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8月02日
總統親頒二二八回復名譽證書予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二二八回復名譽證書頒發典禮」。總統先為二二八受難者及家屬舉行平反儀式,由他與副總統共同簽署「二二八回復名譽證書」,並致詞。隨後,總統一一頒發證書給在場的二二八受難者及家屬。
  總統在典禮中的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日子,二二八受難者終於獲得回復名譽,還給歷史的清白和應有的公道。阿扁在此代表政府頒發回復名譽證書,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是阿扁和呂副總統從政以來,追求二二八公義的一貫堅持與努力。
  二二八事件是戰後台灣歷史上最重大的傷痛事件。台灣人民為爭取社會公道,群起抗議,要求民主改革,卻換來國府派兵鎮壓,造成無數台灣菁英和民眾的傷亡。國府更以「暴亂」、「暴動」、「暴民」、「叛亂份子」、「共黨策動」等罪名,污名化二二八事件,使得二二八事件成為政治禁忌,歷史禁忌。
  長期以來,台灣人民不敢談論二二八、不敢研究二二八、不敢面對二二八,二二八成為台灣人民心中最大的陰影,揮之不去。一九八七年二月,鄭南榕等人發起二二八平反運動,才打破二二八的陰霾,展露曙光,而獲得社會的共鳴和政府的回應。一九九五年,李前總統在二二八紀念碑之前,向二二八家屬公開表示道歉。同年,政府公佈「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成立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開始接受申請,發放補償,希望藉此能彌補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其家屬數十年來的傷痛。但金錢的補償仍無法還給歷史的公道和清白。
  阿扁自擔任立法委員之後,即為伸張二二八公義而努力。擔任台北市市長時,一九九六年宣布二二八為紀念假日,行政院隨之通過二二八為國定假日。一九九七年,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落成,成為二二八文物展示中心,當然還包括了將俗稱「新公園」的台北公園改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二000年,政黨輪替,阿扁就任總統之後,指示行政院研討會進行二二八檔案的徵集,而由國史館出版「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五本。
  一張回復名譽證書,雖然無法喚回親人的生命,無法重回歷史的現場。但阿扁深信,二二八事件公義和平運動能突破國民黨的禁忌,而有今日的成果,是無數民主前輩努力的結晶,也是二二八震撼台灣人心之所在。在追求公義的過程中,有些家屬堅信親人的清白,認為生命與名譽同等重要,在未獲名譽回復之前,絕不領取補償金。阿扁深深瞭解這種心情,也能體會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五十多年來的委屈與不滿。
  經過十多年來檔案史料的公開和口述歷史的調查,二二八事件已不是「叛亂」、不是「暴動」、不是「暴動份子」、更不是「共黨策動」,而是台灣人抗議社會不公,要求民主改革、主張台灣人治理台灣的作為。這些已成為二二八精神、成為台灣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資產。
  平反政治冤案、追求歷史真相與社會公義,是台灣「人權立國」的根本。今日,二二八受難者得以回復名譽,是人權伸張的表現,也是台灣邁入民主與人權國家的重要里程碑。阿扁在此要代表政府與人民,再次向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五十多年來的辛酸,表達最高的歉意;對關懷二二八人士的努力與貢獻,致上最高的感謝。希望今後大家共同手牽手、心連心,愛護台灣,記取二二八的教訓,努力讓台灣成為公義、祥和、尊嚴的國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