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6年05月21日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書面晉訪李總統全文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書面晉訪 李總統全文
一、香港長久以來是臺灣與大陸貿易與金融交流的重要聯繫管道。香港主權移轉中共之後,將產生何種變化?
答:台灣與香港間的經貿關係向極密切,香港亦扮演台灣與大陸間經貿往來中繼站的重要角色。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地位改變以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既定政策,是要繼續維持台港關係交流,為此,我們已制定「香港及澳門關係條例」,視香港為有別於大陸地區的「特別行政區域」,以期香港能在高度自治以及自由經濟制度的前提下,維持台港間各種經貿、社會、文化交流,並持續往前發展。但不可諱言,今年七月一日以後,台港關係仍有若干不確定因素。因香港與大陸長期分隔,造成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社會價值觀念以至法治的規範,將為香港未來的穩定與持續繁榮,帶來若干變數。中華民國政府希望今年七月一日以後,台港間能建立一個有利於雙方關係維繫的穩固基礎與新的架構,以進一步拓展兩岸三地彼此間互利互惠的關係,這除須賴台灣方面的努力外,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與配合。
二、愈來愈多臺、港、大陸及其他地區的學者討論一個經濟的、文化的甚至政治的「大中華圈」。總統閣下對「大中華圈」之可行性有何看法?
答:從冷戰後國際情勢演變來看,當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能自外於世界的大家庭。台、港、大陸及其他地區的中國人雖然基於共同的文化傳承,而能彼此認同,但是,各個地區的政治制度不同,社會結構各異,經濟發展的程度也大不相同,甚至彼此間也還有許多基本立場的爭論,在這種情況之下,談論「大中華圈」似乎還言之過早。
三、中華民國是否期望美國協防任何發自中共之軍事攻擊?
答:中共在去年三月舉行軍事演習及飛彈試射,是為了阻撓我們所進行的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總統直選。為什麼?因為他們最害怕的所謂西方價值與實踐,就是由人民意志所組成的政府。因為一個民主臺灣的存在,將對其獨裁政權造成莫大威脅,因而中共也不願對結束兩岸武力對峙,作出具體承諾。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我們已有周全之準備,惟美國對我安全之關注,仍令我們深感振奮,我們尤其感激美國在去年三月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前來。美國的行動係根據臺灣關係法第二條之規定:「美國之政策為‧‧‧宣佈該地區之和平及穩定,與美國政治、安全與經濟利益相攸,並為國際關切之事‧‧‧,任何試圖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經濟抵制或禁運,決定台灣之未來,將被認為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之一項威,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美國之行動也是為信守其對維持亞太區域和平安全之承諾。當中共以軍事演習及飛彈試射,遂行赤裸裸的高壓威嚇之際,倘若美國袖手旁觀,其他盟國及友邦必將對美國的承諾喪失信心。同時,最重要的是,美國必須堅定立場,並給中共明確無誤的訊息,以避免重蹈韓戰之覆轍。就吾人而言,遲疑不決與軟弱畏怯,將招致原可避免之軍事衝突。
四、五月二十日適逢 閣下就職週年,請簡要說明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
答:中華民國過去十年來民主化的過程,可謂經歷了一場「寧靜革命」。一九八七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宣佈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報禁。而一九九六年首次舉行的總統直選,更使中華民國邁進民主憲政的新里程,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做為一個穩定的全民參與之民主國家,中華民國也為其他的開發中國家樹立了一個值得學習的典範。
五、民主與財富帶給臺灣許多新的挑戰,那麼精神價值的重要性又是如何?
答:近五十年來,中華民國在成功的經濟建設計畫推動下,造就了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等舉世矚目之「台灣經驗」,但不容諱言的,我們也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隨著社會的富裕、民主開放,精神文明卻沒有同步提昇,以致產生許多偏差行為,造成社會上若干不當現象,甚至阻礙現代化之進程。本人有感於此,遂呼籲進行「心靈改革」,期透過政府和民間之全面動員,深入各階層,持久地推動國民行為、價值、觀、思想及精神之改造,重建社會理想,改善社會風氣,建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頭並進的和諧新社會。
六、貴國未來十年改善國際地位的策略為何?
答:面對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已擬定了具體的策略,並正全力以赴。在對內方面,我們將完成第二階段的憲政改革,奠定民主憲政宏規,並將推動司法改革、行政革新、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設等社會改造工程,建構一個重法治、有效率,且符合國際規範的現代化體制。此外,我們也將積極落實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建設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金融、製造、航運、通訊及媒體中心,確立台灣作為工業先進國家與亞太國家橋樑之重要地位。在對外方面,我們將推動高層互訪、加強經貿投資、技術合作與文化交流,以增進和各友邦的友好合作關係,並提升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同時,並將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國際活動,目前除已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也透過亞洲開發銀行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區域性國際組織之相關活動與合作計畫,以推動我與區域內國家雙邊及多邊實質關係。未來更將爭取參與聯合國及其周邊功能性國際組織,以擴大國際活動空,爭取合理的國際地位。此外,我們也將繼續運用援外基金及人道救濟履行國際義務,並提供科技、管理、經濟發展、民主建設等成功經驗,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為全球的和平、合作、繁榮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