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6月06日
副總統參加大華技術學院校慶、畢業典禮暨新建商學大樓落成剪綵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前往新竹縣,參加大華技術學院校慶、畢業典禮暨新建商學大樓落成剪綵,並以「打造科技島,迎接新世紀」為題,應邀致詞。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大華技術學院升格後的第一次校慶,本人的心情和大家一樣的振奮,因為這不僅是大華的一大步,也是我們科技教育的一大步。大華創立於民國五十六年,從農專、工專、工商專一直到去年升格為技術學院,其實也象徵了台灣經濟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這個過程中,陳董事長、林校長、各位老師,都發揮了積極辦學的精神,才能通過教育部嚴格的評鑑,本人表示敬佩之意。
公元二○○○年已近在眼前,能夠站在世紀之交,觀察世紀交替的種種變化,是非常難得的機會。雖然大家對二十一世紀有很多期待,希望這是一個沒有對抗、沒有蕭條、沒有恐懼的新時代,但我們也必須正視新的挑戰與更激烈的競爭。許多學者專家已經指出,二十一世紀來臨時,世界各國都必須面對以下的挑戰:
一、全球化的挑戰: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開放、全球化的時代,無論是一項政策的擬訂或是一種新產品的開發,都要考慮全球的發展趨勢以及國際流通的標準。貿易自由化的結果使得智慧財產權的掌握更形重要。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以及國際科技合作參與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
二、永續發展的挑戰:生態與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各國均強調「永續發展」的理念,不能自外於「地球村」的一員。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在巴西召開「地球高峰會議」,通過以「廿一世紀議程」做為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行動綱領,並簽訂「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這個趨勢可能對產業發展與貿易形成一種新的要求、挑戰,也是「障礙」,但對科技發展而言卻也強調了一個新的領域與責任。
三、資訊科技的挑戰: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Internet)的發展使得人類向全球資訊化社會邁進一大步。古語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幾乎每個人都能知天下事,還能做天下事。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資訊通信網路建設落後,就會嚴重影響國家競爭力。當然,資訊網路社會將引起人文、倫理與法律配合調適的問題,是未來二十一世紀另一項重要的挑戰。
四、生物技術的挑戰:從試管嬰兒到複製羊的誕生,生物技術已成為大家矚目的新焦點。它的發展對農業、醫藥衛生、環保等各方面的影響極為重大,也將是人類追求永續發展最重要的科技領域。生物技術產業有無窮商機,是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所不能忽視的產業,也是中華民國發展的重點。
二十一世紀來臨時,我國國民所得接近一萬八千美元,毫無疑問地將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今年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公布的競爭力排名,我國從去年的二十三名上升到今年的十六名,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更從八十三年的二十名上升到去年的第七名。排名的進步,是政府與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我們沒有自滿的條件、鬆懈的理由。為了在二十一世紀在國際社會中揚眉吐氣,為了我們下一代能在更優勢的條件下迎接競爭,本人在行政院院長內就不斷強調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也以建設台灣成為「科技島」作為大家努力的目標。因此,本人當時積極主張讓合格的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此外,更通過了「科技發展白皮書」,訂定「科技基本法」,設置「國家資訊通信基礎建設」推動小組及「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並分別核定其推動方案,同時將「行政院氣候變遷指導小組」改制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最近蕭院長更進一步責成相關機關提出「建設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這些行動都表示了政府對科技發展的認知與重視,希望結合教育改革方案的推動,引導我國於二十一世紀邁入嶄新的發展境界。
科技發展經緯萬端,尤其我國投入研發的資源雖然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每年將近有五十億美元之鉅,但就全世界研發總投入而言,尚不及百分之一、二,必須慎選重點,同時著重運用國際合作,再加上教育、財經、人事主計等措施的妥善配合,才能不斷累積進步,使研發結果得以有效提高國家總生產及應用於國計民生。綜而言之,本人以為以下各點是我們邁向「科技島」必須努力的方向:
一、持續支持科學技術發展:公元二○一○年前政府相關研發支出每年以百分之十以上成長,同時繼續以租稅金融措施鼓勵民間企業投入研發。除產業發展相關科技外,對基礎研究、人文科技及永續發展有關之醫療衛生、能源、水資源、環保與防災等科技領域應適度重視。
二、科學園區與智慧型園區之建設:台南科學園區及新竹科學園區擴建計畫均已定案,應按進度完成,作為主軸;同時政府已規劃在科學園區、都會區及工業重鎮附近設置二、三十座智慧型工業園區,其中半數以上將鼓勵民間投資開發經營;科技島的架構已然形成。
三、大專院校研發與科技產業關係之加強:科技基本法通過後,政府支持大專院校研發所獲智慧財產權可以授予學校及其發明人,同時對科技人員進用、交流及羅致將更有彈性,對產學關係之加強有絕對幫助。
四、政府技術性機關(構)能量之釋出:行政院已通過﹁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電腦作業整體委外(Outsourcing)辦法﹂。可以逐步仿效澳洲、英國、美國等國家經驗加以推動。整體委外對於電腦作業之前瞻性、精減政府人員及支出、為產業界注入活力等方面均有助益。政府其他技術性機關(構)如國科會所屬單位、中山科學院及核能研究所等,均可檢討從政府分出,併入現有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或合併設立財團法人研究機構。
五、積極推動國家資訊通信基礎建設(NII):NII推動小組已就網路建設、網路教育、應用推廣、法規制訂、電子化政府、多媒體產業發展、研究發展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策定推動方案,並提出三十三項中程計畫由政府機關及民間企業共同推動中。到今年三月底網際網路之上網人口已突破二百萬人,成長極為快速。除了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外,所帶動的多媒體產業亦至為可觀。今後重點在增加優良的資訊內容,堅持電信自由化進度並重視其對人文社會的衝擊。
六、科技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科技化:第五次科技會議提出今後產業科技以生物科技、微機械、特殊材料、航太及電動車輛與電池為重點,經濟部產業輔導體系與研究發展體系宜密切配合,以促進新興高科技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新的科技與傳統工業消費性產品的結合往往能創造新的市場與商機,我們也不能忽視。
七、強化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相關措施:兩稅合一後,有些人認為租稅減免也許會對企業研究發展及投資高科技產業的誘因減弱。本人認為今後要強化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相關措施。最近財政部開放工業銀行設立是很有效的做法;其他如放寬一般銀行投資範圍,放寬創業投資事業管理並開闢其資金來源,加強行政院開發基金引導高科技產業投資及調整高科技產業上市、上櫃條件等,都是應積極推動的工作。
最後要再強調,科技化國家仍以人才為本。過去政府即使在財政十分困難之際,仍極重視教育、職訓與在職訓練方面的投資。今後由於科技與社會的變化更為迅速,為因應各方面人才的需求,我們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及職業訓練要賦予更多彈性,對在職訓練及職前轉換訓練要更加重視。同時對國際技術人才的引進條件應予放寬,使各國菁英均能參與我國科技及科技工業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它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機會。尤其是我們即將邁入科技化與現代化國家之林,目標與方向極為明確。今天在此慶祝貴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的首次校慶,我特別要勉勵各位青年朋友們,要有使命感與責任感,趁求學時打好基礎,一旦踏入社會就能掌握機會,迎向挑戰,為國家社會作出一番貢獻。謹祝貴校薪火相傳,校運昌隆,各位大華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