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6年01月20日
總統接受波士頓大學授予之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李總統登輝伉儷今天接受美國波士頓大學所分別授予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及榮譽紀念牌。總統表示,波士頓大學所給予的這份榮譽,應該屬於中華民國全體國民。
致贈儀式是於下午三時在總統府進行,波士頓大學校長衛士林親自由美國專程前來我國主持。副總統連戰夫婦、我國中央政府首長、大學校長及波士頓大學代表、在台校友等八十餘人在場觀禮。
儀式首先由衛士林校長宣讀學位証書及頌詞:「‧‧‧您繼任為中華民國總統是歷史上一件大事,因為您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的總統。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及執政黨黨主席,您堅定不移地推動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及民主改革。您第一次當選總統七年後的今日,中國人民在一九一一年劃時代的革命行動,終於在台灣開花結果。在您的領導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三民主義,獲得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尊崇。去年,貴國人民全然信任您,使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經由人民直接選舉而產生的總統。為了表彰您在貴國教育、農業、經濟發展、政治等方面的卓越貢獻,並且為了您在促進區域瞭解及世界互信,更為了您身為民主改革的勇敢鬥士,波士頓大學很光榮地頒贈給您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隨後,衛士林校長將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証書致贈給總統,並將學位袍之垂巾放至定位;接著,他再致贈榮譽紀念牌給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衛士林校長並分別向總統暨夫人致賀,全體觀禮人士也都鼓掌表達賀意,儀式簡單隆重。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接受美國波士頓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感到非常榮幸。首先,要向波士頓大學衛士林校長和所有教職員,表示由衷的謝意。尤承蒙衛士林校長親自來華主持這項榮典,更要特別藉此機會,向衛士林校長暨夫人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總統也指出,波士頓大學位於人文薈萃的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成立到今天已有一百五十六年歷史,歷屆校友的優越表現,使波大成為國際知名的大學。
去(八十五)年元月十五日,名譽校長史約翰先生曾經來華,總統曾就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經驗,與史約翰交換意見。總統說,如今衛士林校長夫婦又專程來華,足以顯示我國與波士頓大學深厚的情誼。相信透過這次訪問,一定更能促進雙方學術的交流與合作。
總統說,雖然中華民國現在並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而且只有三十個邦交國家,在國際人士眼中,「台灣」只是蕞爾小島,或只被視為「例外的存在」。但是中華民國今天的輝煌成就,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
總統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在台灣最近六年來,一方面進行憲政改革;一方面致力展開國際經濟活動,所獲得的豐碩成果,在亞太地區已形成一股不能忽視的影響力。但是真正能體會「台灣經驗」在世界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的人並不多。
「我們認為現代的國際關係,不能只以傳統國際法的觀念,界定一個國家的存在與地位;」總統強調,「必須就現實存在的獨立國家或國家以外組織單位所參與的國際活動,認定一個國家對國際社會的貢獻,才符合公理正義。因此,今天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存在與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事實,理應獲得合理的待遇和尊重」。
總統認為,只有從這個理念出發,探討近年來中華民國政治改革的順利完成、與大陸關係的擴展、多元化務實外交所形成的非正式國際網絡等成就意義,在﹁脫離冷戰﹂和﹁脫離社會主義﹂的世界潮流中給與中華民國定位,方能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亞太地區發展,提出新的方向。
總統同時表示,多年以來,中華民國在兩位蔣總統的領導下,奠定了經濟建設的良好基礎;而在全體國民的努力下,更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根據一九九六年的統計,平均每人的國民生產毛額(GNP)為一萬二千八百多美元,居世界一百九十個國家中的第二十五位;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二千一百七十三億美元,居世界的第十四位,經濟實力可與先進國家相抗衡。近年來,我們除了經濟持續發展外,也致力憲政改革,去年三月二十三日,更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正式告別威權體制,躋身民主國家之林。
在回顧我國改革過程時,總統說,世界各地區「威權主義體制」往「民主主義體制」轉移的事例中,曾經出現如拉丁美洲或東南亞的軍事政變、中共的天安門事件及舊蘇聯保守派政變的保守逆流;或者是出現杭亭頓(Huntington)所說的「政治後退」現象,帶來許多的暴力和政治混亂。然而,我們的改革過程,卻沒有出現如許多發展中國家常見的政治參與擴大、階級對立、軍事政變、政治參與的壓迫等的惡性循環,而順利實現了和平的民主改革。
總統指出,從比較政治學的宏觀理論來看,「台灣經驗」是世界史上極為罕見的事例。尤其是在繼「經濟奇蹟」之後,又創造了「寧靜革命」的政治奇蹟,更為人類文明發展,創造了新的典範。
總統認為,中華民國的邦交國雖然只有三十個,但是,卻和全世界一百九十七個國家和地區有實質的交往。而台商在全球所織造的綿密網絡,更使中華民國在國際經貿地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我們更積極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經貿組織。期能進一步建設國際化與自由化的經濟環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總統最後指出,「台灣經驗」是台、澎、金、馬兩千一百四十萬同胞,數十年來血汗交織所締造的成果,也是經過艱苦奮鬥的歷程,帶著誕生的陣痛,發揮了政治的高度智慧和耐心,才順利完成的,絕非一蹴可幾。所以值得學習與肯定的,並不只是「台灣經驗」的結果,而是「台灣經驗」的艱辛過程。
總統說,和平是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也是今天國際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更是他本人一貫抱持的施政理念。在和平發展的原則下,我們先後邀請朝野人士舉行了「國是會議」和「國家發展會議」,理性探討國家發展方向,開創進步新局。在兩岸關係上,我們透過國民大會的召開,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宣佈放棄武力對峙,宣示以和平方式解決中國未來統一的問題,希望為萬代子孫建立永遠沒有戰爭的生活家園;在國際關係上,中華民國更本著平等互惠的原則,遵守國際規範,參與國際組織,善盡國際責任,共謀國際社會的和平、合作與繁榮。
在儀式後的酒會中,在場觀禮的所有貴賓也都以香檳酒向總統及夫人祝福,並表達誠摯的恭賀之意,總統伉儷也感謝大家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