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11月15日
總統參加台大七十週年校慶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應邀參加國立臺灣大學七十週年校慶,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大學舉行創校七十週年慶祝大會,登輝能和大家一起來慶祝母校的生日,感到非常高興。
登輝在這裡求學、教書,雖然已經是好幾十年以前的事,但回想起來,卻好像是昨天一般,歷歷在目,令人懷念。今天,登輝能為國家、為社會略盡綿薄,其實都應該歸功於母校的培育和師長的啟發,讓我深刻體會「知識就是力量」,用一顆不斷學習的心,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
大學是「知識的搖籃」,也是近代文明演進的重要動力。環顧當今世界,凡是具有較高文明成就的國家和社會,必定有學術聲望卓著的大學,造就傑出的人才,厚植發展的基礎。而在我們國家的發展歷程中,臺灣大學就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臺大師生長期以來,追求知識,堅持理想,以及倡導學術自由的卓越成就,已經奠定了無可取代的歷史地位。
然而,在日新又新的知識長河中,學習的腳步絲毫不能停歇。大學只是知識的敲門磚,離開了大學,才是知識成長的開始。如何在前人所累積的知識基礎上,不斷吸收新資訊,創造新成就,是每一個背負國家建設重任的知識分子,所必須深思的課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新世紀,所必須致力實現的理想。
知識蘊涵著無窮的力量,但是,知識力量的發揮,卻有賴積極的實踐力行。坐而論道,固然可以透過腦力激盪,迸出智慧的火花。但是,只有起而力行,才能將乍現的火光,點燃指引方向的明燈。因此,大學不應該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而應該是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知識團隊。不論研究的課題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要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貼近社會的脈動,帶給民眾更大的便利,創造民眾更大的福祉。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的力量,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文明活力,為國家的發展帶來更多新的希望。
七十年來,「思想自由」始終是臺灣大學彌足稱道的學風特色。然而登輝認為傳統的「思想自由」學風,應該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也就是社會已經具備「思想自由」體制的今天,如何積極充實和發揮「自由思想」的能力。「思想自由」是一種基本的客觀條件,「自由思想」則需要主觀的能力。只有具備「自由思想」的能力,才能徹底擺脫一切教條和枷鎖,進行建設性的思考,將知識推向真理領域。希望有著「思想自由」傳統的臺大師生,能夠進一步發揮「自由思想」的能力,為國家、社會、文化開拓新的境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多年以來,臺灣大學秉持自由的學風,致力學術研究,積極回饋社會,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使臺大的發展與國家的進步緊密結合,共同締造了輝煌的歷史。而今天,在民主制度初具規模,社會日趨多元開放的環境中,更需要大家發揮知識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順利步上法治正軌,完成跨世紀建設。希望所有的「臺大人」,都能以「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自勉,以新世紀的國家領航者自期,帶領國家開啟新機運,創造新文明!
最後,敬祝大家健康快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