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3月05日
總統與苗栗客家鄉親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葉菊蘭、苗栗縣縣長傅學鵬陪同,在苗栗縣與客家鄉親茶敘,傾聽民眾心聲。總統表示,他是客家人,他以客家人為榮。
  茶敘前,總統先至玉清宮上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後在玉清宮旁公園榕樹下與當地客家鄉親話家常,並與高齡一百零一歲的吳玉河老先生唱客家歌同樂。而鄉親們也提出包括在苗栗縣成立國立大學、教改、觀光事業發展、客家傳統文化建設及勞基法等問題,總統隨後則一一答覆。
  總統首先告訴大家,他的祖籍福建省詔安縣是百分之百的客家庄,他雖然不會說客家話,但請了老師,希望不但能夠學好客家話,還要會唱客家歌,他相信總有一天,他一定能夠學好客語,因為只要有心,再難都一定能夠學會。
  總統進一步指出,「阿扁電子報」將於明(六)日改版,基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者是客」的想法,新增「客來斯樂」單元,要每個星期教大家一起學講客家話,認識客家的人、事、物,除代表不忘本,也是對語言平等的提倡。此外,還有「阿扁行腳」新單元,要將他上任二年多以來,走遍台灣全國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市的心得與觀察介紹、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更了解台灣,更愛台灣。
  有關在苗栗縣設立國立大學一事,總統表示,儘管政府政策是不再設立國立大學,但不能因此漠視苗栗縣縣民的權益,以及教育資源平衡問題,所以教育部輔導國立聯合技術學院改名為聯合大學籌備處,於去(九十一)年六月成立,希望能於新學年度招生,讓苗栗縣民眾美夢成真。而在設立客家(義民)大學部分,政府已先自九十二學年度起,在國立中央大學成立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然後再朝客家學院、客家大學的目標邁進。
  對於北部客家文化園區設立地點,總統也明確表示就在苗栗縣,並請葉主委、傅縣長全力配合、推動。
  針對教育改革的問題,總統則再次強調,教改是非常重要的,執行中如果產生問題就值得加以檢討、改進,這是政府的責任;教改是正確的路,但假使得不到老師、家長與學生的支持,則很難成功。所以,他多次要求相關單位傾聽基層的聲音,尤其是基層教師的心聲,也惟有老師的支持,才會得到學生的支持,家長也才會支持教改工作。
  此外,總統說,經濟發展也不能犧牲勞工的權益,在國際經濟景氣走下坡之時,我國勞基法通過二星期八十四工時案,很有魄力,但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所以政府現正積極進行修改勞基法條文的工作,要以彈性工時、夜間、女性工作時間等措施來補八十四工時的不足,讓經濟發展與勞工權益間找到平衡點。
  總統最後並感謝苗栗鄉親關心他的身體健康情形,也希望大家今後仍然能夠不吝指教,以做為他進步成長的重要動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