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4月01日
總統參加總統府藝廊-原住民族文化展示活動開幕記者會
  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為期一個月的總統府藝廊-原住民族文化展示活動,從今天開始至四月卅日在總統府藝廊展出。陳總統水扁先生上午應邀參加記者會,除為活動開幕進行剪綵外,並參觀展示區,欣賞珍貴原住民族文物。
  總統也致詞期勉大家,在整個台灣快速向前大步邁進時,要不時回頭向原住民族學習,學習對大自然的崇敬,學習對土地的呵護,更重要的是,學習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包容,這才是二十一世紀「新台灣人」所應具備的精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親自在總統府歡迎大家,一起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所舉辦的「原住民族印象之旅」展示揭開序幕,希望透過媒體的關心,吸引更多的民眾來參觀這非常有意義的展覽。
  阿扁自從擔任公職以來,就一直希望能為原住民同胞提供更多的關懷與服務,這不但是因為原住民族在今天的社會是少數、弱勢,更因為原住民族是台灣這塊土地最早的主人,也是台灣文化藝術最豐富的泉源與寶藏。
  過去因為觀念的偏差,再加上許多歷史和政治的因素,錯誤的以為加速原住民族的同化與漢化,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結果造成原住民族社會結構的解體、文化的斷層和母語的流失,造成原住民族在族群認同與經濟生活上種種的不適應,這些都是政府,甚至於是整個台灣社會要深刻反省,一起努力的地方。
  阿扁有許多原住民朋友,也經常受邀前往作客,親身感受到原住民朋友的熱情與好客,大家總是拿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很容易可以看出大家純樸的民風,還有那誠真的善意,是那麼的溫馨,那麼的自然。阿扁不斷提醒自己,為了珍惜台灣這塊土地的一切,一定要幫助原住民族找回失去的歷史記憶,以及做為主人的尊嚴,關於已經斷層的、模糊的或被邊緣化的,一定要盡最大的可能還原本來的面貌。
  台灣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單只是一個漢民族的社會。而台灣的偉大與可愛,也在於有很大的包容性。所以,不論是原住民族、本省、客家或外省族群,都應該打開心中的藩籬,拋棄原有的族群偏見與猜忌,為台灣這塊大家安身立命的土地一起努力,共榮、共享、共存。而當整個台灣正快速向前大步邁進的時候,我們也要不時回頭向原住民族學習,學習對大自然的崇敬,學習對土地的呵護,更重要的是,學習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包容,這才是二十一世紀「新台灣人」所應該具備的精神。
  過去這些年來,由於大家的支持與鼓勵,我們不斷尋求機會,希望能為原住民朋友做更多的事。例如:我們將總統府前面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因為凱達格蘭是台北最早的原住民族;在台灣美術史上,舉辦了第一個原住民族的藝術展覽,並承認台灣的本土藝術是從原住民族的藝術開始;興建規劃原住民族的主題公園,地點選在故宮博物院旁,就要是提醒大家在認識中國文化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台灣的史前文化;協助爭取原住民族的智慧財產權,並以官方的立場聲援登上國際舞台;以原住民族的藝術品做為總統府致贈外賓的禮品,總統府的會客室也特別以原住民族的圖騰做為裝飾;甚至在總統就職典禮,也請張惠妹來演唱國歌,這些努力,就是希望能凸顯原住民族豐富的文化藝術特色。因為有原住民族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使得台灣族群更加的多元化,文化更加的豐富而璀璨。
  今天的展示內容非常的精彩,而原民會以「原住民族印象之旅」作為主題,也具有特別的涵義。希望藉著這次展示活動,讓大家重新認識這最偉大的族群,將過去刻版的印象重新定位,相信當我們走過這藝廊的展場之後,對原住民族一定有不同的認識與看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