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4月24日
副總統參加「民主化對經濟發展的衝擊與因應之道研討會」開幕典禮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是中華民國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兩項最重要的成就,台灣經濟在快速發展中,能同時兼顧相對公平的目標;台灣民主化經驗之可貴,則是因為過程十分和平、安定,因此能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而有「台灣奇蹟」、「寧靜革命」之美譽。
副總統是上午參加由台灣大學政治系、建弘文教基金會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的「民主化對經濟發展的衝擊與因應之道研討會」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時,作了以上表示。
今天這場學術研討會是由台大政治系、建弘文教基金會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建弘文教基金會為紀念中央銀行前總裁許遠東先生,表彰許總裁對國家與社會的貢獻,特別設置了一筆基金,長期資助台大政治系設置講座與舉辦學術活動。今天的研討會也是這項長期資助項目的一環。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許故總裁與他有多重的情誼,是他在台大政治系的學長,也是在行政院服務期間的同事,過去許故總裁對於台灣政經環境的穩定與發展特別關心,因此今天的研討會探討「民主化對經濟發展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這項主題,確實具有特殊的意義。
但是,副總統也指出,民主化對於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以及產業的經營環境都有很大的影響,而我們的民主化也還在鞏固的階段。為了深植民主體制的根基、強化民主效能與提昇民主品質,我們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例如,在憲政層次方面,朝野政黨間對於國家認同與憲政體制的共識,仍有待強化;在立法層次方面,確保代議政治良性運作所需的各種輔助性法治安排,仍非粲然大備,選區如何更妥適劃分調整,創制、複決等運作如何加強,仍有待充實;在政策層次方面,政策品質如何提昇,如何確實執行及考核,也有待加強;在行政層次方面,如何落實行政革新,建立廉能有效的政府為民服務,也有待進一步努力。
副總統也說明,我們在選舉的風氣、行政立法的互動關係、公權力的執法威信、以及市場機能的正常運作上,都還必須進一步思考如何改進,以使民主政治對於經濟發展所可能產生的建設性作用充分開展。
副總統也回憶他在今年初曾提出,「優質民主、成熟經濟、關懷社會」的跨世紀國家建設目標。他認為,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民間的責任;不僅是學術界的責任,也是實務界的責任;不僅是政治學者的責任,也是各學科學者的責任。因此,他認為,今天來自學術界、民意機關、行政部門、產業界、以及民間社會的菁英能匯聚一堂,集思廣益,從不同的面向,探討民主化對於經濟發展的衝擊,以及尋求政策因應之道,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最後,副總統表示,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我們如何快速提昇國家競爭力、建設台灣成為科技島,並使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獲得平衡,值得進一步研究。因此,他期勉與會學者專家,都能貢獻真知卓見,為台灣在新世紀的發展遠景,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