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3月18日
總統接見一九九九重要野鳥棲地國際研討會與會人員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中華民國不但願意將成功的經驗回饋國際社會,更希望有機會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華盛頓公約等各項國際性保育組織,期為世界環境保護作出具體貢獻。

  總統是於上午接見「一九九九重要野鳥棲地國際研討會」暨「國際鳥盟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研討會」與會人員時,作了以上表示,他也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對國外訪賓遠道來華與會,申致歡迎之意。

  總統說,台灣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已經列入記錄的鳥類即接近五百種,佔全世界九千餘種鳥類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特有種鳥類有十四種,特有亞種鳥類六十餘種,而且鳥類的種化相當高,彌足珍貴。更顯示中華民國對鳥類保育工作,負有重大的責任。

  總統指出,鳥類對於人類生活、文化及生態系統的平衡,都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而在世界各國日漸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之際,野鳥保育更已成為生態保育的重心工作。近年來世界各國及民間鳥類保育團體,相繼推動各項國際性鳥類保育計畫及工作,中華民國也都秉持地球村成員的共同責任,給予最大的響應和支持。

  總統強調,鳥類保育成敗的關鍵,在於棲息環境的維護。國際鳥盟(Bird Life International)於近年來將「重要野鳥棲地(Important Bird Area ,IBA)」的確認及保護,列為主要合作策略和工作,並完成歐洲、中東等地重要野鳥棲地的出版工作。總統說,目前正進行亞洲地區的計畫,中華民國也非常樂意參與,相信將對國際鳥類保育,以及中華民國物種多樣性的維護,有所助益。

  總統在結論時表示,自然保育工作是全球共同的課題。中華民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發展的豐碩成果,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建設性成員,中華民國不但願意將成功的經驗回饋國際社會,更希望有機會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華盛頓公約等各項國際性保育組織,期為世界環境保護作出具體貢獻。

  總統最後並補充表示,中華民國地狹人稠,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位,民眾的生活條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民眾對開發與環境保護間的關係,容易有矛盾心理;總統更進一步期許這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能共同對鳥類棲息環境的保護及經營管理技術等問題進行探討,所獲得的寶貴結論,對促進中華民國民眾瞭解生態保育與開發的關係,以及中華民國推廣鳥類和生態維護運動,一定會有重大參考價值。

  「一九九九重要野鳥棲地國際研討會」暨「國際鳥盟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研討會」與會人員由行政院農委會主任委員彭作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資政丁懋時、副秘書長林碧炤也在座。與會人員包括:Gerard Bertrand(國際鳥盟總裁)、Noritaka Ichida(亞洲鳥盟主席)、Richard Grimmett(國際鳥盟亞洲辦事處計畫執行主任)、Simba Chan(日本鳥會國際中心主任)、Mohammed Yousef(約旦皇家自然保育學會研究及調查部主任)、Kanda Kumar(馬來西亞自然保育學會總裁)、Hem Sagar Baral(尼泊爾鳥類保育學會總裁)、Blas R. Tabaranza, Jr.(菲律賓鳥王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執行長)、Sarath W. Kotagama(斯里蘭卡野鳥學會總裁)、Alistair Gammel(英國皇家鳥類學會資深理事)、Yossi Leshem(以色列自然保育學會前執行長)、郭承裕(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廖世卿(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理事長)、袁瑞雲(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理事長)、方偉宏(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理事長)、魏美莉(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秘書長)。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