中華民國將一如既往,持續以實際行動充實民主、自由、人權等文明內涵,並將與貴會密切合作,共同為落實全球新聞自由目標而努力。隨著資訊化、民主化與國際化時代的來臨,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必須充分掌握資訊,才能創造競爭優勢。大眾媒體在逐步完成全球民主化的貢獻之後,如何因應情勢發展,為人類造就更大福祉,將是貴會和所有大眾傳播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與新使命。特別是處於地球村時代的今天,全人類必須彼此關懷、相互扶持,才能開創人類文明歷史的新紀元。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展望新世紀,傳播事業勢必更加深刻的影響人類生活,帶動國際社會的進步,各位所負的責任也就更為重大。登輝相信在這三天的研討會中,所獲得的寶貴共識,必定能夠為世界傳播事業的發展,擘劃更宏偉的前景。

  最後,敬祝大會順利成功,大家健康快樂!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