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6年05月19日
總統接見亞太公共事務論壇與會外賓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亞太公共事務論壇」第一屆年會與會外賓時表示,中華民國一向秉持平等互惠的原則,主動務實的精神,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國際事務,一方面將我們成功的發展經驗回饋國際社會;一方面為促進世界和平、合作與繁榮貢獻力量;特別是藉由對外直接投資、技術合作、派遣農漁業及醫療團隊,以及透過「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的運作等,加強經貿交流,提升實質關係,成果非常豐碩。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們為了進一步加強與亞太地區的關係,在一九九五年開始規劃「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希望能建立自由化、國際化的經濟體系,作為跨國企業及工業先進國家經營東亞市場的重要據點,共同為提升亞太地區經貿合作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而努力。
總統也指出,擁有超過二十億人口的亞太地區,一九九五年國民所得達十三兆美元,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五;而在全世界一九九五年十兆美元的總貿易額中,亞太地區也占了約四成,預估到公元兩千年,每年經濟成長約可達百分之三點五,超過全球平均的百分之二點八。另就區域內貿易的比重而言,也由八○年代初期的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現今的百分之七十。所以今天的亞太地區不僅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更是未來國際經濟成長的重心。
總統同時告訴訪賓,中華民國在政府與民間的齊心努力下,以超過百分之八的經濟平均成長率,使每人國民平均所得成長六十多倍,達到一萬三千美元,對外貿易總額也突破了二千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十四大貿易國,並在經濟繁榮的基礎上,完成民主憲政改革,締造世人矚目的「臺灣經驗」;目前我們更集合全民的經驗和智慧,訂定新的奮鬥目標,希望在二十一世紀來臨前,再一次開創國家發展的新境界。
「亞太公共事務論壇」創立的宗旨,在於結合亞太地區工商企業及學術界人士,共同為亞太公共事務交換意見,達成繁榮共進的目標。該論壇成立時間雖然不到一年,卻已經有了具體的成果,總統除表示欽佩外,同時認為,這次年會以「展望亞太社會的未來:跨文化的友伴結盟」為主題,對亞太地區的文化特性和未來發展,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次年會與會貴賓都是來自亞太地區政經學界的菁英,總統深信,經過大家集思廣益、熱烈討論所獲得的寶貴結論,必定會對亞太地區的前途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亞太公共事務論壇」與會外賓下午由高雄市市長吳敦義及亞太公共事務論壇董事長陳敏賢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總統府副秘書長陳錫蕃均在座。與會外賓還包括:German Serrano Pinto(哥斯大黎加前副總統)、Ernesto Leal(尼加拉瓜前外交部長)、Tuiatua Tupua Tamasese(西薩摩亞前總理)、Krasae Chanawongse(泰國前外交部長)、Roger F.H. Maxwell(紐西蘭國會議員)、Wayne Gose(澳洲昆士蘭省前省長)、Norman George(庫克群島反對黨黨魁)、John Slater(紐西蘭國家黨副主席)、Frank Carroll(澳洲昆士蘭議會州議員)、Stephen Robertson(澳洲昆士蘭議會議員)、Molly Robson(澳洲昆士蘭議會前議員)、Barnett F. Baron(亞太慈善聯盟主席)、Meng Quang Wang(前新加坡駐北京大使)、Allan Gyngell(澳洲前總理保羅基亭資深顧問)、Joseph Assaf(澳洲Ethnic Communications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