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11月03日
「總統與妳談家事、國事、天下事」座談會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指出,他支持各級民意機構應有更多的女性代表,甚至政府部門中高階層主管,也應多晉用女性公務人員;總統並希望明年國民大會修憲時,能通過有關各政黨對婦女參政比例的保障。
總統並表示,二十一世紀的女性應朝全方位發展,不侷限於生活某一個角色的扮演;總統也認為,不管女性在工作、家庭和其他社會參與之間如何抉擇,最重要的是,女性要「了解自己、選擇所愛、愛所選擇」。
總統上午在總統府參加由李連教育基金會主辦,定名為「總統與妳談家事、國事、天下事」的座談會時,作了以上的表示。
在座談會中,總統和來自各界婦女菁英的與會代表,分別就社會變遷中婦女觀念的自我調適與婦女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在多元社會中,婦女關心的議題、追求的理想和期待的婦女政策等主題,進行對談。
座談會由身兼基金會董事長的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主持,參與座談的婦女代表包括:樹林社區義工媽媽蘇美智、文山區萬芳社區義工林秋蓮、台中市市議員林佩樂、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校長戴禮明、永康市至真幼稚園園長石錦萍、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蔡碧玉、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高鳳仙、台北市警察局法規室主任湯明珠、烏來鄉公所民政課課長陳健秀、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系主任蘇諼、漢翔公司飛機製造廠生產組裝備科科長王玉霜、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研究生顏瑞儀、高雄醫學院護理系講師劉雅瑛、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洪黛芬、訊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華禎、芳馨園藝負責人潘秀欽、台北縣家扶中心主任尤清梅、土城看守所榮譽教誨師薛淑卿、中央日報副刊主編林黛嫚等二十位。
黃昆輝在座談開始前的開場白表示,婦女同胞的地位與權益,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已逐漸受到重視。但仍有不少婦女朋友關心的議題,以及相關的政策與措施,仍有待加強、落實。因此希望藉今天的座談,使我們的婦女政策真正澈底落實,提供婦女同胞一個更寬廣的發展環境。
隨後,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在我國的傳統社會中,婦女同胞受到「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影響,大多以家庭為重心,抱持奉獻的精神,而往往為丈夫、為兒女犧牲個人發展的機會。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實在非常可佩。但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傳統觀念並不完全合乎時宜;我們希望二十一世紀台灣現代婦女的生涯規畫擁有多元的選擇機會,也擁有自我實現的發展環境;讓男女站在平等的地位,共同創造美滿的家庭與和諧的社會。
不過,在這轉型的過程,我們無論在觀念上或政策上,都需要配合調整,而許多婦女關心的議題,也應該深入研究,轉化為政策,加以落實。這些議題牽涉頗廣,意見也未必一致,而在座的婦女代表們對這些議題有親身經驗,最了解、最清楚了。因此,總統說,今天他要多聽聽大家的寶貴意見。
接著,進入正式討論,「婦女與家庭」是第一個議題。黃昆輝在引言時表示,一般探討婦女議題,總要先談一談婦女與家庭的關係。婦女在家庭中,是主要的照顧者,也是家庭感情的維繫中心。一般婦女最掛念的,就是她的家庭,總是把家庭擺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家庭生活成為一般婦女同胞心理上與實際上的最大負擔,往往影響個人的生涯規畫和人生抉擇。
擔任台北縣家扶中心主任的尤清梅則首先請教總統如何去除傳統有關男女性別的偏差觀念,而達到兩性和諧、平權的境界。
總統表示,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分工意識觀,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社會中,即使目前已接近二十一世紀,對我們的社會仍有很深的影響。社會上性別刻板印象,使婦女在社會性別角色期待下,承擔很沈重的壓力,這是傳統社會價值觀加諸於女性所帶來的。現代社會多元化了,婦女也分擔「麵包賺取者」的角色,因此,這種傳統觀念就該檢討、調整,以建構兩性平等的社會。
總統說,他自己看到母親過去在大家庭中的辛苦,而他擔任總統後在從事政治改革過程中,特別強調自由與民主;有時到鄉下巡訪碰到許多婦女,也常聽到婦女的心聲,由此更了解婦女確實有許多問題存在。
因此,總統指出,家庭內的工作不應有性別之分,工作場所的工作,也不應因性別有不平等待遇。兩性之間只有生物性的不同,在社會角色的分工上,不應以性別來區分,如此,兩性平權才不會是口號。
目前在社區當義工媽媽的蘇美智認為,男性若仍有過去父權社會的思想,容易造成家庭關係的緊張,婚姻的不穩定,離婚往往是女性擺脫社會壓抑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此,她問總統:如何為二十一世打造「新好男人」的標準。
總統說:妳的問題相信是婦女同胞所共同關切的,也是很有意思的問題。總統表示,有關「新好男人」的標準很難訂定,每個家庭不同,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破除傳統性別角色觀,使男性願意幫助太太、擔任家務工作。總統並提出一個「雙贏」的性別角色分工觀念,供大家參考。他說,男人不要堅持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事實上,男人也有虛榮心的,由夫妻共同分擔「賺取麵包」的角色,也共同分享「參與家務」的樂趣,「我是這樣過來的,當太太生孩子時,幫助太太洗尿布,又如吃完飯後,不看電視,可以幫忙洗碗」。如此,變成新好男人就有希望了。女性要協助男人改變觀念,促使男人改變「做家事和照顧小孩是女人的事」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不過,婆婆還在時,較不願看到兒子洗碗、洗尿布的事,但這是觀念問題,現在家庭夫、妻、小孩都應相互配合。
總統接著表示,就近程策略來說,媽媽和孩子要聯合起來,鼓勵爸爸參與家事,主動邀他一起做,做了,就多給他肯定和愛的鼓勵,讓他感受到和太太一起做家事或陪孩子,獲得了很大的滿足感。男人不做家事,有時是太太寵出來的,因此,婦女同胞首先要調整觀念,不要把家務全部包攬下來。另外,年輕的女孩,也可以利用談戀愛的階段,要求男朋友答應婚後參與家務,「這時要求,容易多了」。
至於長遠的策略,總統進一步指出,媽媽對於男孩、女孩都要同等對待,要求他們同樣幫忙家事,從小建立男孩子做家事的觀念和習慣。現在,學校的家政課,男學生也要上了,這是很正確的,老師要特別強調男女共同分擔家務的觀念,這樣就能逐步調整傳統的觀念,達到家中兩性平等的目標。
不過,總統認為,光做到家庭中的兩性平等,仍然是不夠的,這只能減輕婦女的部分家事負擔。總統隨即請大家就婦女的感受和需求,談談還有哪些措施或做法,可以協助調整婦女的社會角色?
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高鳳仙表示,就她所知,在台灣,女性在事業與家庭兩難的衝突下,婚前有工作的女性有三分之一會選擇放棄工作,辭職在家。這是許多女性不得已的選擇。
高鳳仙並以女性個人角度表示,婦女首先要認清自己適合做怎樣的女性。一般碰到事業與家庭兩難的情況下,女性大都面臨不同困難。
她說,有一類的女性認為自己不適合在工作與家庭兩難中,堅持維持多元角色,而以暫時中斷工作的方法,在家協助家庭角色的達成,包括養兒育女,等小孩長大些再走出家庭,進入就業市場。
她並說,也有部分婦女放棄職業,這一類女性認為家庭第一,也是女人的天命,加上二度就業不易,就放棄再就業的念頭。
此時,目前擔任文山區萬芳社區義工的林秋蓮則請教總統,政府和社會應如何協助婦女乃至整個家庭來照顧如幼兒、老人等相關問題。
總統說,過去我們把幼兒托育或老人照顧,視為婦女的問題,或個別家庭問題,應由婦女或個別家庭自己去解決。這個觀念對於建立兩性平等的社會是一個阻礙,同時也不符合民主社會所必須強調的社會責任觀。
總統指出,他比較支持一個觀念,那就是「家庭照顧也是社會共同的責任」,也就是政府和社會都有責任協助家庭,解決家庭照顧問題。這就是他再三強調的「要做好社會安定、社會福利工作,以建立公平正義社會」的基本精神所在。
總統表示,我們要建構一個完備的社會支持網路,由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民間部門共同合作來完成,政府部門應該規劃妥善的托嬰、育幼及老人安養政策。
總統並說,近年來,我們很高興看到,「回饋社會」的理念已在企業界建立了,而社會公益團體的人力資源也非常豐沛、非常成熟。例如台中豐原醫院設立的托老所,即是一個相當成功的例子,又如國民黨也成立身心障礙者保護基金會,希望能全力來照顧身心障礙者。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政府部門要加緊腳步,做好需求調整、政策規畫和資源整合的工作,才能及早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讓婦女同胞無後顧之憂,而充分發展她們的潛力,貢獻社會。
來自幼教界,現為永康市至真幼稚園園長的石錦萍則表示,她可以體會婦女在「魚與熊掌兼得」或「工作與家庭」要兼顧的痛苦,實在很需要「社會支持」。她也向總統說明,幼教政策不只是兒童的權益,更是協助現代家庭-尤其是女性,但不限於女性-所必需的國家政策。政府將來在觀念上、在做法上應該更澈底去面對這些問題,這也是倡導兩性平權的重要策略。
總統表示,他很同意石女士的說法,幼兒教育不僅牽涉兒童權益和家庭權益,也是解決婦女兩難困境,落實兩性平等的重要課題。他指出,幼兒教育更是奠定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工程,從國家永續發展的觀點來看,政府必須擬定完善的幼教政策。目前,幼教團體提出發放「幼兒教育券」的訴求,政府相關部門已在評估中,未來,更重要的是,建構完善的幼兒養護、教育體系,提供國家的幼苗良好的成長環境。
針對婦女與社會單元,主持人黃昆輝首先表示,婦女和家庭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女性和大社會的關係也愈來愈密切,例如,有百分之四十五點八的女性投入就業市場,而且女性參政的比例也愈來愈高,在各級民意代表中,女性約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這些數字顯示女性在社會中所占的重要性,現在更重要的是,社會應進一步提供女性一個公平的發展機會與環境,讓女性能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上和男性一樣地擁有自我發展的天空。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表示,上回憲法增修條文修改時,有關各政黨對婦女參政比例的保障,也就是所謂的「四分之一條款」並沒有獲得通過,相當多的女性不免感到失望。未來修憲時,是否可能再考慮此項保障女性參政的條款呢?
總統表示,他一向支持女性的參政權,這是婦女的基本人權之一,我們知道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參政結構當然更要重視婦女的代表性。女性最能了解女性,也最能反映女性的需要。在國家決策中,女性是絕不可缺席的。他支持各級民意代表,政府部門中的高階主管,都應有更多的女性代表。上回修憲時,「四分之一條款」沒有通過,他覺得相當可惜,希望明年國民大會修憲時能朝這個目標邁進。
總統並說,其實,他相當支持女性和男性一樣擁有政治參與的空間。早期,他在台北市長和省主席任內,重視女性人才的任用,提拔多位女性為一級主管。這樣做,主要是想給予婦女開發潛能和公平參政的機會。
擔任訊連科技負責人的張華禎指出,企業職場上有許多優秀的女性,但她們不知道除了家庭外,對社會也可有很大的貢獻,而自我設限了成長空間,不敢承擔大任。她希望能從學校教育開始做起,讓兩性平權之觀念,從小札根。
她也建議政府在制訂婦女福利政策時,需以較宏觀全面的角度來評估,不要使婦女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例如禁止女性夜間上班及勞基法的產假彈性不足,這反而降低了婦女被聘任的機會。因企業講究成本計算,當婦女的聘用成本過高時,一是企業減少任用婦女,二是女性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與男性平等競爭!她一直覺得女性的能力並不亞於男性,對社會的貢獻也不輸於男性,我們應該提供兩性公平的發展機會和環境。例如修憲中的「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就是其中一例。另外,女性也要提升自己的社會參與意識,建立自己的工作信心,兩者相輔相成,女性在政治和職場上才能嶄露頭角。
總統認為,女性的教育問題,需要再思考。最近,他曾接見一批我國參加奧林匹亞數學、物理、化學、資訊競賽得獎的青少年學生,但是令人訝異的是,其中並沒有女同學。
總統說,昨晚他收到來自美、日的科學雜誌,其中也提到女性科技人才的問題。他認為,女性的角色是不是被侷限了,例如老師多是女性,而科技人才多是男性,事實上,這種分法是不恰當的。
總統說,就現階段而言,兩性平權教育確實有待加強。不但學校要加強實施,父母的觀念也有調整的必要。學校除了要充實教材,採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外,老師要特別重視這項教育工作。其實,現在中小學老師,女性占多數,只要老師重視,不難落實。至於父母方面,有不少媽媽還是抱持「重男輕女」的觀念,父母應平等對待兒子和女兒,才能從小培養兩性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的觀念。從教材中,老師的觀念態度上、家長的教育觀念上,從小培養兩性的正確觀念,使女性在生涯發展上有正確認知,使男性在社會角色了解上也沒有性別偏見。改變傳統性別角色觀,也提升兩性平等社會參與機會。
總統對於婦女的就業環境一向關心,在會中,總統就詢及大家對於就業機會有何意見。
從事建築的洪黛芬表示,在職場上,已有許多傑出女性,無論在營建、科技、藝術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現,但她覺得實質的兩性平等工作權利及待遇福利還是很不平等的,她並提出幾點意見就教於總統:
一、總統曾經開風氣之先極力提拔女性部會首長及主管,對女性有莫大鼓勵,因此,最好能立法保障比例較低的性別(通常是女性),有充分參與工作的機會,規定員工性別比例。
二、女性母職角色的關係,懷孕、育嬰期間,應給特別工作保障,更不應給予考績、升遷、雇用上的歧視待遇。
三、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給女性,使女性和男性同享工作權益。
任職於漢翔飛機製造廠的王玉霜則表示,女性平均薪資約為男性三分之二,女性主管人數約為男性主管的八分之一,女性仍然是職場上的弱勢,還不能和男性擁有公平的機會。以前職場上有禁婚、禁孕條款,現在雖然幾乎不再存在,但是性別歧視,不利女性雇用、升遷、考核、福利、甚至資遣的情形,仍然普遍存在。
總統說,剛剛的具體數字說明我們婦女就業還是未獲公平待遇。他認為,政府應儘速擬定一套保障兩性公平就業機會的法令,使女性能夠擁有一個沒有性別差別待遇或性別歧視的工作環境。總統表示,美國在六O年代就有兩性平等法,日本、韓國八O年代末也提出了兩性機會均等的法案。因此,正邁向已開發國家的我們,更需要類似的法令。
與會婦女都相當感謝總統對女性工作權的重視,台北市警局法規室主任湯明珠指出,事實上,女性除了家庭及工作外,最關心的莫過於人身安全。
台中市議員林佩樂也說,現今社會治安不好與婦女生活品質偏低,政府應負最大責任。
總統說,婦女的人身安全確實是女性最關切的問題,他也相當注意。去年,他特別指示在座的黃秘書長籌開「社會治安諮詢會議」,建立現代化的警政制度與刑事政策,以及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維護網,來改善社會治安。其中,他覺得建立「社區安全維護網路」尤為重要。此外,行政院已經制訂婦女人身安全政策,以整合各部會對婦女暴力的預防及處置工作,行政院也成立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來督促推動這項工作。總統表示,政府最近提撥十億元作為女性權益促進發展基金,其中部分將作為推動婦女人身安全之用,「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努力去作的」。
不過,總統認為,人身安全不只是公共領域的問題,婦女在家庭中也應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例如,婚姻暴力、性暴力等等,這對女性的傷害很大。
總統說,去年,我們通過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今年,包括在座的高鳳仙法官在內的許多婦女團體工作者以及立法委員的努力之下,也通過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目的都是為保護女性,目前已依法陸續在基層設有相關婦女服務組織。
總統指出,女性們若碰到這些問題,要勇於向外求助,包括利用各縣市成立的婦女服務機構,性侵害防治中心等,千萬不要獨自躲在黑暗的角落。
總統並強調,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教育著手,包括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或社區教育,建立一個具有兩性平等觀念,尊重女性的社會。
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校長戴禮明表示,除了婦女人身安全之外,國家應致力於提昇婦女生活品質,使婦女終生學習,提升婦女在學校、家庭中的溝通角色及親職教育能力。
高雄醫學院護理系講師劉雅瑛則建議加強宣導功能,並提供就近可及的社區醫療服務網,去除提升婦女生活品質的障礙。
總統相當支持她們的看法。他說,終生學習影響個人的發展非常深遠,目前教育部正積極在推動終生教育。今後,將可供國人更多的進修機會。對於女性同胞,則應根據婦女的特別需求,協調學校及社會機構,提供適合的學習課程,例如,子女管教知識,是婦女感到迫切需要的,教育單位就應普遍開放親職教育課程;又如女性生涯潛能開發、生活壓力管理或其他專業成長課程,對婦女的學習成長有所助益的,就應善用現有資源,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
至於女性健康方面,總統認為,我們也需加強研究、宣傳,提供婦女充份的保健資訊與便利的社區保健醫療服務。最根本的,要釐訂完善的婦女健康政策。
談到婦女與人文關懷單元時,從事園藝的潘秀欽請教總統現代婦女除了家庭與工作之外,如何追尋自我?生活目標應如何定位?
總統表示,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在全方位發展過程中,大概要具備下列幾項特質:
一、追求一個知識的我: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資訊化的社會,當然要把自己準備成知識資訊化社會的一員。
二、追求一個肯定的我:二十一世紀的女性應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選擇所愛,愛所選擇。
三、追求一個關懷的我:二十一世紀的女性關心的不再只是個人或自己的家庭、工作,而更應該是關心整體社會的品質。因此,關懷社會、堅持公義是必要的。
台大研究生顏瑞儀則請教總統應該如何讓婦女有更多的機會追求自我心靈的成長,擁有更成熟的人格?
總統說:二十一世紀的女性應朝多元發展,甚至全方位的發展,不要只侷限於家庭生活或自己的工作崗位;要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拓展個人的人生體驗。「不過,我這麼期許女性,事實上,男性也是一樣的」。例如,在家庭與工作之外,可以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社區發展工作或政治活動。
總統表示,他常鼓勵國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志願服務不但有利於社會,也對個人的自我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又可獲得精神上、心理上的滿足,可以提升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另外,社區發展工作也是一項利人、利己、利社會的有意義工作。參與社區工作,可以改善共同的生活環境,減少青少年問題和社會犯罪問題,同時也可以藉社區參與,磨練自己的能力,培養未來參政的實力。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工作。
總統進一步表示,社會也要協助女性獲得全方位發展的機會,使女性們擁有更多機會追求成長,擁有成熟人格。這些協助的方式包括各種成長團體、婦女資源中心、婦女成長學苑、婦女服務機構的成立,都是必要的。另外教育部推動的終生教育和企業界舉辦的在職進修,也應適時提供女性心靈成長、人格形塑、氣質變化的相關課程。「政府與民間一起來協助女性順利拓展一片天空,是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
義工薛淑卿、輔大教授蘇諼在座談會最後請教總統對女性在二十一世紀的期許。
總統說,二十一世紀不應僅以「科技掛帥」,也不該只追求經濟的成長、物質的滿足或政治、教育、司法的改革,而應該更重視精神生活的充實與心靈境界的提升。他提倡心靈改革,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我們能建立精神文化與物質文明均衡發展,充滿人文關懷的溫馨和諧社會。這樣的社會才會穩固,社會發展才會平衡,也才能夠長長久久,永續進步。
總統進一步指出,女性有柔性的特質和關懷的愛心,女性的參與可以發揮溫暖人心的作用,帶動「人性關懷」的社會風氣,扮演溫情的活水泉源。他感到非常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們的社會就是有許多有愛心、有熱忱的婦女同胞,投入社會公益事業,發揮淨化人心的力量,才能阻止社會風氣的惡化。
總統覺得女性同胞可以積極扮演列下列的角色:
1.充滿人性關懷的工作角色。
2.充滿服務熱誠的志工角色。
3.充滿愛心溫暖的母親角色。
4.堅持社會理想的正義角色。
總統相信,婦女同胞充分發揮這四種角色功能,對創造人文關懷的溫馨社會,一定有莫大的貢獻;他也希望,中華民國二十一世紀的女性都能以此自我期許。
最後,總統並以「調適自我,肯定人生」為題,為這次座談會作結語。
總統結語內容為:
兩個小時,我們談了許多婦女關心的議題,也討論當前的婦女政策。雖然因限於時間,不能讓大家暢所欲言,各位應該還有許多寶貴的意見,來不及發表。但是,登輝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討論,感受很深,收穫也相當的多。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大家對婦女相關議題日益重視,兩性平等的理念已在我們的社會生根,有關婦女權益保障的法令逐步建立,至於育兒、養老等「社會支持體系」也在日漸改善中。跟過去比起來,現在的婦女已有較寬廣的發展空間,也有許多婦女朋友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嶄露頭角,擔當重要職務,並且有傑出的成就,對社會有非常卓著的貢獻。但是,距離建構一個兩性平等的理想社會,我們無論在法令上或措施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同時,在觀念上,無論男性或女性,均有須加檢討調整的地方。
我們在建構兩性平等的現代社會過程中,固然需要及早修訂完善的法令,落實相關措施,建構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但是,兩性平等不能僅靠法律來保障,或只靠政策來維護。兩性之間要達到真正的平等,須有正確的觀念作為基礎,也就是男女雙方內心要真誠對待,彼此關愛,相互尊重。在家庭如此,在社會也是如此。惟有建立在「真愛、關懷、尊重」基礎之上,兩性平等的法令與制度,才能真正落實,才會穩固。
今天,我們要破除不合時宜的傳統兩性觀念,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除了加強教育與宣導之外,男性和女性都必須自我覺醒,重新體認兩性之間的關係。兩性應共同體認「家庭是夫妻相互結合而成的,社會是男女共同組織而成的」,但是任何一方都還是「自主」的個體,並非從屬關係,也無尊卑之分。男女雙方雖有天生稟賦的差異,但可相輔相成,而且協助對方自我成長,對整個家庭和社會都有助益。
大家想一想,女性占人口的一半;過去被長期壓抑的一半人力資源,若能充分發揮,對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應有多大的貢獻?尤其,女性具有一種十分可貴的柔性力量。這種柔性力量,正是當前人類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在男性主導的社會,充滿高度的競爭性與掠奪性,雖有促進發展之功,但難免帶給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不小的破壞力。若能大量投入女性的柔性力量,來調和男性的剛性力量,對人類福祉的增進一定有很大的貢獻。最近幾年,國際上也開始重視若干柔性的議題,如生態保育、環境保護、教育品質、貧民救濟等,即得力於婦女界的熱心參與。在國內也因許多熱心的婦女投入環保、教育、兒童、老人、殘障及青少年等工作,今天我們在這些方面才能有長足進步。
現在,我要特別強調的,就是婦女的自我覺醒,傳統婦女常抱持「犧牲奉獻」的精神,為丈夫、為兒女、為家庭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這種精神實在可佩,也一直為人稱頌。但是,「自我成長」與「奉獻」並不衝突。其實,現代婦女並不需要為了奉獻而犧牲自我;追求自我成長,以更充實的能力,更成熟的人格,對家庭或社會,必能做出更大的貢獻。本人希望婦女同胞要勇於追求自我成長,自我實現。這是我要特別提出對二十一世紀台灣現代女性的期許。
當然,這個期許的實現,也有賴我們男性同胞對兩性關係的重新認知,給予女性同胞的支持。同時,政府也須釐訂適合時宜的現代婦女政策,落實相關措施,提供婦女有力的支援,及公平發展的機會與環境。
最後,登輝要告訴大家,我在任期內致力推動各項改革,倡導心靈改革,其目的就是希望能為國家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期待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締造一個精神文化與物質文明均衡發展的和諧社會,這也就是我常提到的「第二階段台灣經驗」。本人希望我們的男女同胞都能體會兩性平等的真諦,建構「真愛、關懷、尊重」的兩性平等和諧社會,讓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同胞充分發揮潛力,共同締造「第二階段的台灣經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