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前往雲林「西螺吳厝朝興宮」參香祈福暨致贈匾額「慈雲吐澤」,向鄉親說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社福政策等三大施政方向,將透過政策顧及各行各業,期盼國人團結共同面對外來威脅,一起拚經濟、守護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朝興宮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感謝所有鄉親的共同努力,讓朝興宮成為西螺的信仰中心,不僅發揮善心幫助弱勢,也協助政府及後備軍人的工作。並提到,今年颱風對於臺灣造成嚴重災情,丹娜絲颱風造成雲林、嘉義及臺南地區的損害;樺加沙颱風則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十多人失去寶貴性命,也影響到許多房屋及社區;近期鳳凰颱風也對宜蘭造成災情,期盼媽祖保佑臺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雲林及各縣市四時無災、八節有慶。
總統接著向鄉親說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社福政策」三大施政方向。首先談到國家更安全,總統說,面對中國的威脅一定要增加國防力量,因此需要提高軍事預算,並對外進行軍事採購及支持國防產業;國防預算是國家安全的預算,也是產業發展的預算,世界上可以做到國防自主的國家只有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國防自主的國家首先產業要健全,臺灣具備此條件,因此不論目標是經濟進步或國家安全,都應增加國防預算。此外,政府也希望打造「臺灣之盾」,堅定守護全國2,3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談到經濟發展,總統強調,經濟始終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礎,政府用最嚴謹的態度推動經濟發展。並提到,馬英九前總統任內經濟年平均成長率為2.8%,蔡英文前總統任內提升至3.2%,股市加權指數由8千多點攀升至2萬3千多點。臺灣去年經濟成長率達4.84%,今年第一季5.48%,第二季達近8%,第三季維持在7.6%,顯示臺灣整體產業實力深厚,且股市最高曾突破2萬8千點,國際社會都看好臺灣經濟發展。在國民所得方面,臺灣人均所得已超越日本與韓國,平均達38,000美元,預估臺灣在2030年前可望達到40,000美元。另外,臺灣外匯存底已突破6,000億美元,且目前臺灣的就業市場更是25年來最佳。
總統說,儘管科技產業表現亮眼,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仍面臨較多挑戰,因此政府特別推出多項協助措施。例如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政府提出930億元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涵蓋金融支持、海外拓銷、產業升級、就業以及勞工照顧等諸多措施,盼提升產業競爭力。並指出,除了特別預算,政府每年也編列預算協助企業導入人工智慧與數位工具,提高營運效率,希望透過支持中小企業帶動整體產業升級,讓大企業、小企業都能在良好環境中持續賺錢,創造臺灣經濟永續成長。
總統指出,政府也實施減稅,租屋單身者年所得低於62萬6千元,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64萬1千元以下,以及三代同堂年所得在212萬4千元以下都不用繳綜合所得稅。這幾年來政府透過減稅,提高家庭可支配所得等方式擴大對社會的投資,照顧民眾。
談及社福政策,總統以「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為例,說明家長自己帶0到6歲的小朋友,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0到2歲選擇公共化托育,政府補助第一胎每個月7,000元、第二胎8,000元、第三胎9,000元。送托準公共服務的家庭,每月補助第一胎1萬3,000元、第二胎1萬4,000元、第三胎1萬5,000元。至於2到6歲幼兒就學補助,若就讀準公共化幼兒園,家長每月只要負擔3,000元;非營利幼兒園每月負擔2,000元;公立幼兒園每月只需負擔1,000元,其他費用都由政府負擔。政府一年編列 1,100 億至 1,200 億的預算,幫助年輕夫婦減輕家庭負擔。
總統同時提到,政府推動高中職免學費,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補助3.5萬元,低收入戶學生再加碼補助2萬元,中低收入戶則再補助1.5萬元。國家希望透過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才會好。個人能夠透過教育促進專業知識改善生活,個人生活好,國家社會才會好。讓不論居住在偏鄉,或家庭狀況困難,任何一個想讀書的孩子,都能得到政府的協助。
談及長照政策,總統指出,在雲林65歲以上的長輩比例較高,政府也推動長照3.0照顧長輩。目前全國長照據點共有1萬5千多處,此外,已有10萬名長照服務員投入照護工作,服務對象包括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長照3.0」除提供喘息服務、機構式服務,並導入醫療,結合居家、社區、機構式安養中心、地方診所及醫院,對長輩提供更加周延的照顧。
最後,總統強調,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很辛苦,政府會和大家站在一起。即使分屬不同政黨,就如同媽祖庇護大家,不會有分別,政府對國人的照顧也不會有區別,期盼國人團結打拚,面對外來的威脅一致向外,共同拚經濟、守護臺灣。
包括雲林縣西螺鎮公所鎮長廖秋萍、西螺吳厝朝興宮主任委員廖承洋及榮譽主任委員劉信雄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