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9月22日
總統府舉行第十八次介壽館音樂會
誠如李總統登輝先生在今晚的介壽館音樂會致詞中所說:「音樂是沒有國界之分的世界共通語言」,一群由中華民國、日本及巴拉圭年輕音樂家,在第十八次介壽館音樂會中,精彩的演出,不但對音樂無國界作出做好的詮釋,同時也贏得全場與會賓客的滿堂彩。
為了配合「第十九屆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音樂節」在台北舉行,第十八次介壽館音樂會特別演出紐西蘭、日本、香港、菲律賓、南韓及中華民國等國與會作曲家具代表性的作品,賓客則是邀請來華與會的重要幹部及亞洲各國駐華經貿代表。今晚的音樂會可說是一場以亞洲為特色的音樂饗宴,意義非凡。
音樂會是於今晚七時卅分在總統府介壽堂舉行,總統在致詞時也期盼,透過音樂的傳達,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達到淨化心靈的目的,促進人類的和諧與幸福。
音樂會首先由鄭伊晴的大提琴及葉綠娜的鋼琴,詮釋我國作曲家馬水龍的「隨想曲」,這首作品主要描寫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片段回憶,全曲共分四段,開始的沉思是以慢板樂句導出,接著進入活潑、歡樂的快板,然後夾雜著無限的憧憬,最後則是以淡淡的傷感,深刻表現出作者對逝去歲月的傷感,全曲一氣呵成,令人勾起無限遐思。
接著由宋威德的低音單簧管及鄭伊晴的大提琴,演奏紐西蘭作曲家丹妮絲.荷佛的「鐘聲為誰響」。這是一首以短曲調為中心的作品,歌頌為世界和平正準備隨時犧牲生命的人們。
上半場另兩首樂曲分別是日本三枝成彰的「三絃和箏二重奏」,以及香港作曲家林迅的「字戀狂」。「三絃和箏二重奏」主要表達異於日本傳統的優雅簡潔風格,改以現代的曲風,重新賦予三絃與箏新的生命活力,這是由專程來台演出的西瀉昭子與黑尺陽子所詮釋。另外一首「字戀狂」則是由台北市立國樂團的李英負責指揮演出,以室內國樂形式,來詮釋中國傳統書法之美,聽來令人印象深刻。
下半場首先安排了菲律賓作曲家荷西菲諾.托雷多的「祈禱者」,這首曲子由中音長笛江淑君、大提琴鄭伊晴及打擊樂吳思珊聯合擔綱演出。另一首類似的曲目「祈禱」,則是泰國作曲家艾克.恰若尼的作品,這是一首具有佛教風味的泰國式「祈禱」,由我國的吉他好手葉登民及巴拉圭的羅伯特.薩亞斯聯合演出,兩首「祈禱」都具有東方風味,異中有同,同中有異,饒有趣味。
另外一首南韓作曲家李燦解的作品「小提琴獨奏」,則是由我國知名小提琴家蘇顯達來詮釋。主要表現由無數個「點」所組成別具新意的「線」,這是一首極前衛的作品,令人對小提琴的複雜演出技巧,有耳目一新之感。
最後壓軸好戲則是演出我國作曲家許常惠的「台灣組曲」,作品包括四首台灣民謠:「百家春」、「草螟弄雞公」、「五更鼓」及「農村曲」。許常惠的作品,使傳統音樂的重新再出發找到了新的方向,而這首組曲與馬水龍的「隨想曲」,前後輝映,也為這次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主題-「亞洲音樂的新發現」,作出最好的詮釋。
音樂會結束後,總統並親自頒贈紀念牌給今晚演出的作曲家及音樂家。隨後,總統伉儷也在會客室接見這些貴賓,再次對他們的完美演出,表示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