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3月19日
總統參加「三三會三月份例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午間應邀參加「三三會三月份例會」,與其成員共進午餐。隨後,也應邀致詞,並和與會企業界領袖就經濟議題交換意見。總統在回應與會人員意見時表示,他甚為同意企業界所提意見,不要為了防弊而影響了興利,主管部門在各項議題的討論過程中,如果各界意見有所不一致時,他傾向應朝對工商企業界、對民間比較有利的方向解釋。總統強調,「讓大家有機會,政府才有機會;讓工商企業界有空間,政府才有未來」。總統也表示,我們從沒有停止過推動兩岸經貿的往來和合作,我們以前瞻、務實和負責任的態度,對兩岸經貿政策提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原先所謂的「戒急用忍」政策。只要我們以台灣為基地、為總部,以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市場在內為據點,就可以賺遍全世界的錢。
總統於席間致詞內容為:
阿扁今天非常榮幸應邀參加「三三會」的例會,與各位企業界的先進共聚一堂,彼此相互學習。「三三會」一共只包括四十八個企業團體,但每年營業的總額卻超過兩千億美元,超過國內總生產毛額一半以上,因此各位都是台灣各行各業的龍頭,今天來參加各位的例行聚會,阿扁要向大家請益地方,絕對是遠多過於各位要向阿扁瞭解的地方,希望等一下我們可以不拘形式,充分交換意見。不過首先阿扁還是希望以一位政治工作者的身分,以及做為國家領導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個人的心得與觀察,供請大家參考與指教。
一、投資台灣優先
阿扁常說台灣要勇敢的站起來,堅強的走出去,這不光只是針對外交工作,企業的佈局也是一樣。台灣一定放眼全世界,這樣才能為我們的產業建立永續發展的基礎。但同時也唯有台灣能不斷的成長壯大,在全球各地打拼的「台商」才會有更寬廣的舞台。
各位都是台灣最頂尖的企業家,阿扁期待大家都能以愛護自己家園的心情,積極投資台灣。不論是技術研發、生產管理或行銷經營,都需要更多資源的投入。俗話說:「要怎麼收穫,就必須要怎麼栽。」如果大家都認同「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理念、大家都支持「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目標,就讓我們從投資台灣優先做起。
二、產官同心共創優質經營環境
自新政府成立以來,台灣同時面對三重的壓力。首先是政黨輪替後,朝野角色互換的適應不良。其次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全面開放市場的衝擊。最後則是中國快速崛起對台灣造成的威脅。面對這重重的挑戰與經驗,社會各界不但沒有凝聚出更高的共識,反而呈現出更多的分歧。阿扁相信在座的各位企業界先進,都能認同政府追求社會正義用心,以及建立一個更公平、更自由、更開放的市場經濟的努力,希望大家也能全力支持政府推動改革、力拚經濟的誠意與決心。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讓我們以具體的行動,同心協力加速解除各種不合時宜的管制與束縛,使企業的活力充分發揮出來,為台灣產業開創出新的生命。
三、建立企業經營的新倫理
隨著美國大企業接連發生所謂作假帳的醜聞事件,許多企業的經營者開始重新反省,探求一個企業得以永續經營最重要的因素,結果發現並不是人才;也不是管理,更不是資金,而是企業的道德價值。 在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任何的技術、管理或資本的優勢,都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取代或超越,唯有商譽和信用是企業永遠的資產。
面對全球商業環境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台灣企業經營的模式也必須進行改革,讓公司營運的狀況更透明化、更公開化,積極建立起台灣企業經營的新倫理,不但會提振投資人的信心,更能大幅提升國際社會對台灣企業的肯定與認同。
四、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
國人同胞喜歡用水來象徵財富,也常看到店家在門前貼著「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的對聯,就是希望財源能夠像江海一樣,源源不絕。阿扁也非常贊同用水來象徵財富,但它的意義可以進一步引伸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樣才能如活水一般,永遠生生不息。
台灣大部分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都是私人的財產,更是社會的產物,完全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用「水漲船高」來形容。除非有一個富足繁榮的社會,才可能有偉大企業的存在。企業對於社會的責任,不僅在於提高穩定而安全的就業環境,或是積極贊助各項公益的活動,而應該更進一步主動參與各項公共的建設,為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貢獻一己的力量。此外,阿扁也期待能借重各個企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大力幫助台灣走出去,開拓更寬廣的外交空間。
近幾年來,國內有一個媒體每年都會舉辦「邁向公與義社會」的座談會,希望為台灣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心力。阿扁始終認為,一個公義的社會,就是愈有力量的人,應該要盡愈多的心力,也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各位都是台灣社會最有影響力的菁英領袖,阿扁由衷的期盼,大家能為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貢獻最多的心力,使台灣的社會能早日實現公與義的目標。
最後,阿扁要再一次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三三會」會務昌隆,各位企業界的先進事業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