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1月22日
總統接見世界自由日大會與會各國代表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世界自由日大會與會各國代表,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他們遠道來華表示歡迎之意。
總統在致詞時首先推崇,「世界自由日」運動,多年以來,結合全球愛好自由人士的努力,為人類的自由平等,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總統表示,近年來,中華民國在維持經濟高度成長的基礎上,和平順利地完成民主改革,累積了豐碩的「臺灣經驗」,不但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同時被視為開發中國家的典範。
總統並向訪賓們說明「臺灣經驗」對中華民國及國際社會的意義,總統說,「臺灣經驗」的內涵其實是多方面的。在經濟上,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華民國的個人所得,由二次戰後的不足一百美元,成長為一萬三千多美元。不論國民生產毛額、個人所得、經濟成長率、外匯存底、貿易總額、對外投資總額或科技實力,目前中華民國在全世界排名均屬於最前端的百分之十。在政治上,中華民國是世界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伴隨經濟繁榮成長,社會持續安定的罕見成功事例。雖然由於中共的無理打壓,中華民國只和二十幾個國家有正式邦交,但是中華民國的經貿網絡卻遍及全球各地區、各國家。並且本於自立立人的建國精神,向三十二國家派出四十四個援助技術團隊,提供大量的經濟及人道援助,善盡國際社會成員的義務。
總統強調,這些成就是在地狹人稠、自然資源極度匱乏、長期外在軍事壓力,以及外交圍堵的情況下完成。所以,「臺灣經驗」的最大意義應該是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不畏險阻、團結奮發的精神,與不斷自我調適,突破困境的能力。
總統也指出,當年身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中華民國,目前已非聯合國會員國,也無法參與絕大多數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這使得國際社會中能夠認識中華民國,並了解「臺灣經驗」對世界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的人,並不是很多。這一點和當前國際關係不能彰顯公平正義有關。總統表示,國際間看待一個國家,不能只限於傳統國際法的觀點和國際政治的架構,也應該就這個國家實際發揮的功能,和所參與的國際活動,考量其對於國際社會所作的實質貢獻。因此,今天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存在事實與廣大影響,理應得到重視與歡迎,並賦予臺灣在世界新秩序中一個適當的定位,才能為二十一世紀的地球村,挹注新的活力。
總統也進一步表示,一年多來,亞洲地區發生金融風暴,許多國家遭受嚴重衝擊,但中華民國因為經濟體質的健全,不但所受影響相對有限,而且願意積極與友邦合作解決困難。因此他特別指出,「臺灣經驗」不只是臺灣地區人民的血汗結晶,更是世界人類共有的寶貴資產,中華民國願意與國際社會共同分享,為提升全球文明福祉,貢獻力量。
最後,總統並認為本屆大會以「迎接千禧年,展望新世紀」為討論主題,相信會議的成果,對促進人類自由和平發展,將會產生深遠影響。
與會各國代表上午是由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趙自齊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總統府副秘書長蘇起也在座。與會各國代表有:安平柯(Antonio Unpingco,關島參議院議長)、禹在昇(Woo, Jae-Seung,韓國世盟總會秘書長)、楊淳植(Sun-Jik Yang,韓國前國民議會議員)、巴洛斯(Ataji Balos,馬紹爾群島參議員)、葛瑞夏姆(Peter Gresham,紐西蘭國民黨議員)、陀福亞(Paul Tovua,索羅門群島國會議長)、姆斯維恩(Munlu Mswane,史瓦濟蘭參議院議長)、卡拉斯(Jiri Karas,捷克國會議員)、拉哥斯(Julio Lagos Cosgrove,智利參議員)、安地諾(Marco Antonio Andino,宏都拉斯國會副議長)、艾南德斯(Jose Ernesto Hernandez Maradiaga,宏都拉斯國會議員)、阿駱茲(Jose Rene Arauz Lopez,尼加拉瓜國會議員)、阿富(Carlos Agustin Afu Decerega,巴拿馬國會議員)、阿基拉(Herber Mauricio Aguilar Zepeda,薩爾瓦多國會議員)、克羅欽亞(Ivan Michallovich Korotchenya,獨立國協秘書處執行副秘書長)、札任布斯基(Artur Yevgenievich Zarembovsky,獨立國協秘書處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