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4月07日
副總統參加「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二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連副總統今天表示,中華民國經濟面對的是結構性的改變,對我們而言,也是嚴酷的挑戰,我們必須在作法及想法上做調整,以推動制度化,強化經濟體質,並進行企業再造。

  副總統是上午應邀參加於台北國賓飯店所舉辦的「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二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指出,過去一年多來,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國的景氣比較低迷,但在全體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經濟成長率仍然達到百分之四.八的水準,相當難得。

  副總統回顧,過去四十多年來,大家刻苦耐勞,辛勤打拚,奠定了經濟堅實的根基,創造了舉世稱譽的台灣「經濟奇蹟」;而過去十年,政府更全力推動民主化的工程,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創造所謂「寧靜革命」,這些發展,難能可貴,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事。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所面臨的問題,副總統也作了一番說明。他表示,從一九八0年代以來,我國的經濟大幅度調整機制,一面強化提升競爭力的制度措施,一面朝自由化與國際化發展,例如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其中電信三法立法、台電電力部份民營化,乃至亞太營運中心的推動,以及開放製造業、服務業、外資投資等,都有相當的發展。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國在產業升級上的成績也有令人滿意的表現,以產值而言,重化及技術密集產業產值佔製造業總產值比例由一九八六年的五九%上升至一九九七年的七五%。另外以製造業出口值而言,重化及技術密集產業比重由一九八六年的五四%上升至一九九七年的七三%。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經濟體質沒有問題」,副總統說,一九九七年下半年起發生的東亞金融風暴,就是對我們經濟體質一個很好的檢驗機會。

  副總統認為,我國由於經濟體質日趨精實,加以物價平穩,貿易順差,外匯存底豐足,所以受創較輕。然而面對新的情勢,我們仍需針對自律的約束責任及永續發展的觀念與制度,做更進一步的努力。

  副總統表示,由於目前在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企業經營等管理方面,有缺失存在,因此有利用經濟金融工具,逐利投機的現象產生,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密切檢討改進。

  至於永續發展的觀念與制度的建立,副總統認為,不論在政府與企業的層次,永續發展的制度,都做得不夠。

  副總統說,台灣是一個島嶼,資源本就缺乏,我們承受不起對環境的破壞。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永續發展之間建立一個平衡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的努力。副總統強調,「競爭是必須走的道路,但企業同時具有社會責任」。

  另外,副總統也就目前工商企業所關心的問題,如改善治安、提高行政效率、加速公共建設、健全金融機構之經營、穩定股匯市、健全資本市場、便利資金融通、協助發展新產品及新技術,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產業的影響等,作了說明。他認為,經濟的長期健全發展,還是要靠基本面的加強,也就是人民的素質、知識的存量、和研發的能力,「這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無可選擇的道路」。

  副總統最後表示,中華民國經濟面對的是結構性的改變,對我們而言,也是嚴酷的挑戰,我們必須在作法及想法上做調整,來推動制度化,強化經濟體質,進行企業再造,同時在生產條件,例如勞力、土地上尋求更大方便與流通。

  副總統並期勉所有工商業界,繼續努力作為政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樑,配合政府政策,一起開創國家更大的經濟條件與發展空間。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