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1月20日
副總統參加「結合民間力量提昇我國國際競爭力」座談會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全球將邁入以區域經貿合作為利基的國力競賽局面,歐盟經貿整合愈來愈密切,北美經貿整合也朝向美洲自由貿易區發展,而我們所處的亞洲,經貿整合也一步一步地邁向建制化。中華民國必須具備更堅強的國際競爭力,方可維持目前優勢,並且創造新的生機。
副總統也肯定近年來,經濟部、外貿協會與業界,在優良設計、創新價值與自創品牌上的共同努力,不但具體呈現台灣產品對國際市場的貢獻,也顯示出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無論是新興科技產業或傳統產業,都已建立台灣產品高品質、創新設計、世界級水準形象。
副總統是於今天下午參加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所舉辦的「結合民間力量提昇我國國際競爭力」座談會,並應邀致詞時,做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表示,全體國民經過半世紀的共同努力,我國即將成為已開發國家,雖然一年半以來,全球正面臨最嚴重的景氣低迷,我們在去年的經濟仍有五%的成長率。此一成果除了表示我國經濟力已有堅實的基礎之外,更重要的是業者的應變力強韌,以及這幾年政府與業者重視國際競爭力的提昇與付出。
副總統同時指出,即使遭逢全球經濟不景氣,我國仍有不少公司營業繼續成長並受到國際有關業者與媒體的肯定。像華碩、仁寶、鴻海、華通四家廠商,去年九月間獲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選入「全世界資訊產業一百大企業」;還有去年富比士(Forbes)雜誌公布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中,台灣的全友及友訊名列前茅;另外在去年十一月亞洲週刊的「國際華商五百」排行榜中,來自台灣的廠商家數由一九九七年的一八三家,迅速增加到一九九八年的二八五家,這些都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副總統也強調,加強國際競爭力是全民的運動,在政府方面,必須持續推動政府再造,落實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政策、推動各項重大經建方案及措施、加強基礎公共建設、創造適合產業發展、投資的環境、提昇產業技術水準,厚植長期經濟成長潛力,創造國家發展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活力;在企業方面,除了具備機動靈活的經營策略,充份掌握國際貿易機先之外,如何加強研發、創新、設計、品質、經營管理、行銷及服務等,由以往的製造階段提昇至全方位的行銷亦非常重要。只有在政府與民間各界通力合作與共同努力下,才能達成今後提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副總統說,隨著國際專業分工時代的來臨,加上國內本土業者在技術研發的日新月異,使得國際客戶主動擴大與我國業者的合作領域,由以往採購與代工的關係轉變為共同設計研發、生產行銷,甚至售後服務的策略聯盟合作,形成「專業」對「專業」,攜手追求「雙贏」的企業聯盟關係,而多位知名國際企業領袖如英岱爾(Intel)總裁葛洛夫(Andy Grove)以及微軟(MicroSoft)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亦出面肯定台灣產業。
副總統也肯定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無論是新興科技產業或傳統產業,無論是OEM、ODM或自有品牌的產品,廠商都能以創新能力、優良設計、重視形象,來提昇產品品質,創造附加價值,建立國際品牌,展現台灣產品高品質、創新設計、世界級水準形象。
副總統最後也期勉國內企業菁英,在此關鍵時刻,繼續發揮「創新價值」精神,及領導業界發展的使命感,自我激勵,以強化產業的競爭優勢。
副總統致詞之前,外貿協會並播放了去年十一月間,副總統為台灣精品所代言的「向卓越禮讚-台灣產品競爭力的故事」形象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