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6年03月27日
總統接見達賴喇嘛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推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西藏精神領神達賴喇嘛,一生抱持慈悲的胸懷,倡導「愛與非暴力」,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和平主義者。
總統表示,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際,人類歷史已到了一個發展的關鍵時刻。此時,我們特別肯定,也認同達賴喇嘛所說:「在處理全球性問題時,不但需要培養理性的思考,同時還需要修持精神上的特殊能力,那就是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
「今天新的思考方式已成為理性的生活與行動之必要條件」。總統表示,他非常同意也支持達賴喇嘛對世局與人類的觀察與見識。那就是,「如果我們只抱持著過時的價值與信仰、片面不實的常識及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則我們只會繼續執著過時的目標與行為。大多數人抱持的這種心態將會阻止我們朝向相互依賴、和平互助的舉世一家的目標邁進」。
深受矚目的李總統和達賴喇嘛的會晤,上午九時三十分,在台北賓館進行;總統除了對達賴喇嘛的來訪,表達最誠摯的歡迎之意,也特別以一座精緻的達賴喇嘛琉璃像,贈送給達賴喇嘛;總統夫人則贈送達賴喇嘛最喜歡的蘭花,表達敬意;達賴喇嘛非常感謝總統伉儷的厚意,他並以傳統象徵尊貴的﹁唐卡﹂致贈總統。
這場被譽為「哲王之會」的會晤,深為李總統重視,上午總統在接見美國聯邦邦眾議員羅拉巴克後,立即偕同夫人曾文惠女士驅車到台北賓館接見深受世人敬重的達賴喇嘛。
九時三十分許,達賴喇嘛的車隊抵達台北賓館,一襲素色袈裟帶著慣有的慈祥笑容進入賓館內東廂會客室。雖然和李總統是初次見面,但是兩人卻似熟識多年老友般的熱絡。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法師在座。
由於李總統和達賴喇嘛都是熱愛和平、追求民主、尊重人權,都是兼具深厚的哲學素養與宗教修為的領袖,因此,在晤談中,彼此對宗教、以及慈悲、愛與寬容等課題,作了相當深入的心靈交談。
總統特別就他年來倡導心靈改革的意義,向達賴喇嘛作了簡要的說明,並聽取達賴喇嘛的看法。
總統說,四十多年來,我們致力於經濟發展,創造了台灣奇蹟,但相對的忽略了人文與精神的建設。現在,我們的物質享受比過去富裕了,但心靈卻沒有比以前充實。更值得關切的是,一般民眾的心態愈趨功利、現實,逐漸喪失對人生的理想,對社會的關懷。
因此,總統強調,他特別提出「心靈改革」,以作為各項改革的根本基礎,期能建立一個傳統與現代、精神與物質均衡發展、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
談到心靈改革的內涵時,總統也指出,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對他有許多啟示,總統認為,人類應發揮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服務的精神,尤其是每個人都不應太過注重自我、多一點包容,這樣社會一定能和諧。
談到宗教的精神時,總統表示,他非常同意達賴所說,每一個宗教都是鼓勵人向善,希望人過得快樂、社會更和諧;總統說,事實上,他對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有一段心路歷程,而信仰使人心靈得到寧靜,進而求得更好的人生觀,這都是宗教帶給人類最大的意義。
總統並且指出,事實上,他對人的生與死,是在年少時就有很大的興趣,記得在十六歲時,還特別為了死的問題,作過深入的自我剖析,那一段經驗,隨著年歲的增長與經歷的增加,自是有不同的感受。
總統也說,他個人對死的問題相當的坦然,總統並且表示,當有一天自己面臨死亡時,「我會對太太說,謝謝您對我這一生的照顧,讓我能過的充實,太太,謝謝您。」
達賴喇嘛非常肯定李總統推動心靈改革的觀點,同時也推崇李總統的遠見。達賴喇嘛說他到台灣來訪問,雖然只有短短幾天,但可以感受到此間在物質方面有相當的發展,但不容諱言的,對心靈方面也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物質與精神心須獲得平衡發展。
晤談時,總統也表示,達賴喇嘛這幾天在台灣弘法、演講受到民眾熱情的歡迎,充分顯示達賴喇嘛精神的魅力。
達賴喇嘛說,他來到臺灣看到人民都很和善、快樂,內心感到很溫馨。他表示,這麼多年來,他也一直倡導期望人類能邁向和諧,世界都充滿愛,人們彼此相互關懷、和睦。
達賴喇嘛並且表示,此間二千一百三十萬人民,在民主化後,如果能配合總統的心靈改革,得到內心的平靜,這不但是影響個人修為,而且會對全人類的福祉有所助益。
達賴喇嘛認同總統對宗教精神的看法,他也指出,對各種宗教義理雖有不同,但基本上目的都是一樣的,譬如追求愛與慈悲,或許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目標都是相同的。
達賴喇嘛在晤談時,也恭賀李總統當選中國五千年來第一位民選的總統;達賴喇嘛並推崇李總統不只是國家元首,而且最特殊的是能從心靈深處來尋求人心的改革,期使人民能提昇內在的善良本質。
達賴喇嘛非常高興和李總統今天的晤談。他同時也贈送哈達及其自傳與「慈悲的力量」等兩本著作給李總統伉儷。
總統最後強調達賴喇嘛此次來訪,對於心靈改革是一大助益;總統特別為此向達賴喇嘛致謝。總統同時對與西藏宗教文化的交流至表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