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1月08日
連副總統與宜蘭縣進出口工會、木材工會及商業會幹部餐敘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我國在經濟發展上,必須掌握「自由化與紀律化同步進行」、「以科技創新來帶動經濟成長」、「經濟發展以永續發展為核心」及「繼續推動南向政策」等原則。
  副總統是於中午在宜蘭縣與該縣進出口工會、木材工會及商業會幹部餐敘時,做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指出,最近,由於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國內經濟景氣也顯得低迷,政府採取了擴大內需等措施來振興經濟。但他個人也認為,我國在經濟發展上,必須掌握下列幾個原則,才能加強國家整體競爭力:
  一、自由化與紀律化同步進行: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仍朝著自由開放的競爭性市場前進,因此,政府推動自由化的方向是正確的,尤其我們在這一波金融風暴中所受影響較少,就是因為我們推動自由化政策。不過,在自由化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紀律化。所謂紀律化不是事事由政府來管、來審核,而是要求民間部門本身要建立風險控管的制度。有了紀律化,自由化的腳步就可以更快。
  二、以科技創新來帶動經濟成長:科技創新將成為決定各國國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以「競爭力大師」聞名的美國哈佛大學波特教授,年前應邀來訪時,特別指出,台灣未來若要在全球競爭力上保持領先,必須發展高科技,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產業快速轉型、升級,八十六年技術密集工業產品佔整體製造業的比重已增至四o%,而高科技產品也佔我出口總值近半,顯示高科技工業已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重心,惟目前我國若干高科技產業的關鍵技術與零組件仍依賴進口供應,研發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我們應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促使高科技工業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三、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經濟成長:我國是一個貿易出口國家,國際環保規範日易嚴格,我國若不能遵守規範,勢將遭受影響,因此,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要同時兼顧,政府必須以事前的規劃預防,來避免事後的整治補救,降低環境的負荷,減少公害發生。更重要的是要以「綠色國民所得帳」(綠色GNP)的方式,來衡量國家社會經濟的實質進步。把環境污染及資源消耗放到經濟發展中來計算。
  四、繼續推動南下政策:因為東南亞各國與台灣的經濟,互補性強,且該區工資較大陸低廉,如果我們能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不僅互利、互惠,也可以讓大陸瞭解,如果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與條件不理想,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
  最後副總統並強調,我國經濟體質健全,且上年度中央政府預算已達平衡沒有赤字,企業界應該對國家經濟的未來發展,保持樂觀與信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