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3月27日
副總統至中央警察大學三月份國父紀念月會發表專題演講
連副總統今天蒞臨中央警察大學三月份國父紀念月會,並以「新世紀我國的治安課題與策略」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副總統演講內容為:
今天本人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到貴校來和全體師生見面,感到非常愉快!
警察大學一向是青年學子嚮往的學府,每年報考人數非常踴躍,各位同學都有機會到一般大學就讀,卻仍選擇警察為終生職志,比一般年輕人早一步確定奮鬥目標,這是成功的開始。警察大學是國家的重點學校,畢業後都是政府的中堅幹部,負責執行治安維護工作,是政府的寶貴資產,國家未來的希望。今天藉此機會我想就社會治安這個全國人民關心的課題,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與各位共勉。
第一、全球犯罪趨勢的惡化
近年來各國社會治安惡化的情形,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現今全球的犯罪人口率,是三十年前的廿到卅倍。社會變遷愈急速的國家,犯罪率也隨之增加,有些國家在短短十年內,犯罪率就增加兩到三倍多。而富裕的工業國家,也無法免除犯罪惡化的侵襲,這些國家在國民生活教育和所得都獲得改善的同時,犯罪的情形也變得十分嚴重。
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麼?
劇烈的社會變遷,是全球犯罪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自從工業革命以後,由於機器大量生產的方式,不同於以往的農業社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人際關係的疏離。而功利主義盛行,不尊重傳統價值,也降低傳統道德的約束力。
換言之,現代化改善人類的生活,但它的副作用可能會帶來社會衝突、緊張和不協調,以及民眾生活混亂的現象,成為犯罪的促媒。
第二、我國犯罪惡化的情形
與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相較,近年來,台灣地區的犯罪情形,雖曾一度呈現攀升的現象,但犯罪案件及其嚴重性,已逐漸降低,破案率也有所提昇。民國七十六年,台灣的刑案總數有八萬九仟四百六十八件,以後逐年升高,到了八十一年,增加到十三萬九千三百零六件。不過,到八十三年,則降為十二萬一千五百廿三件,破案率也從七十六年的百分之七十九點五七,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九點九。到了八十六年,總犯罪案件數雖略有增加,但已無七十九年到八十年間那樣突然暴增的情形。
總的來說,雖然依據刑事警察局資料顯示,我國的犯罪狀況已略有改善,尤其暴力犯罪的比例已逐年減少,但是民眾卻因個別的社會矚目案件尚未破案,而仍感覺社會治安狀況不佳。
第三、我國治安環境的特殊性
我國犯罪率惡化的原因,除了快速社會變遷、社會示範作用及都市化等因素之外,更有一些特殊的因素,譬如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使得我國國家安全與社會保防工作變得困難與複雜。另外台灣位於東亞要衝,海上交通頻繁,海防較難掌控等,都是造成我國治安惡化的特殊原因。
第四、當前我國治安的課題
當前我國所應注意的治安課題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指標性犯罪案件必須迅速偵破
劉邦友案和彭婉如案,對民眾安全感的影響極大,必須盡全力偵破,否則影響民心士氣太大,如前所述,這幾年來我國犯罪率已經逐漸降低,但是由於舊的指標性犯罪案件仍未偵破,又增加了像醫師診所搶劫的新指標案件,因此民眾仍感覺我國的治安不佳,所以指標性的犯罪案件必須迅速偵破。
二、婦女人身安全必須重視
婦女占了我國人口的一半,對治安的變化最為敏感,白曉燕案與彭婉如案受害者也是婦女,使得婦女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憂慮。婦女同胞這項憂慮並非沒有根據,因為過去一年我國性侵害犯罪增加了百分之八點九,因此保障婦女的人身安全,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青少年犯罪必須有效遏止
我國青少年犯罪在近幾年來出現多量化、低齡化、暴力化和中產階級化的現象。今天犯罪的青少年,常常就是明日的成年罪犯。幫助青少年,使他們能夠成功發展,免於誤蹈法網,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四、預防犯罪的觀念必須落實
治安工作的最高境界是防範犯罪於未然,民眾才能真正安居樂業。因此,身為擔任治安工作的警察同仁,必須建立預防犯罪的觀念,唯有政府與民間共同預防犯罪的觀念落實普及,我國社會才能有長治久安的一天。
五、新型態的犯罪必須防範
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我們的社會也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犯罪型態,如信用卡犯罪、電信犯罪以及電腦網路犯罪等,這些新型態的犯罪,深深影響我國人民未來生活的發展與品質,必須妥為防範。
第五、改善我國治安的對策
一、整合的防範體系
犯罪是社會問題,處理犯罪問題不能只靠警察,必須朝野一致,各部門一體,這不但是跨部會的工作,更是跨院的工作。例如犯罪防治除了行政機關的努力之外,司法機關的判決和相對措施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預防犯罪的工作必須要有整體觀念,由法院、矯治機關、學校、治療計劃、社區、建築、私人安全、警察等各單位和建設共同參與配合,過於簡化犯罪發生的複雜性、沒有整體配合的觀念,都將使得犯罪預防的工作難以圓滿達成。
二、全民的聯防觀念
犯罪的預防不能完全依賴警方。犯罪防治是一項艱鉅的社會工程,有賴民間的充分參與,如美國有社區聯防組織,日本也有防犯協會的組織。尤其在日本,警察與家長、學校、職業場所及社區,都有不同形式的聯絡機制,構成了完整的全民聯防網路,讓歹徒無所遁形。除了犯罪預防工作外,協助曾犯罪者重返社會也是由全民共同來參與,這種全民聯防的作法,是日本犯罪率如此低的最重要原因。
我個人很贊成這種防治犯罪的模式,也曾經建議將退伍軍人與社區結合,參與聯防工作的構想,若能具體推動,對改善當前我國治安當有助益。
三、周全的社會福利
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出於家庭。為了防治兒童與少年犯罪,政府應該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政策及建立一套相關法律規範。而良好的家庭政策必須要關照到家庭的每個成員,尤其是兒童與少年的心智健全與生理健康。這些政策,應該包括國家對家庭基本育嬰給養、衛生政策、協助弱貧家庭子女適當就學就業等內容,譬如給予懷孕婦女產假、育嬰假與懷孕婦女丈夫的陪產假等,政府並應積極推動廉價合格的民間託嬰托兒場所,以及對於貧窮弱勢之家庭則應有營養補助費或給予社會福利照顧。
除了福利政策的照顧外,政府更應該制定一套完整的家庭福利法規,包括以嬰、幼兒生養育,兒童、少年發展保護,婦女、老年保護扶助,乃至於婚姻、家庭為對象的法律規範,以及家庭暴力防治法等。
四、合理的刑事政策
合理的刑事政策,是能夠以公平的原則,個別化的處理,針對不同的對象,產生最高的防治犯罪效果。本人很贊成法務部大力推行的「兩極化刑事政策」。因為合理的刑事政策,應該是「重罪重懲,輕罪輕處」,對連續犯案的慢性犯罪者而言,刑罰的矯治效果不彰,「長期監禁」是對他們最適當的刑事政策,因此對重罪者或慢性犯罪人假釋應該嚴格。不過一旦假釋條件變嚴格以後,勢必造成監獄的擁擠,因此對於輕罪者,應該考慮以社區處遇方式代替監禁,以解決監獄擁擠的問題。
五、廉能的警察體制
最後,打擊犯罪最重要的是警察系統,要因應我國的犯罪狀況必須先有廉能的警察人員和體制,因之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警察人員的教育與訓練必須智德兼修,一方面要有忠誠的愛國信念、良好的道德與倫理觀念;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有健全的體魄和廣博精深的知識,以有效偵防犯罪。
第二、必須把服務和預防偵查犯罪列為同等並重的工作,社區警察的工作必須確實推動,而績效制度應該將服務民眾與預防犯罪列入跟偵辦刑案相等的分數來核計。
第三、組織必須合理調整,日本一億人口中只有廿六萬名警察,我國人口兩千一百萬,卻有八萬多名警力,可見我國在警力運用與組織分配上有待改進。本人贊成行政院將以往過多的保安警力重新合理歸併到地方警局服務的作法,更主張警政署應依照國發會治安諮詢會議的共識,在各警局設置犯罪預防科之單位,以有效落實犯罪預防工作。
第四、警政人員在職教育進修問題,有許多警政人員反應,他們在就業後,沒有辦法像軍人一樣,有許多在職進修以及教育的機會,李總統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政府應該積極設立警政人員在職進修的管道,以充實警政人員的本職學能。
第六、結語
治安,是一項永無止境的社會工程,有賴全民的戮力合作,才能克盡其功。警察人員在這項社會工程中,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是一項重責大任,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神聖使命。在此除了向各位勞苦功高的警察同仁表達個人最高敬意之外,更希望大家能夠堅守崗位,不畏艱難,繼續為建立一個美好的零犯罪社會而共同努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