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7年11月11日
副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華團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中華民國企盼參與國際社會,與世界各國共同合作,盡一己之力來增進全人類的福祉;國際社會如果僅因在台灣的兩千一百多萬中國人不願接受共產主義的統治,就將我們排拒在外,實不公平。
  副總統也表示,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在台灣地區推行民主政治、尊重個人自由、維護個人尊嚴,不僅向世人證明中國人有能力實行民主制度,從世界民主發展的趨勢來看,也顯示了我們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
  副總統是於下午接見歐洲議會議員訪華團成員時,作了上述表示。該團成員包括瓦特森(Graham Watson,英國籍)、戴魯卡(Stefano de Luca,義大利籍)、郭福德(Niels-Anker Kofoed,丹麥籍)、娜麗芙(Jessica Larive,荷蘭籍)、麥高文(Michael McGowan,英國籍)、普拉迪(Pierre Pradier,法國籍)、瓦達西娃(Helena vaz da Silva,葡萄牙籍)等議員,他們是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陪同,到總統府晉見副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蘇起也在座。
  在答復訪賓有關兩岸關係的問題時,副總統強調,兩岸問題的解決必須要從現實情況來開始,而雙方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目前處於分治狀態,而台灣沒有一位民眾願意在共產制度之下生活。我們的政策是國家統一,但我們也堅持中國必須統一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之下,「我們願意耐心等待中國大陸轉變為民主自由的社會,否則大多數台灣民眾寧願暫時維持現狀,以維護現有安全、繁榮、穩定的生活」。
  副總統說,兩岸未統一前,我方願意加強雙方的交流,也願意協助大陸的發展,改善大陸人民的生活,我們了解大陸政治制度的轉變需要時間,但我們樂觀的相信,自由民主是必然的趨勢。
  副總統也向訪賓說明,雖然有少部份的台灣民眾支持台灣獨立,但是這並非解決問題的辦法。況且,中共政權現在因為共產主義已不得人心,轉而利用「民族主義」的情緒,企圖以此繼續控制民心,台獨的主張,勢必給中共一個藉口,只會為台灣帶來嚴重後果。
  副總統並指出,中華民國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一九一二年創建的,雖然一九四九年時中央政府因中共叛亂而遷台,但中華民國始終存在,而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在一九四九年由毛澤東等人宣布成立,因此,中共宣稱要台灣與「祖國」統一,事實上,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祖國。
  副總統對於歐洲議會議員此次訪華,也表達誠摯歡迎之意,他強調中華民國非常重視與歐洲各國的關係,也企盼加強與各國交流與合作,成為進步夥伴,尤其台灣有穩健的經濟、充沛的資金、發達的科技及高素質的人力,可以做為歐洲國家開拓亞太市場的基地。
  訪賓們對於我國近年來的經濟繁榮與社會自由、政治民主,均留下深刻印象,他們也表示願意盡力促成歐洲各國與中華民國發展更密切的關係。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