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3月26日
副總統參加故宮「三星堆傳奇」特展揭幕儀式
  連副總統今天為故宮「三星堆傳奇」特展揭幕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於致詞時指出,華夏古文明歷史悠久,遠在七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就已經露出文明的曙光。台灣地區的大坌坑文化、遼河流域的興隆洼文化、黃河流域的磁山.裴李崗文化以及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都是先民在這塊大地上活動所留下的痕跡。這些文化遺存,經由考古工作者發掘整理之後,人們才有機會得知七千年前先民生活的遞邅和發展。

  副總統說,這次故宮展出的三星堆出土文物,是在四川省廣漢縣三星堆發掘出來的,雖然考古年代無法追溯到那麼早,但可以確定是三千年前長江流域蜀國的文化遺存。在華夏古文明發展過程中,陶器的燒造代表先民能夠掌控火的奧秘,而青銅器的鑄造,則是冶金科技的表徵,顯示先民從原始部落進化到國家組織。三星堆文化遺存,除了海貝、象牙、玉石器、骨器、陶器之外,還有金器和豐富的青銅器,顯然三千年前長江流域的蜀國已經發展出精緻的青銅文明。過去大家熟知的是,三千年前有黃河流域夏代、商代的青銅文明,而且一枝獨秀,如今三星堆青銅遺物就在眼前,不僅鑄工精良,而且具有南方獨特的風格。這些現象足以說明當時不止一個文化區域邁進青銅文明,長江流域的蜀國即是另一支生力軍。

  此外,副總統並聯想到,這兩個擁有青銅文明的文化圈必然經過長久醞釀,兩者可能曾經交集、互動,或者和周邊的文化區域別有淵源,因此,他相信學者會不斷加以分析研究,好讓人們進一步明白華夏文化出自多元、相互容攝的漫長歷程。目前故宮收藏的夏商文物,包括玉石器、陶器、青銅器在內,數量相當豐富,和同時期的三星堆文化遺存來比較,一定能了解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兩地不同的文化內涵,兩地先民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也有所區別。

  由於此次是故宮遷台五十年來,第一次展覽大陸出土文物,並由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中國時報系共同參與其事,副總統乃稱許故宮這些年來,致力國際文化交流,所表現的大格局,高效率,贏得國內外無數的掌聲。「然而,故宮向來深自期許,並沒有就此陶醉在掌聲裡,仍然本著儒家的實踐精神,一步一步踏實地去做。」副總統認為,如此穩健的作風,使故宮不但得到此地大眾的支持,一再以私人珍藏主動借與故宮展示,現在又獲得大陸三星堆博物館樂意將三星堆如此重要的出土文物運來故宮展覽。副總統並肯定故宮的經營管理及所展現的融合力,自然而然顯現了兩岸同胞的脈動。

  最後,副總統也祝賀展覽成功,同時期盼二十一世紀的故宮,是兩岸同胞都嚮往、熱愛的故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