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8月21日
總統接見八十七年模範公務員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強調,公務員是國家的公務員,都是經過國家的考試而進入政府機關服務,公務員的權益更是一致的,都受到國家法規的保障,因此,政府對公務員的照顧,絕無中央、地方的落差。
總統表示,他了解政府要進行台灣省精省措施,推動政府再造之際,部分台灣省員工心理的疑慮,但是,「本人必須要再一次強調的是,政府對於公務員權益的保障與照顧,都是相同的」。
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八十七年模範公務員並聽取他們的意見,作了以上表示。
內政部警政署署長丁原進、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蔡碧玉、台灣省政府環境保護處科長蕭清朗、金門縣政府教育局督學陳金文、台北市政府秘書處專員楊登仕及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組長吳義隆等,代表全體模範公務人員,向總統表達意見。
丁原進在建言時表示,身為警政署長,他首先要為警察大學最近的招生考試弊案,傷害了警察的形象及士氣乙事,表示慚愧。
但他也強調,警政署有決心、也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將對警政體制做徹底的檢討及改革,或許此時,對全體警察而言,是項危機,但也是轉機。
總統在回應丁原進的看法時表示,警大招生考試弊案對警察同仁而言,的確已造成傷害,但誠如丁署長所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希望警察大學可以藉此機會,針對體制上的缺失加以改革,以建立警察的良好形象。
總統也指出,過去發生許多重大刑案,各檢警調系統都對監聽權問題產生不同看法,也突顯出跨部會間的協調與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不過,總統說,這種爭執是不必要的,因為民眾關心的是案子破了沒、治安的好與壞。
總統並且指出,隨著環境的演變,威權時代的家父長制已經過去,在現代文官制度底下,公務員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依法行政,也就是法律不能用在私人用途上;但是所謂的「依法行政」,並不是指要公務員拿法律去阻絕民眾的需求。
此外,總統也指出,我們的法令有許多需要鬆綁,因為公務員現在最怕的就是「圖利他人」,於是做起事來礙手礙腳,這種觀念一定要改。
省府環保處科長蕭清朗則在建言時,代表省府員工指出,對於精省問題,省府員工都普遍支持政府再造、提升行政效率,但是在精省的過程中,他建議中央政府應該多聽聽省府員工的心聲,才能讓省府員工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總統則強調,公務員是國家的公務員,都是經過國家的考試而進入政府機關服務,公務員的權益更是一致的,都受到國家法規的保障,因此,政府對公務員的照顧,絕無中央、地方的落差。
總統表示,他了解政府要進行台灣省精省措施,推動政府再造之際,部分台灣省員工心理的疑慮,但是,「本人必須要再一次強調的是,政府對於公務員權益的保障與照顧,都是相同的」。
總統也舉出「公共財」這個概念,來說明公務員在處理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土地、空氣等公共財的爭議時,應依法執行、依法處理,那麼一切問題都可以順利解決;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應向民眾多加宣導,並保障民眾的權益,才能使爭議減到最小。
隨後,總統於致詞時,除感謝在座的模範公務員長期堅守崗位、犧牲奉獻的精神外,並期勉他們繼續努力,帶動風氣,共同為建立高效能的廉潔政府,和推動跨世紀的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總統表示,半個世紀以來,中華民國在台灣,突破環境的限制,開創民主、自由、富裕的現代化社會,締造了舉世肯定的「台灣經驗」。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我們擁有許多高素質的公務人員,長期堅守崗位、犧牲奉獻推動國家建設才有所成。
總統指出,公務員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對政府的要求愈多,公務員的責任也愈重大。面對快速變遷的新社會,公務員如何落實政府施政理想,創造人民更大福祉,是大家必須努力以赴的目標。
總統並提出三點意見期勉所有公務人員:
首先在觀念上,必須建立為民服務的態度。政府一切施政,都必須從民眾的思維出發,保障民眾權益,才能真正貼近民意的脈動,體現「全民政府」的民主理念。
其次在作法上,必須以公平正義為前提。這些年來,我們推動民主改革,普及社會福利,進行經濟建設,都是為謀求民眾福祉,發展公平正義的社會,建立公平正義的國家。希望全體公務人員都能切實體認,貫徹實現。
另外在行動上,必須作改造社會風氣的先鋒。公務員是社會的中堅,也應作人民的典範。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上和工作上,落實民主理念與法治精神,發揮影響力,建立精神與物質並重的文明社會。
總統最後勉勵在場所有模範公務員繼續努力,帶動風氣,共同為建立高效能的廉潔政府,和推動跨世紀的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今天獲接見的有總統府科長金慧霞及各中央機關模範公務員計五十八人,考試院長許水德、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銓敘部長邱進益、考試院秘書長吳挽瀾、總統府副秘書長黃正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魏啟林等也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