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01月20日
副總統接見第一屆國家公益獎得獎人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社會公益的意義,就個人的層次而言,是代表美德善行、仁風義行,猶如社會中的一盞明燈、一股清流;就整個社會的層次而言,則是代表一個文明社會永續發展的基礎。
副總統是下午接見第一屆國家公益獎十二位得獎人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一個關懷的社會,除了要有環保的理念,對我們生存的地球及自然環境表示關懷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的關懷,因為一個燒殺搶奪、充滿鬥爭的社會,絕不可能永遠生存下去,唯有人與人相互關懷、彼此協助的社會,才能永續發展、永遠存在。
副總統並肯定各公益獎得獎者,都是李總統登輝先生「心靈改革」的見證者及參與者。他並希望能將各得獎人的事蹟集結成冊,讓學校的學生及青少年朋友都能見賢思齊、蔚成風氣,達到風行草偃的效果。
第一屆國家公益獎的十二位得獎人是: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嚴道、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聖嚴法師、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許金川、基業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吉、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淨耀法師、北市榮民總醫院營養部主任章樂綺、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郭東曜、台灣世界展望會終生義工陳淑麗、中華民國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張錦文、三門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白省三、大億企業集團董事長吳俊億、永信藥品工業公司董事長李天德。他們是由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公益團體服務協會理事長李成家陪同,到總統府晉見連副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正雄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