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應邀出席台灣產經建研社第二次社員大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阿扁非常高興有機會來參加今天的社員大會,「台灣產經建研社」成立於去年的九月,可以說是關心台灣產業發展最年輕、也最有活力的生力軍。目前建研社擁有兩百多位的社員,但是與一般的工商團體不同,建研社的社員有更多是在企業裡,實際負責營運的管理菁英,也有更多在第一線執行政府政策的中、高階行政官員,希望借重大家豐富的實務經驗,對政府的財經政策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對於建研社全體社員們的投入與付出,以及洪理事長前瞻性的眼光與用心,阿扁要在此表達由衷的感謝與敬意,並期待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充分發揮「產官學經貿溝通平台」的功能,使公共政策的形成能更貼近社會實際的需求。
阿扁對於「台灣產經建研社」的成立,有非常高的期待、非常深的期許。自政黨輪替以後,台灣已成為一個完全自由民主的國家,但對於民主價值的深化,以及建立一個理性競爭、多元寬容,以及相互尊重的社會,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我們有完整的言論自由,但部分媒體的輿論卻缺乏應有的深度與社會責任;現在我們的政治民主了,但對政策的辦論卻是立場決定一切,甚至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最近為了解決失業問題,政府希望透過擴大公共服務與公共建設,為數以萬計中高齡失業的勞工,提供即時的協助,幫忙他們暫時渡過不景氣的難關。大家都知道失業的痛苦與無助,也瞭解問題的急迫性,但只因為這是執政黨提出的政策,某些政黨就不斷的杯葛、拖延,不斷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讓政府的努力一再被打折扣,讓多少失業的民眾焦心的等待,每次想到這裡阿扁就睡不著覺。阿扁衷心的期待,建研社能帶頭做起,透過專業的評估與理性的辯論,早日將公共政策的擬訂導入正軌,而不再只是少數政治人物口水戰的舞台,或是赤裸裸的政治角力。
隨著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自由化與全球化是台灣產業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經濟發展是有它客觀的規律,不是人為的力量能夠干預或改變的。然而,經濟的發展也不可能獨立於整個社會而存在,不可能是完全中性,可以簡單的把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尤其當我們在制訂產業政策時,一定要有全面的關照,一定要周詳的考量,台灣今天所處的特殊環境。
首先,我們必須追求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台灣是全世界少數長期籠罩在戰爭陰影之下的國家,也許這個陰影在大家的心中太久了,反而不感覺到它的存在。海峽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放棄以武力犯台的野心,更不斷在國際上孤立我們、打壓我們,而其所主張把台灣矮化、地方化、邊緣化,所謂的「一個中國」或「一國兩制」,也未曾鬆口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之間的往來,不論是文化或經貿的交流,都必須審慎以對,不可有任何一廂情願的幻想,或是絲毫僥倖的心理。國家安全一但遭受威脅或破壞,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是完全無法估計的。
我們不會刻意忽視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但中國也絕不是全世界唯一的市場,更不是最後的市場。阿扁一再的強調,三通不是提振台灣經濟的萬靈丹或特效藥,台灣的經濟要永續的發展,就必須要以全世界為舞台,就必須要投資台灣優先。先大幅改善台灣產業的體質,讓台灣堅強的站起來,然後才能勇敢的走出去。
其次,我們要為改革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目前的改革就好像要把一件穿在身上的長袍修改成西裝,但又不能把它整個脫下來,只能邊穿著邊改。因此,改革的工作必然是困難的,更不可能一蹴可及。在面對這重重的挑戰與考驗,改革更需要有廣泛的支持,也需要有各種有利條件的配合。
譬如,有人說自由市場體制下,不應該有國營或公營事業,這樣的主張阿扁也認同。但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只能先力求國營事業或公營事業的企業化,然後才能再進一步推動民營化。這絕對不是所謂的政治妥協,反而是勇於負責任的表現。
又有人說政府的收支要平衡,不可以債留子孫。這樣的論點,阿扁也同意。但當國際經濟持續不景氣,而國內投資又不足時,政府如果不積極推動公共建設,擴大政府的投資,增加政府的支出,以刺激經濟的成長,結果只會使景氣陷入更加蕭條的困境。
阿扁知道改革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與聲音,同時也會有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們不可因為有雜音就猶豫不決,或是亂了自己的腳步。如果大家對改革有高度的使命感,對阿扁和整個執政團對有殷切的期許,阿扁誠摯的希望大家,以鼓勵代替批評,以建言代替指責,一起為改革的成功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今天大家聚在這裡,因為我們懷抱著相同的理想、期待著共同的願望,希望台灣的經濟能不斷繁榮,企盼台灣的社會充滿了公義。也許我們的目標是遠大,也許我們的願望是崇高的,但我們追求夢想的過程卻是務實的。讓我們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以理性負責的態度,為台灣的未來擘劃更美好的藍圖,為台灣人民的福祉貢獻更多的心力。
最後,阿扁要祝福「台灣產經建研社」社務圓滿成功,各位社員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