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7年01月09日
總統參加「新世紀農漁會業務發展座談會」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參加「新世紀農漁會業務發展座談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
今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舉辦「新世紀農漁會業務發展座談會」,登輝有機會和各級農、漁會領導者見面,感到非常高興。
農業一向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產業,除了充分供應糧需、穩定社會民生外,並且為工商業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位的辛勤貢獻,令人敬佩。
在今天以工商業為主的社會中,農業的重要性並不因而降低。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維護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育等方面的功能,都不是其他產業所能取代的,仍然是國家經濟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政府對農業發展和農民福祉,也會加強保障。
面對貿易自由化、國際化的時代潮流,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配合國際規範,逐漸開放農產品市場與降低關稅,將是無可避免。就短期而言,國內產業可能遭受明顯的影響。但是就長期而言,在自由的競爭環境下,農業的生產效率一定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結構及國家資源的配置也將更為合理。同時,農委會也訂定了「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成立救助基金,協助農民減少損害。我們有信心將自由化所帶來的衝擊,轉化成為農業永續發展的動力。
面對國際競爭,未來農業發展一方面要維持適度的糧食安全自給能量,作為安定社會的後盾;另一方面要有國際性的市場導向觀念,並加強產銷科技與企業經營理念的結合。同時,也要配合整體經貿及務實的外交政策,推動農業技術合作與投資,促進農業生產國際化,達成雙邊及多邊的互利互惠。目前我們除與東南亞各國家有具體的農業合作計畫,輔導成立農村發展基金之外,並在亞太經濟合作領袖會議中,倡議「亞太農業技術合作」,獲得各國的熱烈支持與參與,為我國區域性農業合作開啟了新的里程。
瞻望未來,臺灣農業需要進一步調整,才能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因此,農、漁會要在現有體制下,強化推廣、供銷、信用、保險等功能。在因應農產品進口衝擊、推動國際農業合作方面,更要扮演積極推動的角色。各位農、漁會領導人的責任實在非常重大,希望大家能發揮熱忱,凝聚共識,為提升我國農業新境界,作最大貢獻。
最後,敬祝大家健康快樂,農、漁會事業蓬勃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