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國父紀念月會-張京育專題報告「香港新情勢與兩岸三地之發展」
中華民國86年07月28日

  總統府今天舉行國父紀念月會,由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自主持,並聽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京育的專題報告。
  月會是於上午十時舉行,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陪同蒞臨會場時,副總統連戰先生及與會的政府首長都起立致敬。
  隨後,張京育以「香港新情勢與兩岸三地之發展」為題,提出專題報告。
  張京育專題報告全文為:
總統、副總統、各位長官、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奉 示在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提出專題報告,京育深感榮幸。謹以「香港新情勢與兩岸三地關係之發展」為題,作分析報告。
  今年七月一日,香港結束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統治,重回中華民族的懷抱。此一轉變,非僅與六百五十萬香港人民的前途息息相關,香港的未來發展,也將影響大陸地區的動向與海峽兩岸的關係。由於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交通、資訊各方面所占的重要地位,香港的未來亦為國際所注目。香港是否因主權轉移而影響其安定繁榮,深受世人的關切。現在香港已成為中共施行「一國兩制」之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這一安排之前景頗難預料,因為有其法理上、制度上及實行上之矛盾,且無先例可援。而香港與兩岸三地關係的發展,亦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我政府有關部門當深入研究,並謀因應之道。
  壹、香港新情勢
一、現勢分析
  七月一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成立,大家共同關心的是代表香港現代化的一套價值觀念與制度安排,是否隨著香港殖民地位的終結,以及受制於中共黨文化及一黨專政的影響而逐漸變質、消褪。這些價值觀念是:務實、開放、自由、靈活、強調個體、注重實利;相應的制度是:人權保障、法治觀念、自由經濟、多元輿論、訊息自由、私有財產保障、獨立的司法制度、健全的文官體系。這些價值觀念與制度使得勤奮的港人有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機會,成就了香港的自由、安定與繁榮。今後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特區政府如何繼承過去、開創未來,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香港人民對此一變局存有矛盾的心態。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今年五、六月兩次調查顯示,約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港人,不願意「回歸」,並有半數以上港人對中共不具信心,其中近百分之二十的港人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遵守基本法」的承諾持保留的態度。另一方面,港人對經濟前景較為樂觀,約七成民眾表示會好轉或不會改變。但對政治前景則表示悲觀,有近四成的港人表示「回歸」後,香港的政治情況會惡化。
  港人的反應實際上也是多數觀察家的共識。香港經濟能否繼續穩定繁榮是中共「一國兩制」成敗的關鍵。十餘年來,中共在大陸已增加市場經濟的成分,因此,其對香港經濟體制及政策方向變動的可能性不大。預估在短期內的經濟情勢應仍屬平穩,惟未來租金與工資上升,勢將削弱香港國際市場競爭力,港幣與美元聯繫匯率能否續予維持,以及來自中國大陸之競爭與特權介入等,均將直接或間接影響香港經濟的發展。
  中共深恐大陸香港化,對大陸人民入港所加予的限制頗多,對港人在大陸親屬赴港依親亦有一套規範;相對的,中共亦希望保持香港穩定不受大陸影響。但由中共一手主導特區政府的產生、緊縮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的尺度、執意成立臨時立法會、還原若干惡法的作法等可知,香港未來在民主政治上不易有大幅發展的空間。
二、香港未來發展之變數
  近一個月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努力推動政務,香港目前情勢依然穩定繁榮。但是,香港未來發展仍充滿下列變數:
1香港特區政府與中共駐港機構之關係不易釐清
  中共在「國務院」設「香港澳門辦公室」專責港澳事務,香港主權轉移後,「新華社香港分社」仍留駐香港,「外交部」則成立「駐港特派員公署」。另有共軍駐港部隊、「中國人民銀行」香港分支機構、及其他各部會或省市在港派駐非正式代表,都不受特區政府管轄,因而特區政府如何與此類中共機構既能維持和諧關係,又能抗拒其不當要求,將是一大考驗。尤以中共習於以黨領政,其在香港的黨組織以何種形式存在?如何運作?將影響特區政府能否落實「高度自治」、「港人治港」。
2董建華先生須爭取港人及中共雙方的信任
  董建華先生出任首任行政長官,當然獲得中共高層之賞識,但在香港特區政府運作之始,他勢須爭取中共的信任。惟董建華非直接選舉產生,特區政府運作首應取得香港現有文官系統的合作及港人的信賴。因而,未來董建華如何平衡香港人民與大陸當局之間的需求,是其一大挑戰。
3中共內部鬥爭將影響對港政策
  儘管中共一再保證「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基本方針,但以中共內部權力鬥爭與路線反覆無常,難以保證中共政策的持續性。尤以大陸各相關部門派駐香港單位繁多,彼此間爭相牟利,故中共的路線及權力鬥爭,亦將影響其對香港的政策。
4香港能否維持其廉能及法治制度香港之能以彈丸之地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得力於法治及廉能高效率的行政體系。中共政權則充滿人治色彩及「有法不依」的傳統,貪污、腐化又極普遍。將來究竟是北京的「權」大還是香港的「法」大,將左右香港的前途。
5媒體的功能將受到限制
  早從去年中開始,中共高層官員即不斷地對外指稱「九七」後香港的新聞、言論等自由,應有一定的範圍及符合法律的規定。香港記者協會於本年六月廿七日發表的「一九九七香港言論自由年報」,即抨擊中共實施一系列威脅、誘導香港媒體的政策,致使香港媒體自我審查設限,在涉及中共的敏感問題上失去監督的作用。其結果,將導致官僚腐化,並使自由經濟體制所必需具備的訊息自由受到窒息。
三、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之評估
1國際上關切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
  香港的人權保障、民主法治與其經濟角色息息相關,深受國際關注。尤以美國在港維持規模龐大的總領事館、香港美國商會是美國本土以外最大商會、美商在港投資達一百四十億美元、在港美僑超過四萬人等,促使美國高度關切香港未來發展;先於一九九二年通過「美國|香港法案」後,又在今年通過「香港回歸法案」,授權行政部門在考量香港人權保護措施後,可裁量停止對香港的優惠待遇,使得未來香港特區可能成為中共與美國的衝突焦點。今年六月廿一日,世界七大工業國家在美國丹佛召開年度高峰會議時,特別呼籲中共應履行對港的承諾,以確保香港現有的自由、安定與繁榮,並將對中共承諾在十二個月內舉行自由和公平的新立法會選舉,進行監督。另英國、歐盟與澳洲亦宣佈在「九七」之後將對香港情勢提出年度報告。此外,國際媒體對中共接管香港後,維持其繁榮安定的能力及保障港人自由人權的誠意頗表懷疑;認為香港人民未來在新聞自由、宗教自由及結社遊行的權利必受限制。
2「一國兩制」可能產生的問題
  中共深知如果在香港實施其社會主義制度,不啻宣告香港自由與繁榮的死刑,故以「一國兩制」消除港人信心危機,以利於接管香港。然而未來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將可能遭遇下列問題:
A理念上的模糊
  一個國家本不應有兩種互不相容的基本制度;但中共卻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特區與大陸地區南轅北轍之政、經、社會文化體制,勢將引起是否導致大陸「和平演變」的懷疑,或產生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危機。如果香港制度優於大陸,大陸人民必然要求仿效,也就是大陸的香港化;如果大陸認為其制度優於香港,則最後必將施行於香港,也就是香港的大陸化,這將是對中共的一大考驗。此外,香港基本法所設計之政制架構存有諸多灰色地帶,也將涉及中共與香港特區如何解釋的問題。中共所言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實即注重經濟,忽視政治與社會,似欲使香港停留在殖民時期的政治狀況,因而反對近年來港人爭取的民主選舉,並以間接選舉產生臨時立法會。這些作為都是與歷史發展潮流相背的。
B制度上的矛盾
  香港在殖民時期,已有自由、法治,近年又引進民主選舉制度。人權保障與依法行政已成為港人牢不可破的觀念。中共政制則充滿人治、集權、專制的色彩。中共對「一國兩制」的解釋將偏重「一國」而壓抑「兩制」,以「民族大義」與「愛國主義」檢視民主黨派政治活動,或是作為加強對港人言論、集會、遊行各種自由之箝制手段。兩制之間存有先天的矛盾,缺乏可以調和的機制。
C實行上的困難
  在「一國兩制」原則下,香港的國防與外交由中共負責,特區政府則依據基本法享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港人治港」的港人,若以中共欽定的「愛國者」為主體,這將發展為「京人治港」。再以香港「九七」前中共之作為而言,在未接管時已多方運作,強力干預,今後的「高度自治」,困難重重,難以樂觀。
3「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
  「一國兩制」原是中共對我統戰策略,後來用於香港,現又宣稱將以「香港模式」用於台灣。預料「九七」、「九九」之後,中共將加強此項統戰攻勢。有若干國際媒體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敗將會影響兩岸關係,並謂「香港模式」如順利施行,將對我與中共之統一談判產生壓力。然而,台灣不是香港,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台灣是中華民國的所在。海峽兩岸處於「一個分治中國」的格局,中華民國擁有國防的自衛能力,自主的外交關係,與香港人民無法決定自身的前途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二千一百五十萬的人民致力追求民主,捍衛自由的決心和成就,絕不容忽視與否定。尤其所謂的「一國兩制」是無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否定兩岸分治的現實,我們堅決反對!我們所關心的國家統一,不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視統一的內涵,就是海峽兩岸包括香港、澳門,都應該統一在民主、自由、均富的原則之下。所以,無論「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結果如何,對中華民國均不適用。
  貳、香港主權轉移對兩岸三地關係之影響
  兩岸基於政治現實,一向以香港作為主要中介地。隨著香港主權的轉移,將對兩岸三地的往來衍生許多新課題;對於兩岸關係的互動,也會有相當微妙而敏感的影響。謹分析如下:
一、對我之影響
1中共藉機打壓我國際活動空間
  中共藉香港基本法規定,迫使有駐港領事館之我邦交國,與我斷交或降低駐港機構地位,對我展開又一波外交打壓。另一方面,由於英、美、日及其他國家在港之經濟利益頗巨,未來中共是否利用香港向這些國家施壓,以阻撓我拓展與彼等之關係,值得重視。
2中共加強對我統戰攻勢
  隨著「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行,中共已開始利用「香港模式」對我進行統戰,並不斷強調其「處理台灣問題的順序」,以對我施壓。倘結合我方內部對「統一」問題上意識形態的分歧,勢將衝擊國人心防,並破壞內部團結。同時,國際間對中共擬以「一國兩制」處理「台灣問題」能否認知其不可行,亦相當值得我方高度關注。
3未來台港關係將受制於「錢七條」
  中共「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於八十四年提出處理香港涉台問題的七點原則(「錢七條」),著眼於由中共中央主導台港間各項關係,雖然容許我駐港機構及人員繼續留駐,並歡迎各種民間交流及投資;但仍脫離不了中共自定的「一個中國」的定義與原則,並欲將「一國兩制」的政治主張施行在對台關係上。因此,台港關係在中共可能施加的政治壓力下,仍存有相當不確定的變數。
4陸資入台帶來衝擊
  在維持台港既有關係原則下,我並未對「九七」之後,港資來台多作限制,然而中共以陸資滲入香港經濟體系以取得經濟主控權,進而影響其政治的經驗,必將為中共引用,陸資可能以港資身分作掩護滲透至國內經濟體系中,再藉機擴張影響力。
二、對中共之影響
1增添中共的經濟實力
  香港總人口只佔中國大陸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但其去年生產總值卻佔大陸全年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廿一。過去十年,香港的國民生產毛額年成長率平均達百分之六點五,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也達到二萬四千五百美元。在外匯儲備方面,大陸為一千億美元左右,香港為六百六十億美元。中共在吸納香港經濟力量後,將使其在國際經濟組織之影響力大幅提昇。
2有助於大陸進一步的改革開放
  香港固然是中共的經貿窗口,也是西方思想對大陸傳播的前哨站,「九七」之後,大陸透過香港與外界接觸頻繁,民主自由思想及多元社會制度將隨之進入大陸,而加速其改革與開放的步伐。
3引發各省市對自主性的要求
  中共嚴令大陸各省市不得逕與香港特區聯繫,亦即想排除「大陸香港化」的發生,然而在中共以香港「回歸」為主軸的宣傳熱潮激盪下,已激起大陸民眾對香港的憧憬。加以各省市均欲發展經濟,香港設立特區享有自治權,將引發「香港能,我也能」的連鎖反應。
  參、政府之因應措施與未來重點工作
一、政府之因應措施
  為了因應香港的新情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秉承 總統前年四月在國統會全體委員會議上發表主張中第六項「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的精神;並落實連院長於八十三年揭示的港澳政策四原則:一、維護香港的自由、民主、繁榮;二、在互惠、互利的環境下,發展我與港澳之關係;三、尊重港澳地區人民的意見;四、港澳地區應有長遠的定位。將我對港工作定位如下:
  第一、建立台港關係長期穩定之架構,進而為兩岸關係創造和緩良好之環境;
  第二、繼續增進雙方之交流、瞭解及合作,廣泛地服務香港地區人民;
  第三、建立我在港人中之良好形象,爭取港人對自由、民主及法治制度之認同。
  依據前述精神與原則,在相關主管機關協力合作之下,政府已完成「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立法及其相關子法之法制作業。遵照 總統今年四月指示,「九七」後對港工作須秉持「留駐、務實、服務」等三項原則,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下成立香港事務局,強化駐港機構功能,發揮統合力量,擴大對港人之服務。而基於務實及維護人民利益考量,政府亦完成台港空、海運協議之簽署。政府各相關部門並提出我對「九七」的立場與政策說帖,表達我對香港同胞關切之意。
二、未來重點工作
1凝聚共識,推動大陸政策,發展台港關係
  政府於八十五年底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上獲致包括「落實港澳政策保障國人權益」在內的三十六項共同意見,這是十年來朝野各界,在兩岸關係上獲致最多的共識,成為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台港往來極重要的準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已協調各主管機關,提出二十九項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四十七個工作項目,各機關均依目標及時程推動中。今後,陸委會將協調各部會隨時廣徵專家學者意見,積極推動各項計畫以逐步落實相關共識,期使國人的高度共識,轉化為支持政府政策的力量。
2反制中共統戰,加強國際文宣
  總統於今年五月記者會上表示:「九七」以後台港關係以消除國人不安情緒為要。而中共利用香港新情勢,對國際及我方加強發動「一國兩制」的統戰工作,揚言將以「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其對香港各階層之「和平統戰」方式及陸資由滲透而影響香港經濟的策略,必將陸續運用在對台統戰中。因此,大陸委員會將協調各部會,針對中共假借港人、港資為掩護進行滲透工作的可能,進行研究,並予以反制。另外,針對中共在國際上宣稱「一國兩制」最終將適用於台灣, 總統、副總統與相關部會首長最近在密集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均闡明中華民國與香港不同,「一國兩制」絕對不能作為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方式。大陸委員會除向國際社會發布對香港情勢說帖外,並將會同外交部及新聞局等相關機關加強國際文宣,使國際人士能正確瞭解兩岸關係實況。
3加強台港經貿往來,推動互利互惠交流措施
  未來台港關係將以經貿為主流,進而帶動其他相關活動之進行。「香港澳門關係條例」與十三種相關法規,於今年七月一日開始生效。今後台港之間貿易、投資、航運、金融與人員往來各種關係,可望在法制基礎上更密切地往來。台港之間航空與海運已分別在去年六月與今年五月完成協商,台港雙方均能本於互利互惠原則,正視民間實務上需要,順利達成協議。董建華先生並已指定專人負責與我香港事務局聯繫,今後台港之間經貿、交通、旅遊關係在現有基礎上,可望獲致穩健的進展。
4推動台港高層人士互訪,建立溝通管道
  連副總統最近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強調,將來願意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下訪問中國大陸及香港,同時也歡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來台訪問。政府將在以往與香港各界已建立之接觸管道基礎上,務實地推展台港交流關係,鼓勵民間團體與香港民間團體加強合作。而我駐港機構也將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的聯繫,我亦歡迎特區政府來台設立辦事處,及推動兩地人民往來事宜。
5繼續兩岸交流與協商,發展「和為貴」之兩岸關係
  總統多次強調,海峽兩岸關係影響亞太地區安定繁榮至深且鉅,期盼兩岸領導人能互訪,並在適當時機簽訂和平協定,終止敵對狀態,開展互利共榮的關係,充分顯示我對改善兩岸關係的積極意願。祇要中共能務實地面對目前兩岸分治的事實,體察我方的誠心與善意,不再阻撓民間交流活動,重新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雙方可擴大討論各項交流衍生事務,並就政治問題充分交換意見。最近半年來,兩岸的民間海運團體在香港協商境外航運中心的運作;兩岸的授權團體也就台港七月一日後的海運安排達成共識,凡此均為雙方務實協商的成果,我們深信,以此培養互信,則自然可以促成「和為貴」的兩岸關係。
  肆、結語
  經過多年的奮鬥,中華民國在抗日戰爭勝利之際,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光復了台灣與澎湖,惟香港問題始終拖延未決。我們樂見香港終於在新界租約屆滿而結束殖民統治。對於香港未來的維持自由法治、安定繁榮、宏揚民主,我們也致以由衷的祝福。在當前兩岸分治之局中,香港不僅是我們重要的經濟夥伴,在兩岸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其國際經濟地位亦有助於我發展亞太營運中心。因此,我們希望香港繼續保持其繁榮與安定,在擺脫殖民統治後更加進步、繁榮、民主。我們期待中共當局確實尊重港人意願,遵守香港基本法,達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盼望香港現代化的制度與成就對大陸地區產生良性的影響。至於中共企圖以「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來處理台海兩岸關係與未來中國統一問題,則非我中華民國政府及二千一百五十萬人民所能接受。兩岸分治的事實與香港殖民統治截然不同。中華民國政府堅持以理性、和平、對等、互惠原則,透過兩岸良性交流,建設性互動,尋求兩岸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制度下,推動國家統一的艱鉅任務。
  中共對香港事務的處理態度,不僅攸關香港前途與香港同胞禍福,同時也影響大陸地區的發展、兩岸關係的動向、國家統一的進程以及亞太地區的安定與繁榮。我們希望中共積極回應香港人民的期望,並以務實、誠心、善意的態度來處理今後的台港關係與兩岸關係,俾為兩岸三地共創三贏的新局面。
  以上報告,敬請 總統提示,並請各位先進、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指教。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