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7年06月26日
第十七次「介壽館音樂會」
  第十七次「介壽館音樂會」今晚舉行,由鋼琴家衣慎知、大提琴家簡碧青及由林克昌先生指揮的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共同擔綱,李總統登輝伉儷與所有應邀來賓,享受了一場為時九十六分鐘的古典音樂饗宴。
  音樂會是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總統府介壽堂舉行,應邀的來賓中除了連副總統伉儷等政府首長外,總統也特別邀請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原住民音樂、客家歌謠的推廣人士,以及科學界、原住民、國統會委員、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得獎的高中學生,以感謝他們在社會不同領域的奉獻與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所有貴賓的蒞臨。他表示,音樂是最感人的藝術之一,不論古典或流行音樂,經由創作者賦予動人的音符,配合悠美的旋律,透過演出者淋漓盡致的演出,讓聆聽者心曠神怡,感動心靈。總統認為古人所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是對音樂感動人心作了最佳詮釋。
  總統也感謝鋼琴家衣慎知、大提琴家簡碧青、指揮林克昌及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參加這次的演出,他並祝福他們能在國際樂壇上綻放更耀人的光芒。在總統致詞後,音樂會隨即揭開序幕。
  首先由林克昌指揮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演出羅西尼所作歌劇《在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郎》序曲。慢板序奏中,雙簧管旋律展現了抒情;快板樂段的木管樂段,表現極為活潑。在此一樂段中,感受到充滿詼諧的氣氛與戲劇性的情感表現,而情緒激動的結尾更是扣人心弦。
  緊接著由鋼琴家衣慎知演出貝多芬的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這是一首規模龐大的樂曲,沈靜之中,涵蘊著無比雄渾的內在潛力。與貝多芬其他協奏曲作品比較,這首樂曲直接由主奏鋼琴率先呈現,在第二樂章結束的地方,不停而直接進入第三樂章,的確是協奏曲上的新嘗試。
  衣慎知以具有花奏性格的音形,自由地伸展,追隨著管絃樂向前推進,顯得燦爛華麗;進入第二樂章後,絃樂群與主奏鋼琴一面交互對話,一面惺惺相惜,安靜地進行;至結尾處,主奏鋼琴再度揚起,形成高潮,將速度轉成急板,全曲至此一氣呵成。
  下半場分別安排了海頓的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及孟德爾頌的A大調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曾被世界大提琴泰斗Pierre Fournier讚為﹁數十年僅見的大提琴奇才﹂的簡碧青,將這首有著清純、歡愉氣氛的洛可可式平衡與美感,完全展現。第一樂章有著巴洛克式的結構,由管絃樂的前奏將主要旋律及主題演奏出來,結束前由獨奏大提琴隨性展技,樂章在樂團的尾奏中結束;第二樂章則是一段叫人難忘的抒情旋律,和前後樂章的陽剛性格形成對比,這也是海頓早期作品中特有的旋律美感。進入至末段時,樂曲經由簡碧青靈巧的左手運指、快速運弓下,展現出大提琴在高、中音域上誘人的一面,使在場來賓感覺到,餘音迴盪,久久不散。
  最後壓軸演出的是交響樂團。樂團為展現具有義大利民族風格─歡愉、熱鬧,特別在羅西尼及孟德爾頌的作品中,選出兩首樂迷耳熟能詳的樂曲,作為開幕曲與結束曲;而在這首孟德爾頌的作品第四樂章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以「薩塔雷洛舞曲」為中心,熱鬧、歡愉的氣息,讓人感受到有如置身在羅馬狂歡節時的歡欣鼓舞氣氛中。今晚的音樂會,就在這忘我的歡樂氣氛下,畫下圓滿的句點。
  指揮林克昌毫無疑問的是今晚的靈魂人物。他的指揮動作準確、自然、風格雋永;當音樂來到激昂處,他奮力揮舞手臂,豪氣萬千;而轉至細膩、低迴處,他柔如棉絮的雙手,在空中飛舞,整個人與音樂融合為一。
  音樂會後,總統並親自頒贈紀念牌給參加今晚演出的音樂家及交響樂團成員代表。隨後,總統伉儷也在會客室接見演出者及家屬,再次對他們今晚完美的演出,表示誠摯的謝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