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副總統出席安麗公司十七週年年會
中華民國88年05月02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一個關懷的社會,應該包括一項承諾、兩類關懷與三大目標。

  副總統認為,要將關懷社會變為是「一項承諾」;而關懷社會的內涵應該包括「兩類關懷」-一類是對人文的關懷、另一類是對自然的關懷;至於三個共同的目標則是:要滿足弱勢族群的社會照顧需求,消除社會中的疏離感;要全面提升個人參與社會、服務他人的價值感,創造和諧互融的社會環境;以及要透過法律與制度來結合各界的力量,實現關懷社會的理想。

  副總統是下午出席安麗公司十七週年年會,並以「建立『關懷社會』-一項承諾、兩類關懷、三大目標」為題應邀致詞時,做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受到邀請來參加安麗一年一度的盛會,分享大家的成長、喜悅與努力的成果,內心非常高興。

  安麗公司是美國引進台灣的第一家直銷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直銷公司之一,安麗在全世界四十九個國家設有分公司,台灣的分公司成立也已經有十七年的歷史,難得的是,安麗去年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仍然創造了亮眼的成績,是很了不起的表現。當然這樣的成績,都是靠各位努力奉獻才換來的!

  「真誠付出,用心關懷」是安麗公司對社區回饋所抱持的理念,十七年來安麗公司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把關懷傳到各個層面,包括慈善救助、兒童保護、文化教育、體育競技、環境保育等等,累計起來,安麗舉辦過三十三項公益及環保活動,這一份關懷與用心也值得我們肯定和欽佩。今年安麗公司又以弱勢團體,包括智障兒、燒燙傷者以及偏遠地區的兒童為主要關懷對象,推出另一波社會關懷活動,並以「給他機會自立更生」做為中心訴求。這項活動不但提供智障者工作機會,也將智障者所生產的產品銷售所得再捐贈給陽光基金會與育仁啟智中心。這種扶持弱勢團體,同時又讓弱勢團體回饋社會的做法,實在是為「關懷弱勢團體」樹立了一個新的典範。

   中華民國在這近半世紀的努力中,經濟與民主發展的成就已經贏得了 台灣經驗 與 寧靜革命 的美譽,但我們社會、環境、治安、教育、貧富差距等等方面,卻也發生許多問題,面對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大家要認真思索我們當前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建立共同的願景,才能為台灣開拓一個光明的遠景。今天我要特別強調,「關懷的社會」是我們民眾當前最為關心,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貢獻、參與的社會工程。

  我們老祖宗在禮記禮運大同篇中就提出來:「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個理想早已深植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唯有大家共同來創造一個「關懷的社會」,才能真正使我們的社會逐步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關懷社會不僅是中華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也是未來全球人類進步發展的主流價值,一九九五年聯合國「社會發展高峰會議」所揭櫫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理念,就是:要建立「關懷社會」。他們指出「人是永續發展的核心」,因此對於弱勢者,不僅要提供發展的機會和資源,更要積極袪除「性別不平等、階級不平等」現象。 今後大家所共同期盼的,是要建立一個具有正義、公平與和諧的社會。

  過去許多年來,本人積極推動以「志願服務」為主軸的「祥和社會」運動,並主張「互助保險」為主軸來建立社會安全體制。最近期間,本人更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社會關懷方案。呼籲政府與民間應該落實「關懷社會從社區做起」的觀念,將治安、福利、環保、文化、教育、健康、休閒等工作予以社區化,例如推動社區守望相助、社區照顧、社區資源回收、學習型社區、社區總體營造等等,藉由社區的活力和民間的社會力,共同建構一個理想的、同時也是永續發展的社區家園。

  在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追求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時,我們必須要建立一些共識,什麼是「關懷社會」呢?它應該包括一項承諾、兩類關懷與三大目標:

  本人認為,要將關懷社會變為是「一項承諾」。它是國家對人民的「社會承諾」,也是人民對社會的「個人承諾」;是國家回應人民需求的一種責任,也是個人回饋社會應有的行為;是國家應積極推動的社會建設工程,也是人人都應參與的社會行動。

  關懷社會,它的內涵應該包括「兩類關懷」。一類是「人文關懷」,它強調人力資源的開發、人性的尊重、社會和諧與社會正義的實現。我們期望,藉由「關懷社會」的推動,化解社會中的冷漠和暴戾之氣,否則,一個燒殺擄掠的社會,根本沒有明天,何來永續發展。另一類是「自然關懷」,它強調人與自然的不可分割與生命共同體關係。如果我們只顧增加生產,對於環境不斷地予以耗損和破壞,最後大地一定會反撲的,生產和消費活動都難以繼續下去。我們必須正視,台灣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類社會才能永續生存,自然環境也才能永續發展。

  在建立共同的目標方面,第一大目標,要滿足弱勢族群的社會照顧需求,消除社會中的疏離感。我們的社會雖然已經相當富裕,但是仍有不少弱勢族群需要我們的關懷。我們有責任去縮短社會中的貧富差距,讓弱勢者得到更多的機會與社會照顧,並且讓每一個人得到更公平正義的社會關懷。

  第二大目標,是要全面提升個人參與社會、服務他人的價值感,創造和諧互融的社會環境。政府、民間與非營利團體等部門,要共同宣導「關懷社會」的理念,讓民眾瞭解「關懷的社會」是人人應該參與社會運動,讓台灣社會永遠充滿活力與生命力。

  第三大目標,我們要透過法律與制度來結合各界的力量,實現關懷社會的理想。也就是說,我們要營造社會永續發展的「關懷機制」,共同創造經濟再發展、再成長所必須具備的社會基礎建設,尤其要以「社區」為基礎來促進社會安定、社會公平和社會整合。政府也應成立厚生福利部門來推動。

  我要再度感謝安麗公司為公益所做出的關懷與用心,我也希望所有的企業與團體都能和安麗公司一樣,一起參與台灣跨世紀的社會建設工程,共同推動社會關懷的行動,人人不要成為建立「關懷社會」的缺席者。在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下,讓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