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3月22日
總統參加「國際扶輪社三四六Ο地區年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應邀到台中市參加「國際扶輪社三四六Ο地區年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參加國際扶輪社三四六Ο地區年會。阿扁有過很多身份,現在是總統,過去是市議員、立法委員、市長,也做過執業律師。在所有的身份中,阿扁總覺得有一個意義最為特別的,那就是扶輪社員。阿扁在一九八七年加入台北北門扶輪社,到現在仍然感到受益良多,不只是因為扶輪社友對阿扁長期的提攜鼓勵,也因為阿扁在參與扶輪社活動之中,所學習到的服務精神,形成日後阿扁對「志工台灣」的想法與信念。
阿扁曾經說過:扶輪精神就是志工精神。阿扁過去常常在想,到底是什麼力量,能夠使一個社會更進步、更可愛、更祥和?知識是一種力量,財富是一種力量,權力也是一種力量,但這些力量如果缺乏一個為別人服務的價值基礎,他們就只是取悅、圖利少數人的工具。沒有愛心,沒有服務的取向,任何力量都只能從自私權謀的觀點出發,這個社會就不可能是一個進步的社會,更不可能是一個分享的社會。
因此,是愛的力量使我們不同,而有愛的人使世界不同,這就是志工的價值。過去阿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市府志工,「志工台灣」更列為阿扁主張「新中間路線」訴求之一。當選總統後也致力推動「志工台灣」運動,更訂每年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日為「台灣志工日」,也就是總統本人要做志工,親自洗車、撿垃圾、到醫院為病患按摩洗腳。這些努力,追本溯源,都來自當年扶輪社對阿扁的影響與啟發。
今年的扶輪主題正是「播撒愛心的種子」,國際扶輪社三四六Ο地區的努力成果,尤其讓阿扁印象深刻。我們最近看到電視上有「送樂器到蘭嶼」的公益廣告,希望能讓蘭嶼的小朋友有學習樂器、享受音樂的機會。其實在此之前,各位就已經發現蘭嶼國中欠缺音樂器材,主動贈送吉他數十支,由於各位撒下的種子,才引起更多社團的響應。
愛心是一種高貴的傳染病,它本質上無法自私,而須分享。這一年三四六Ο地區在何總監的號召領導,以及全體社友的努力下,組成了包括十幾位醫師,共五十位扶輪社友的醫療義診團,遠赴中國新疆,診治了一千五百位病患,並贈送二十多部輪椅。做為一個民間社團,要成就這種大規模的醫療服務非常不容易,各位克服諸多困難,為世人留下「愛心無國界」的美好見證,阿扁在此向各位表達由衷的敬意。
全球的扶輪社員有一百二十萬人,各位及夥伴在全世界行善,而各位努力所及,不只是個人或其他組織,連各國政府都樂於參與,像我們政府也在扶輪社「根除全球小兒痲痺症計畫」捐贈款項,共同匯集成一股改變世界的力量。阿扁記得一位美國的扶輪基金會受獎人曾經說過,他說:「如果有人問:『扶輪社員是萬能的嗎?』我的回答是:他們是萬能的。」阿扁覺得,正是這種高度的自我期許,驅動各位走入社會,把愛心與關懷付諸行動,讓世界有所改變。
阿扁覺得目前的台灣,正是要效法各位扶輪社友的偉大卓越精神,來共同面對台灣轉型的挑戰。阿扁今年元旦提出「一個目標、兩個重點」,大溪會議提出「四大優先」,日前也提出「三個堅持」,當作這一年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一個目標」就是「讓人民過得更好」,「兩個重點」就是「拼經濟」和「大改革」。而「三個堅持」就是「堅持深化台灣的民主」、「堅持台灣的主權」、「堅持推動金融、司法、教育、政治四大改革」,其中「四大優先」就是「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投資台灣優先」,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也是我們要共同打拚的目標。
過去,無論在外交、經濟或國家安全上,台灣都曾經面對更大的橫逆與衝擊,然而台灣人民都能一一克服渡過。現在我們擁有更開放、自由的生活,但也是我們承擔新的挑戰的時刻。阿扁希望每位台灣人民都能效法各位扶輪社友的自信與志氣,發揮我們台灣人求生求勝的生命力,順利走過交替過程的動盪,迎接一個真正嶄新的時代。如同扶輪社友的信念,當有人問起:「台灣人民是萬能的嗎?」世人的回答將是:「台灣人民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