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5月28日
總統參加「歐洲日」晚宴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參加歐洲商務協會舉辦慶祝「歐洲日」晚宴,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本人很高興能出席今晚的「歐洲日」晚會,與各位嘉賓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紀念歐洲聯盟的重要日子。先前,本人受邀參加過兩次「歐洲日」晚宴,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今年在歐洲整合邁向另外一個重大進展的前夕再度出席「歐洲日」晚宴,意義格外不同。相信在座諸位都注意到,歐洲國家正面臨一個全新的轉捩點,單一貨幣「歐元」即將誕生,並極有潛力躍升為與美元並駕齊驅之強勢貨幣,未來勢必對全球經濟及金融體制造成重大影響。歐元的前景與歐洲整合密切相關,我們樂見歐洲經濟循序進展而且整合有成。基於中歐間日益密切的經貿關係,我國一向密切觀察歐聯「經濟暨貨幣同盟」的發展,希望新會員國能逐一加入歐聯,為塑造一個統合而強大的歐洲奠定基礎,更為亞歐地區的合作開創更美好的遠景。
在此本人要特別感謝歐洲商務協會以及各位會員多年來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貴會自從一九八八年成立至今已屆十年,各位會員不僅目睹並參與中華民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過程,在協助推動中歐實質關係的發展上更是功不可沒。
近年來中歐雙邊往來漸趨熱絡,除了經貿關係日益密切以外,在文化、學術、科技、觀光等各領域的交流活動也日漸蓬勃。雖然如此,本人相信中歐雙邊關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晚想就此提供一些個人想法就教於各位。
整體而言,經貿、投資、文化交流與科技合作是當前中歐關係發展的主軸。中歐經貿關係不僅增長迅速,範圍也有擴大的趨勢。我國與歐洲各國的貿易額自一九八七年約一百億美元增加到一九九七年的四百億二千萬美元,十年來成長約四倍,歐洲已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市場,僅次於美、日。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雖然主要集中於西歐,但是中歐與東歐國家未來發展前景看好,我們也日漸重視與這個地區的經貿往來。今日中歐經貿交流頻繁,範圍已經擴及工業、科技、投資等方面,今後我國將全力改善投資環境,加速自由化步伐,以吸引更多的歐商來台投資設廠。在此同時,越來越多我國企業赴歐洲投資,歐洲各國也十分重視我國資本市場,目前已經有多家銀行在華設置分行,並透過若干國際財經機構在華發行債券。在金融方面,中華民國有意願也有足夠的實力成為歐洲國家的合作夥伴。亞洲金融風暴讓我們清楚看見,當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自立於國際經貿體系以外,我國在此次亞洲金融風暴中雖然受到輕微波及,但是很快站穩腳步,並且基於人溺己溺的心情積極向東南亞國家伸出援手,現在正與許多鄰邦商討如何避免危機擴大,並且希望藉此建立化解區域金融危機的機制,恢復國際社會對亞洲經貿潛力的信心。我們很欣慰見到歐洲國家在這次倫敦亞歐會議當中,也對亞洲國家展開了具體的援助行動,本人認為中歐應該可以協力合作、共同研商解決此類金融問題的具體方法。
現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入會談判已經接近完成的階段,本人相信,在我國順利入會後,中歐經貿合作關係將在雙邊及多邊的架構下加速推進。
在致力增進經貿關係的同時,文化建設與交流同樣重要,這是本人最近大力推行心靈改革運動的主要原因。而對科技的進步,地球村的觀念逐漸形成,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仍然存在,以文化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更有必要。
中歐之間雖早於十六世紀即有接觸,但在早期交往過程中,曾因文化及思想隔閡造成種種衝擊。由於地理與歷史因素,雙邊文化交流尚未能積極開展。然而歐洲是西方歷史文明的發源地,也是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我國則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者,更追求創新,以發揚豐富的本土文化,雙方倘能加強文化交流將可互蒙其利。事實上,本人注意到最近多項歐洲文化藝術活動在華舉辦,很受我國民眾的好評。近年來我國民間藝術團體也紛紛應邀赴歐洲表演,顯見我藝術界的活力也漸受到歐洲肯定,尤其本年十月故宮文物將首度赴歐在法國展出,更是中歐文化交流的盛事。本人希望這些展覽活動能帶動風潮,使中歐之間的文化交流更上層樓。
今天在座的歐洲貴賓都是各國的菁英份子,本人邀請大家一起來為推動中歐文化交流盡一份心力。企業界若能出面贊助,推展文化藝術、學術研究、社團交流等文化活動,彼此交流一定可以加速進行。我們希望政府之間能在政策方面配合,以長期、有系統的方式來規劃,積極促進中歐文化交流。
本人相信,在中歐雙方均面臨轉型的關鍵階段,透過雙邊各項實質的交流,加強思想觀念的相互激盪,彼此活力與長處可以進一步發揮。讓我們心手相連,共同促進精神文化與物質文明均衡發展,建立充滿人文關懷及繁榮和諧的國際社會,以迎接人類新千禧年的來臨。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