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6年10月21日
副總統參加一九九七台灣區網際網路會議研討會開幕典禮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應邀至國立台灣大學,參加一九九七台灣區網際網路會議研討會開幕典禮並致詞。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開幕,本人得以應邀參加,非常榮幸。網際網路研討會過去原來是學術界的論文發表會,去年起擴展成為關懷網路發展與社會互動的一個全方位會議,而今天能有如此的參與規模,本人要向過去致力於推展工作的網路先鋒致意。因為這些先進的遠見與投入,使得我國網路的發展得以傲視於亞太各國,因為,今年我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網路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
過去幾年來,「Internet」資訊網路的蓬勃發展,乃是國際有目共睹的事實,而各國更是紛紛成立國家級的計畫。究其緣由,不外一是要厚植國家的經濟力量,二是要增進人民的生活福祉。有鑑於此,我國在幾年前也開始推動「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顯示了我國政府在這方面的用心。
資訊網路之所以能夠協助國家發展經濟,主要是因為電腦與網路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提昇許多日常作業的效率。觀察美國近年在多數產業的市場規模沒有大幅成長的情況下,經濟情況能夠好轉,一大關鍵就是大規模、有系統地使用資訊工具,來提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無形中,國家競爭力就此增加。
然而,今天,我們回顧一下歷史,試問:人類有多少時候,可以手上握有大規模改造社會型態的工具?答案是:除了兩百年前的工業革命時代,就是今天的資訊時代;但是,資訊革命經過的時間卻一定會短於工業革命。就資訊網路給社會帶來的變化而言,我們好比置身時光隧道,一年相當於過去的數十年;所以,我們的生命固然短暫,但是今天在座各位以及有志於推動資訊建設的人士對後代的影響力,卻是千百倍於諸位的祖先。而我們又何其幸運,適逢今天即將步入二十一世紀的年代轉捩點時刻。我們要用現代科技規擘未來世紀炎黃子孫的發展基礎。經濟力量所帶來的國家競爭力,並不足以持續國家百年的發展。高素質的國民,才是本人心目中「永續發展國家競爭力」的來源,因為,高素質的國民,才會有遠大的人生目標,一生一世努力不懈的自我實現、自我發揮,繼續造就更高品質的下一代。高素質的國民,來自於高品質的生活、工作、教育環境,而這就是政府心目中的施政理想。也就是說,政府施政終極理念,就是要創造高素質國民自我發揮的環境,來達成永續的「國家競爭力」。
要達成以上的施政理念,資訊網路並不是唯一的工具,但是,資訊網路卻是最重要的催化劑。在教育上,資訊網路可以消除城鄉差距,也可以做到終身教育,使民眾得以不受本身條件的限制,都有均等教育的機會。在就業上,資訊網路可以加速作業流程,也可以跳脫工作地點的限制,使得民眾更容易盡其所能發揮所長。期許有一天資訊網路要能讓窮鄉僻壤的小孩,透過網路欣賞世界級的藝術傑作;資訊網路也要能讓富有才華的家庭主婦,透過網路而有專業揮灑的空間。當全民的潛力得以激發、智慧得以發揮,而造就國家強大的經濟力量、科技力量、文化力量,這就是國家競爭力提昇的極致。
要有永續的國家競爭力,就要有永續發展的資訊網路作為基礎。然而,我們觀察到:資訊網路在短期內如此蓬勃擴展,並不是完全沒有負面的效果。最近,我們看到國內網路上出現色情與軍火的資訊,顯示出我們的網路文化與教育還有待調整,才能因應網路的快速發展。這個挑戰需要全民共同貢獻智慧。社會調適固然要時間,但更需要適當的引導,否則將來就會演變成劣質的網路文化,使我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所以,資訊網路要能永續發展,衍生造就全民長期的利益,必須先要在網路引進發展的初期,就能設計一個理想的規劃與遠景,凝聚各界的共識,給大家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
除了照顧社會人文面的現實外,我們也要著眼未來。最近,我們看到國外因為網路壅塞導致使用品質惡化,科技學術人士紛紛自網路上退出。不禁令人擔心:將來網際網路是否會沾染過度功利的色彩?網路技術的發展是否會就此減緩,網路上的創意是否會就此被扼殺?在這方面,政府有責任創造一個好的先導網路,讓科技界有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網路環境,繼續發揮智慧,創造先導的技術及應用。在這個先導網路上,我們除了可以收穫到新開發的網路技術外,更可以看到未來各種的先進應用,並設想這些應用對社會型態的可能衝擊,而預作因應。換言之,永續發展的網路,既需要著眼於「人文社會」的融合,來因應現實的需求,也需要提供「科技發展」的前瞻基地,來開拓後續發展的空間。二者不可缺一,而進度也要彼此配合,才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過去的發展告訴我們,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活力來自民間,但是原始的種子則來自政府。政府在施政過程中體會到新科技工具的必要性,開發出雛形,而民間則把它發揚光大、擴大應用,這是政府與民間互動的優良模式。當今網際網路面臨到一些社會面、科技面的瓶頸,政府有義務再扛起責任,創造一個易於民間發揮的環境。政府掌握的原則是:政府不論從事任何措施,都只是「催化」的作用,學界與民間的智慧才是發揚光大的主力。政府要以長遠、前瞻的眼光來看網路的投資,而不能單從短程財務收益來考量。在政府「激發智慧」的建設前提下,民間全力參與,貢獻智慧,體認未來社會是網路社會的前提,讓全民「發揮智慧,自我實現」,就是網際網路的發展目標,也是永續國家競爭力的泉源。
中國人的智慧在人類文明史上曾作出輝煌的貢獻,今天的網際網路,我們與許多國家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卓越的智慧,使我們在內涵上有比他人更優越的潛力成為「網路大國」。今天網際網路研討會的重點,跳出單純的技術討論,著眼於網路與社會文化的互動,實在是非常適切。相信有各位的參與,必能凝聚出網路發展的共識,指引未來該走的方向。國家的競爭力,得以藉由大家智慧的投入,而全面提昇。
在此,謹祝會議成功,各位身體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