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4年06月03日
副總統視訊參加「2025年國家特別競爭力AI+科技博覽會」爐邊對談

蕭美琴副總統昨(2)日晚間,應美國「特別競爭研究計畫」(SCSP)邀請,以視訊方式參與「2025年國家特別競爭力AI+科技博覽會」(2025 AI+Expo)爐邊對談(Fireside Chat),就臺灣的科技創新、經濟與國防安全、國家發展願景及臺美關係等議題,回應主持人SCSP總裁兼執行長Ylli Bajraktari提問。

爐邊對談問答內容如下:

問:很榮幸能出席您和賴總統去年的就職典禮,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您曾提及希望將臺灣打造成「AI島」,而賴總統也在演說中提到這點。能否進一步闡述這個願景,以及迄今取得的進展?

副總統:首先,感謝您邀請我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也很高興再次見到您。當我們談到「AI島」或「AI臺灣」時,我認為至少要著重三個不同層面。首先是政府部分,接著是社會和經濟,最後是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在第一個層面,我們希望將 AI 全面導入政府體系,以提升政府服務的效率,同時也擴展政府與整個公務體系的能力。

第二個層面是社會與經濟,我們希望運用AI 落實人民賦能。這不僅強化我們的民主,以及公民對公共決策的參與,同時也要將 AI 導入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亦談及跨產業經濟,從服務業、傳統製造業,到目前正在經歷重要轉型的中小企業。我們希望 AI可以被廣泛運用,並以包容性及成長導向的方式推動經濟發展。

第三個層面是 AI 與臺灣的全球連結。臺灣在全球AI發展的供應鏈中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我們希望優化臺灣在促進穩定且安全的供應鏈方面之貢獻,同時也在全球創新與全球科技領域發揮作用。

最後,我們的目標是推動人類的進步與繁榮,並願意與全世界擁有共同目標的夥伴合作,攜手推動 AI 的發展。

問:如您所知,我們今年初曾訪臺。隨後在我們的電子報中撰寫一篇文章,稱臺灣為民主、創新及科技中心。你們也將技術擴展並輸出,例如台積電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在當今科技扮演關鍵角色的時代,您如何強化與盟友及夥伴的關係?

副總統:您說的沒錯。台積電已承諾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晶片製造領域,加上原先已投入的650億美元。部分設施已在亞利桑納州建造中,有些設施甚至已開始量產。這讓台積電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國在美綠地投資案,這是深具意義的連結,也是臺灣對全球科技製造領域的貢獻。我認為,除了晶片製造之外,臺灣與美國在經貿投資上的合作還有兩個特別值得關注的面向:一是我剛才提到人工智慧的領導角色,另一個則是協助美國的再工業化。我知道製造業對許多社會而言都是關鍵產業,特別是在確保供應鏈在特殊情況下不被干擾,這已成為全球許多政府的優先要務。

臺灣在各方面可發揮關鍵角色,不僅導入人工智慧,更可引進可靠且值得信賴的製造供應鏈,協助建構更具韌性的工業化生態系。臺灣不僅是終端產品的提供者,也是具備全方位製造能力的夥伴。我們相信,除了晶片之外,臺灣還可以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與美國持續合作。賴總統已經提出臺灣當前的重點發展領域,包括次世代通訊、新興太空科技,以及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我們也有興趣發展國防科技,以及支持各領域促進人類進步的人工智慧。我再次強調,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至關重要且正面的角色。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強化這個角色,同時與我們的國際夥伴攜手合作。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決定是對客戶和全球科技業的回應,以擴大供應鏈並讓其多元化。

問:顯然要站在科技創新的最前線,就必須能夠同時保護創新生態系。就過去訪臺的經驗,我認為沒有哪個國家像你們一樣,幾乎每天都要面對智慧財產權剽竊、經濟脅迫等問題。你們如何保護自己的珍貴資產和創新生態系,免受這些惡意行動侵擾?

副總統:首先,我要釐清基本觀念:我們認為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的一部分。您剛才提到要保護科技和創新,這些確實是我們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議題。經濟脅迫一直是極具挑戰的問題,我們與對岸的經貿關係經常被操弄,做為對社會施壓、甚至企圖影響政治結果的工具。這也迫使我們必須讓臺灣更具韌性。當然,強化韌性的一部分是多元化,我們也採取各項措施進一步保護我們的科技與經濟體系,包括建立更健全的出口管制制度,在這方面,我們需要與國際夥伴及其他民主國家密切合作。

不過,面對中國產業的產能過剩,這有一部分來自商業竊取、智慧財產權剽竊,以及國家補貼與其他非市場行為,我們也啟動了自己的應對機制。我們也要積極推動反傾銷措施、確保供應鏈的完整性。很多工作正在進行中,其中多數是針對外部壓力與脅迫的因應措施。不過我也要提到這些工作中正向、積極的部分,那就是賴總統希望建立一個由自由與民主國家所組成的供應鏈體系;也就是建立可靠的供應鏈,讓那些在科技上與我們有共同理念、致力推動自由的國家能夠攜手合作,並在此過程中能更具韌性。

問:接下來我想談較為敏感的議題。臺灣顯然位處太平洋地區最關鍵的地緣政治位置。我們注意到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本週末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中提到,中國在臺灣周邊的行動已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帕帕羅上將則稱這些軍演已不再是演習,而是實戰演練。以您的觀察,如何看待臺灣目前面臨的安全挑戰,不僅是對中國的關係,也包括更廣泛的印太區域。

副總統:地緣政治的局勢變得越來越複雜,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壓力與威脅也持續升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挑釁行為日益頻繁,不僅發生在臺灣海峽與臺灣周邊,也包括南海與臺灣以北地區。在這樣的情勢下,我們必須更努力強化自身防衛力量,以嚇阻潛在衝突。我們也從當前歐洲與中東等世界其他地區造成人道災難之衝突悲劇中深刻體會,和平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臺灣人民渴望和平,誠如您提及美國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中的發言,我們與美國在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上擁有共同的利益,且臺灣安全對全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感謝許多國際夥伴在包括G7峰會等全球高峰會中均強調臺海和平穩定對於全球繁榮至關重要,而這句話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此,強化我們自身安全、與國際夥伴合作以防止衝突,並運用外交手段維護區域和平穩定都是維持現狀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

問:顯然,在面對解放軍持續不斷的施壓行動,如網路攻擊、假訊息操作與軍事威脅,你們並未坐以待斃,而是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能否進一步說明這意謂什麼?目前的整備情況如何?未來預計如何具體執行?

副總統:針對您剛才的問題,我提到的是國家軍事安全與防衛,需要投入及建設更多資源,透過實力來維持和平。而這題則是關於我們的公民社會、民間體系,以及整體韌性的議題。臺灣非常熟悉天然災害,幾乎每年都會遭遇地震、颱風,挑戰人民日常生活與韌性,因此我們逐步建立起一定程度的韌性。但是當前我們面對來自中國共產黨及其他威權政權的複合式威脅,包括網路安全挑戰、通訊中斷、海底電纜遭破壞、海上民兵和灰色地帶的力量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以及各種複合式的假訊息,且威權政府正串聯彼此的手段。

因此,我們必須發展複合式的應對策略,以及更加全面且具韌性的應對機制。賴總統上任後親自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主持會議。該委員會的目標是建立社會在危難時刻如天然災害或人為複合式威脅,確保韌性的支柱;其中的關鍵支柱包括通訊系統的韌性、糧食與能源安全、戰略物資及醫療儲備;也涵蓋建立、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能源網絡、網路安全防衛能力;還包括強化民間社會與公民團體的訓練,讓他們能更有效地應對災害,並在危難時刻找到自我保護的方法。

問:您剛剛提到歐洲大陸目前在烏克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中東地區持續發生的衝突。請問您從這些地區中汲取了哪些重要的教訓?在當前環境以及未來趨勢下,您如何因應戰爭本質與型態的不斷變化?

副總統:幾年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臺灣社會來說是一記警鐘。雖然我們愛好和平也致力維持和平,但絕不能將和平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必須更努力確保和平得以維持,避免衝突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土地和此區域。在汲取教訓方面,首先我們需要提高國防的投資,但不只是投入多少資金或GDP占比提高而已,還要投資對的系統和能力。我們持續專注於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且必須精準投資。

烏克蘭戰爭展現了創新科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無人載具、人工智慧與防衛系統的整合、以及一些新興的太空科技應用方面;這些新興科技在防衛上扮演了關鍵角色。這也提醒我們,在善用私部門力量提升社會整體韌性及國家防衛上,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問:鑑於您所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可能面臨的時間壓力,請問您對於軍隊現代化和新技術採用的速度感到滿意嗎?

副總統:我認為再多的準備都不夠,也無法完全滿意。軍方正推動多項改革與現代化工作,包括指揮控制、分權、採用新技術、以及強化後備軍人的訓練機制。現在很多工作正在進行中,雖然過程充滿壓力與挫折,但這是不可或缺的必經過程。只要臺灣仍面臨威脅,我們就會持續努力不懈。

問:如您所知,我們在2月份邀請了8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菁英訪臺,目的就是想展現臺灣不同的面貌。通常一提到臺灣,無非就2件事—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以及台積電。

您回到臺灣後,還有什麼想讓大家知道的?我們來到臺灣參訪,親眼見證這片土地、這裡的人們以及所蘊含的活力。但你們最想讓大家留下的臺灣印象是什麼?

副總統:謝謝你們透過SCSP計畫帶領這80位傑出的青年領袖來臺,也歡迎今天在AI博覽會現場的所有年輕朋友們來訪。

有一個關鍵詞,我今晚大概已經提了10幾20次,就是「韌性」。臺灣就是在打造韌性,來守護我們社會的自由,而「自由」則是另一個重要的關鍵詞。綜觀我們的歷史,臺灣經歷過許多挑戰;我們經歷過殖民統治、世界上最長的37年戒嚴時期,以及民主轉型,造就今日強健且競爭激烈的多黨民主體制。也讓我們的社會具備了面對各種內外挑戰的更強韌性。

因此,我希望所有來臺的朋友都能感受到臺灣社會充沛的活力以及人民的堅韌、善良與親切,也感受到我們成為世界上良善力量的渴望、為全球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這種精神已深植在我們的社會每個角落。

儘管面臨種種壓力,臺灣人民仍然希望成為這股良善的力量、成為捍衛自由的前線,並致力於支持全人類的發展以及共享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福祉。

問:我們的訪談已接近尾聲,接下來的問題有兩部分。第一,您曾在華府服務超過三年,對當地相當熟悉,也認識許多人。您對華府的懷念之處為何?不懷念的又有哪些?第二部分較為嚴肅,您目前已回到臺北,並擔任副總統,如何評估目前的臺美關係?

副總統:首先,對我而言,華府就像是政治與外交的「大聯盟」。雖然在擔任駐美代表期間面臨許多挑戰和起伏,這的確很有挑戰性,我投入大量時間工作,也結交到許多朋友,我非常懷念在那裡親自與人交流互動的時光。現在每當有類此視訊會議或線上通話、會議時,總有12小時的時差,經常不是在我思緒清晰的時候進行。因此,我非常懷念能在華府與那群優秀人士面對面地交流與互動。但能回到臺灣,對我而言也很有意義。畢竟,外交與國際關係不僅是與其他國家及夥伴建立橋梁,同時也要代表人民,爭取我們的利益。能貼近基層,瞭解臺灣人民及各行各業,並親身感受臺灣的日常生活節奏,對於思考如何最大化臺灣在全球作為「良善力量」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運用視訊這類科技,隨時隨地與世界保持連結固然重要,但面對面接觸人民亦同等重要。

至於第二個問題,在華府擔任駐美代表時,我將確保所有工作皆能獲得跨黨派支持視為首要任務,避免讓臺灣議題成為政黨政治的爭議焦點,這不僅是在華府,在全球其他國家亦同,希望能凝聚各國對臺灣的支持與友誼。

雖然臺美關係正面臨不少挑戰,但目前雙方夥伴關係仍然非常堅固,這對臺灣而言至關重要。維持雙方強健的夥伴關係符合我們的利益。但近期關於關稅的討論,確實在民眾間引發了一些焦慮。我不在此討論細節,但我們希望能達成一個雙贏的路徑圖,讓臺美合作發揮「強強聯手」的效果,共同推進科技發展,並結合彼此的競爭優勢,確保工業化與AI的領先地位,為我們的共同目標盡一份心力,也推動自由與韌性,這也是今天會議的關鍵詞。

在安全層面,我們將持續與美國這個強大夥伴合作,加速推動臺灣內部必要的改革,讓我們更有能力嚇阻衝突,維護和平。最終,這不僅是臺美之間的關係,我們也鼓勵並歡迎全球其他夥伴一同參與,確保臺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並在穩定的基礎上促進繁榮發展。

問:最後一個小問題,在您和賴總統任期結束之時,您希望臺灣呈現的樣貌為何?

副總統:除了維持我剛才提到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之外,我們也希望看到更有韌性的社會,以及更有韌性的民主,能夠對抗各種挑戰、假訊息及對民主制度信任的干預等。我們要鞏固民主並促進和平穩定。我們還希望確保繁榮是具包容性的,不僅是臺灣能為全世界做出貢獻,國內各行各業、各地區、各專業領域間的繁榮也能達到平衡,並且讓繁榮成為全球合作夥伴的關鍵基礎。在人工智慧時代,對年輕世代,包括現場許多年輕朋友來說,有時會感到挫折與困惑,但我依然保持樂觀,因為推動人類進步的共同使命遠遠超過那些挫折感。對科技帶來的可能性,以及它將為下一代帶來的各種工具、創新與創意所產生的興奮感,確實激發了熱情,而這份熱情也轉化為我們社會的樂觀能量。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8日
副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日交流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8)日上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海外研修團時表示,臺日兩國在經濟、文化、教育及社會各層面均有許多交流,且共同面對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挑戰,期盼雙方持續深化交流合作,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可以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臺北賓館歡迎訪團,感謝日本自民黨青年局中曾根局長再次選擇臺灣為海外研修的地點,雖然訪團行程緊湊,但相信此行是進一步認識臺灣,並深化雙邊交流的珍貴機會。 副總統指出,臺日關係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以及各社會層面皆有許多交流,面對各式天災挑戰時,更是患難見真情。兩國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對外包括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對內則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人口老化或人才養成等議題。如何確保人民在新興科技不斷突破的時代,能共享資源且均衡發展,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是兩國共同的挑戰與努力的目標,也是雙方合作的機會。 副總統說,臺灣各項民調顯示臺灣人民對於日本觀感高度正面,希望在此良好基礎下,持續深化雙邊合作及交流,並再次歡迎訪團訪臺。 訪團成員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中曾根康隆、平沼正二郎、加藤竜祥、參議員神谷政幸、府議員須田旭等,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高羽陽、外交部次長葛葆萱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於臺北賓館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8日
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臺日合作穩定區域情勢及創造經濟雙贏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下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海外研修團」時表示,日本和臺灣情感深厚,也都堅信民主、自由的價值。因應全球局勢快速變化,期待臺日持續深化合作,不僅穩定區域情勢,也強化彼此的經濟韌性,為雙方經濟產業帶來雙贏。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日本自民黨青年局的好朋友們再度來臺訪問,並提到,今年5月曾在總統府與中曾根康隆眾議員、平沼正二郎眾議員、神谷政幸參議員及加藤竜祥眾議員見面交流。今天也很高興見到須田旭議長,與訪團成員們一起針對各項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感謝自民黨青年局長期在臺日交流中扮演關鍵角色,促進雙方更深入的理解和合作。並指出,日本和臺灣情感深厚,總在臺灣面臨困難時伸出援手、帶來溫暖。無論是去年臺灣0403震災時,自民黨青年局發起募款、協助重建;或是這兩個月來,石破茂首相與多位議員對於臺灣風災和豪雨災情的慰問,都讓我們深受感動。 總統指出,臺灣與日本都堅信民主、自由的價值,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再次感謝日本政府,從安倍晉三前首相到石破茂首相,在美日峰會、「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及「四方安全對話」等國際場合,不斷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總統提到,因應全球局勢的快速變化,期待臺日雙方除了在地緣政治變化中能共同合作、穩定區域情勢,也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產業持續深化合作,提升競爭力,也強化彼此的經濟韌性,帶來臺灣和日本經濟產業的雙贏。 隨後,中曾根局長致詞時表示,臺灣及日本共享許多普世價值,也有共同利益,在許多領域都有具體合作。現在的臺日關係是史上最好階段,希望能在此良好基礎上,攜手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青年局也將從旁協助。 中曾根局長對於近來臺灣遭受颱風和暴雨侵襲,導致許多人受災表達慰問之意。臺灣跟日本都是天災頻繁發生的地方,但每次災害發生時都會相互伸出援手。明年日本將正式成立「防災廳」,其中的重點工作包括國際合作,期盼未來兩國共享防災相關情報、資訊及經驗,並在防災領域加強合作。 中曾根局長提到,現在世界上發生數起戰爭,企圖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舉措也在各地頻繁發生。其中,臺灣面對臺海緊張情勢,日本也同樣面臨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北韓三個面向的威脅。中曾根局長說,我們必須向海內外展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決心,並建立因應機制。互為信賴夥伴的臺日兩國必須緊密合作,促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中曾根局長也說,稍早總統致詞時提到半導體的臺日合作,不僅在半導體領域,下一個世代的通訊、AI等都是雙方共同擁有強項的領域。日本有許多可以向臺灣學習之處,期盼未來相關領域的合作能加強兩國之間的產業競爭力。 中曾根局長同時表示,現在對日本或臺灣來說,執政都不容易。尤其社群平台崛起讓民主體制變得更加複雜,但執政者必須守護國民、守護國家,期盼臺日攜手因應挑戰,青年世代也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訪團成員尚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平沼正二郎、加藤竜祥、參議員神谷政幸、大阪府議會議員須田旭等,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外交部長林佳龍、「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仁久及立法委員陳冠廷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4日
總統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訪團 強調全力捍衛臺灣民主與區域和平穩定 並持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學者專家訪問團,感謝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庫友人長期對臺灣展現跨黨派的支持。並表示,面對中國持續對臺灣加大威脅與壓迫,政府會積極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全力捍衛臺灣民主,共同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臺灣的老朋友-何瑞恩(Ryan Hass)主任再次率領重量級學者來到臺灣,也很高興美國前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Philip H. Gordan)、布魯金斯研究院美歐中心主任絲德穆勒(Constanze Stelzenmüller)首次來臺訪問。 總統指出,「布魯金斯研究院」成立超過百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深遠的智庫之一,提出的分析與建言向來深受各國重視。臺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情誼,希望此行透過與臺灣各界人士交流,增進對臺灣的了解。 總統提到,現在的臺灣已是世界的臺灣,不僅是「全球民主價值鏈」、「印太第一島鏈」的樞紐,也是「全球非紅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臺灣能有今天的發展與成就,除了人民珍惜民主、勤奮打拚,也要特別感謝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庫友人,長期以來對臺灣展現跨黨派的強勁支持。 總統強調,面對中國持續透過軍事、經濟、灰色地帶侵擾、統戰滲透、媒體戰、心理戰等手段,加大對臺灣的威脅與壓迫,除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之外,也會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攜手,並在今年3月提出17項因應策略,全力捍衛臺灣民主,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總統提到,面對國際經貿秩序的變動與重組,臺灣將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持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創造雙贏。無論是正在進行中的對等關稅談判,或是對美臺都有利的「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希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儘快達成共識,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共同促進臺美未來的進步與繁榮。 總統說,相信只要彼此堅守共同價值、持續緊密合作,臺美通往互利雙贏的道路就會越來越寬廣、越走越順暢。 布魯金斯研究院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何瑞恩主任致詞時,感謝總統和臺灣政府的熱情歡迎。並指出,此次訪問是一趟學習之旅,希望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相關議題,也展現「布魯金斯研究院」長期致力於深化與臺灣相關的政策議題及公眾認識。 何瑞恩主任說,多年來「布魯金斯研究院」都會組團訪臺,期待未來無論情勢起伏、局勢變化,都能持續來訪也期待後續的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4日
副總統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訪團 強調持續致力強化臺灣安全與延續自由民主核心價值
蕭美琴副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學者專家訪問團時指出,臺灣擁有健全、開放且具競爭力的民主政治,並會持續賦權下一代,確保臺灣安全、開放、自由與民主的核心價值得以延續。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表達歡迎,並指出,訪團此刻來臺別具意義,當前國內外情勢多變,不僅國內事務繁忙,國際地緣戰略環境在貿易、安全與國際空間等面向亦有許多發展,感謝訪賓持續關注臺灣以及政府在不同領域政策的演進。 副總統提到,自從賴總統與他上任以來,政府持續致力於強化臺灣安全。賴總統不僅延續蔡前總統推動的多項工作,也加入新的優先事項,包括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以及加速國防與軍事體系等多項改革。作為少數政府,執政上確實充滿挑戰。 副總統指出,政治在包括美國等世界各地皆有其複雜性,但這正是民主的本質。臺灣擁有健全、開放且具競爭力的政治體系,政府有信心人民最終會取得勝利,並會在維持民主的過程中持續賦權下一代,確保臺灣安全、開放、自由與民主的核心價值得以延續。 訪賓一行由「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率領,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3日
副總統接見拉脫維亞訪團 感謝堅定支持並盼共享民主經驗與韌性
蕭美琴副總統今(13)日上午接見「拉脫維亞國會友台小組訪問團」,感謝拉脫維亞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事務,並表示,兩國都曾共同經歷民主化歷程,相信雙方人民展現出的高度韌性可以讓彼此相互學習與分享。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來訪,並代表賴總統感謝拉脫維亞對臺灣的友誼與支持。訪賓不遠千里組團來臺,正是兩國深厚情誼的展現,也感謝拉脫維亞人民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事務。 副總統提到,臺灣與拉脫維亞在產業方面有許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特別是在無人機及其他無人系統等新興科技領域。儘管兩國在地理上相距遙遠,但同樣經歷民主化歷程,雙方人民均展現出高度韌性,相信彼此有許多可以進一步相互學習與分享之處。 訪團成員包括拉脫維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齊翠蓮(Ingrīda Circene)、副主席柯茨瑪(Irma Kalniņa)、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羅布格(Ugis Rotbergs)、公共支出及審計委員會主席李嘉思(Gatis Liepiņš)、新聯合黨國會黨團主席尤艾蒙(Edmunds Jurēvics)、議員魏吉娜(Ilze Vergina)、帕亞尼(Jānis Patmalnieks)、史庫娜(Zane Skujina-Rubene)等,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