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4月25日
副總統參加「社區永續發展研討會暨觀摩會」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就社會當前的需要而言,社區工作是我們國家發展的基礎,而「永續發展」己經逐漸被認為是推動社區工作的標竿。
為達到社區永續發展的目標,副總統也提出治安、福利、環保、文化、教育、休閒及健康都要社區化等實際做法,以促進社會的安定與繁榮。
副總統是下午應邀前往台北市政府,參加「社區永續發展研討會暨觀摩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也對這一次的「社區永續發展研討會暨觀摩會」,在主辦單位「祥和社會發展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與台北市政府的細心策劃,以及許多社區工作者的熱烈參與之下,兩天下來,成果非常豐碩,表示感佩,他並花了半小時參觀了社區觀摩會,對於社區工作者將關懷家園的熱情化為種種具體的行動,給予肯定。
副總統並且表示,過去幾年他親自到各縣市訪視地方,發覺台灣社會充滿了活力與生命力,而這股活力與生命力泉源:一是我們愈來愈蓬勃的志願服務工作;二是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民間公益團體;三則是日益活絡的社區活動。副總統也表示,台灣有將近五千個社區,分布在都市、鄉村及偏遠地區,這些社區是靠血緣、地緣、人緣而成立,與村里等行政單位大不相同,而李總統所倡導的生命共同體概念就是社區意識的精義,我們應該讓社區意識與社區活動進一步深入深耕,推廣普及,使社區工作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礎。
最後,副總統呼籲全民,為了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社會更祥和,希望大家一起來投入社區工作的行列,「新世紀好厝邊」,使永續發展的社區,成為二十世紀永續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