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11月19日
副總統蒞臨全國性宗教團體為國祈福感恩早餐會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蒞臨全國性宗教團體為國祈福感恩早餐會,並應邀致詞。
早餐會是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副總統在致詞中,對於宗教界人士,不分教派,共同為國家的祥和、人民的安康,而祈福嘉惠給這塊土地上的國人,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表示由衷感佩之意。
副總統指出,中華民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平等的國家,近年來在各宗教領袖的卓越領導下,順應社會脈動的需求,積極弘法佈道,使得台灣地區的宗教非常蓬勃的發展,信仰宗教的人數也快速的成長,分佈在各個社區、階層及行業,使得宗教界形成一股不可輕忽的沛然莫之能禦力量;這股力量塞乎天地之間,配義與道,對於安定社會、端正風氣,產生激濁揚清的效應。副總統說,他本人有機會常常參與宗教界的活動,看到教友信徒們虔誠信仰,無私無我,真誠奉獻,洋溢人性大愛的情操,印象十分深刻,內心裡也非常感動。
副總統表示,不同的宗教雖然各有所屬經典教義,但是追求永恒的真理卻是殊途同歸的;對內主張修心,去人欲,存天理,藉由人性光明面的彰顯,在人群中弘道傳教,散播希望與喜樂;對外修德、觀照言行一致,把待人處世的真誠面,落實到仁民愛物的關懷,建構生命共同體的關懷的和諧社會,宗教信仰衍生柔性力量,經由教義啟迪與薰陶,充分發揮人性慈悲、仁愛與博愛的潛力,這種柔性力量正是當前人類最迫切需要的溫情。
不過,副總統也認為,伴隨著經濟繁榮、進步、開放而來的,是一些不正確的觀念與行為,諸如奢侈淫亂、名利爭奪、腐化褻瀆,乃至歪曲事理、混淆是非的現象,這是多元社會必然發生的,我們誠然十分痛心,但大家不必因而有悲觀的心理,因為這只是消極的作為,無補於事;只有積極的作為才能撥亂反正,這也正是宗教家出世、入世不同意境之所在。他因而期勉宗教界能夠起來做匡正扶傾的工作,以無私無我、濟世渡眾的精神感化眾生,人人都能去惡向善、袪貪養廉、遠離淫亂、明辨是非,相信我們必然會有一個清明煦和的社會。
副總統並且說明,革固鼎新必須有前瞻的決心與作為,李總統登輝先生揭櫫的心靈改革,就是有鑒於當前多元社會發生的不健康現象,希望從根本上謀求改進。副總統也藉今天的聚會感謝各宗教領袖率先熱烈響應,在各地陸續舉辦相關的心靈改革淨化人心大會,認同「倡導儉樸生活、培養勤儉美德」、「崇法守份、促進祥和」等基本目標,也號召教友信眾從心靈建設開始推展到全民運動,各個寺廟教會堂也都利用弘法講道的聚會,闡述心靈改革的意義,用經典教義引證心靈改革的篤行之道。
對於十二月五日將舉行的立法委員和台北市、高雄市市長、議員的選舉,副總統強調,這一次的所謂「三合一」選舉,十分重要,對國家、社會都是一次關鍵性選舉;立法委員的選舉,攸關跨世紀國家設計畫能否切實執行,也攸關中央政府施政能否順利推動、國家基礎能否穩固發展,而直轄市長與議員的選舉,則是能否落實基層建設,穩固民主政治的關鍵。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選舉期間國內政壇出現一種混亂、混淆的現象,令人十分憂心。所謂混亂,是指不正當的言行在各處擴散,許多人互相指責,互相攻擊,甚至以國家社會的生存發展為賭注,而製造仇恨、鬥爭,這裡頭包括意識形態的紛爭,種族情感的挑撥,和層出不窮的抗爭行為,亟待加以導正。而所謂混淆,則是指若干人士不斷以耳語、黑函、謠言等方式散播不實言論,民眾誠然不齒這種言行,但積非可以成是,謊言多說了就會變成真理,因此副總統希望各宗教界領袖能夠以真知灼見,啟導信徒教友,分清是非,不受欺騙,也不受有心人的挑撥利用,這樣就自然指引大家循正確的方向去選賢與能,並且支持這些賢能之士參與建設國家。
最後,副總統剴切指出,中華民國是一個十分包容、充滿愛心的國家;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讓各個種族都融和在一起,成為一個民族-中華民族,都還分什麼你我彼此?我們絕不要讓一次選舉破壞好不容易建立的共識,我們也應該讓好人出頭,使國家的未來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