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2月17日
副總統對中國鋼鐵公司員工專題演講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應邀以全球化、中國化、台灣化為主題,對中國鋼鐵公司員工進行專題演講。
在進入主題前,副總統首先推崇中鋼在百業蕭條中,經由全體員工的努力,維持盈利的局面,可謂是我國產業的標竿,是我國在全球化、中國化衝擊下,產業中流砥柱的典範,對於中鋼員工素樸、勤勉、誠懇的特質,她並給予正面肯定的評價。
副總統表示,在我國加入世界貿組織後,對台灣的衝擊來自全球化與中國化兩方面,特別是中國大陸以廉價勞工與廣大土地,吸引各國,我國相關產業也朝中國傾斜,使得台灣往大陸出口比例提高到占總出口值的百分之二十,大於美國市場;近兩年來,僱主關廠前往大陸投資,使失業問題更形嚴重,同時從傳統到新高科技產業的出走,產業空洞化已成更大的問題。她說,此一潮流不可抗拒,但卻不能讓我國企業繼續失血,她並請教中鋼人,何以在此一衝擊之下,中鋼的表現仍然亮麗,且藉由轉投資經驗,照顧到傳統產業。
副總統指出,當務之急應在於如何讓台灣不迷失於中國熱,是讓台灣發展成為世界島,還是成為另一個「澎湖」,她憂心地說,如果企業只往中國投資卻忘了回饋台灣,台灣將成為第二個「澎湖」,台灣要生存永續發展,一定要發揮特質,在世界生產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台灣的優勢在於知識經濟,在於人才,她相信,以台灣居世界一流的腦力,發揮創意,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讓MIT(Made in Taiwan)比MIC(Made in China)更有價值,她進一步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土地與人口方面不成比例,但我們的表現有如「胡椒辣,不必大」,不要小看自己,很多產品我們處於領先,因此要自我肯定。
談到加入聯合國問題,副總統再度指出,無法進入聯合國不是我們的錯,而是中共霸權阻撓打壓,她也提醒世人,當各國超過一千萬人在昨天表達支持反恐反戰時,反忘了台灣仍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恐怖主義威脅下,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絕不是對台灣友善、誠意的表示,而很多人前往中國大陸投資不僅不能換得中國對台灣的和平,反愈強化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她強調,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對台灣有敵意的國家,儘管中國那樣對待我們,我們卻不辨地善待他們,這種現象也難怪我國友邦或友我人士感到大惑不解。
副總統並直言,大家都愛台灣,但國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卻有差異,有認為中國是具有廣大市場的友國,有認為是未來政治舞台所在的祖國,她反問,在中國對台灣軍事威脅、外交封殺下,這是應有的思維嗎?她說,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同舟一命,如認為中國化就是全球化,相信這將悖離過去祖先渡海來台希望子孫在此安身立命的初衷。
副總統有感而發地表示,兩岸最大的差距在於價值觀,當台灣人民嫌選舉太多時,要想到中國人的不幸,他們對國家領導人是誰,如何產生,只能猜測,民主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遙遠的美夢,對於民主的價值,國人千萬要珍惜,相信這也是全體國人的心願;全球化下的台灣,已無族群之分,更應結束統獨爭辯,台灣的經濟要不斷精進,人文價值要獨創,要讓台灣的柔性國力在世界上發揚光大,藉由大家共同的努力,讓台灣向前走,成為世界第一。
晚間,副總統並在高雄市參加「南方千盞燈,照亮失學生」點燈祈福會,親自感謝九個寺廟響應她所號召的助學金活動,捐輸助學金,她也參觀著名的愛河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