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5年10月25日
書面賀詞-亞洲展望研討會
  中華民國國立政治大學與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今天在大阪聯合舉辦第八屆「亞洲展望」研討會,李總統登輝先生特頒書面賀詞,申致賀意。

  總統書面賀詞全文為:

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中華民國國立政治大學與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在此聯合舉辦第八屆「亞洲展望」研討會,登輝要特別申致賀意。這個研討會,經過八年的心血灌注,在研究如何促進亞洲的和平、合作與繁榮各方面,作出積極的貢獻,令人敬佩。

  回顧八年來,國際局勢不斷演變,而在東亞則產生了下面三項重要趨勢:

  第一、國際安全的多面向發展

  一九七0年代,美國基於整體國際戰略的考慮,把中共納入美、蘇的二元對峙體系,成為三角戰略關係。但在蘇聯解體後,就國際安全而言,此種三角戰略關係已經失去作用。表面上看來,美國、俄羅斯及中共仍有競爭,其實國際安全的概念已有相當大的改變,除了軍事安全及傳統外交之外,還包括了人權、民主、市場、貿易、環保、毒品、犯罪防範、軍用科技擴散等全球性的課題,國與國之間多面向關係,已逐漸形成。本次會議所以將環境保護列入議題,就是反映這種國際政治的新趨勢。中華民國在此一新的國際政治型態下,雖然在外交上因中共的無理打壓,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在參與全球事務上的積極表現,已經贏得國際社會的一致尊重與肯定。

  第二、經濟發展帶動政治民主和社會開放

  以中華民國為例,二十五年前,國際貿易總額只有三十九億美元,但到了一九九五年,則高達二千一百五十餘億美元。經濟的繁榮成長,固然值得欣喜,但是中華民國民主化的成就,更值得大書特書。在中國歷史上,政權的繼承多會引起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的傷亡,但這已經成為過去了。中華民國在今年三月間的總統、副總統選舉,不但是由人民直接投票,而且一切活動依法進行,在整個過程中,沒有流血、沒有暴亂。這個完美的政治工程,實現了中國人長期以來追求民主政治的夢想。

  經濟發展帶來的民主化及社會開放的現象,在韓國、菲律賓及其他東亞國家都可以看到;即使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也牽動許多內部的變化,相信在下一世紀開始之後,大陸的共產主義制度一定會為自由民主制度所逐漸取代。

  第三、經濟相互依存增加,安全體系有待努力

  在早期,東亞與美國的貿易量,一直超過東亞各國相互之間的貿易量。但到了九0年代初,東亞各國相互之間的貿易量,開始超過了東亞各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量。同時期,東亞各國之間的相互投資也大幅增加。東亞各國經貿依存度的增加,也帶來了東亞國際政治依存度的增加。但是很遺憾的,東亞地區到今天還沒有集體安全機制,以降低各國的安全顧慮。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東亞許多國家仍然堅持十九世紀國家主權觀念。在這種過時的主權觀念下,只顧加強自身安全,不肯和其他國家合作,促進集體安全,終於形成國際政治學上所說的「安全困境」。要解決這種問題,東亞各國一定要逐步邁向國際政治的整合;要整合,就要先放棄十九世紀不合時宜的國家主權觀念。

  以上東亞發展三種趨勢,對香港問題及兩岸關係都具有啟發作用。香港在明年七月一日就要歸由中共治理。在經濟上,香港和中國大陸已有相當程度的整合,在東亞及世界經濟,也有其重要地位;在政治上,香港也有了自發性的民主運動。但是中共如果僅以主觀的從上而下觀念來統治香港,忽略了香港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與人民的希望,相信中共很難持續香港的繁榮,未來中共也將身受其害。本屆研討會把香港問題列入,意義特別重大。

  至於兩岸關係,因為我們採取一系列政策,海峽兩岸和平交流才有所發展。因此,在經濟上,至一九九五年為止,中華民國對大陸的協議投資金額已達三百億美元,雙邊貿易經香港轉口者,亦達二百五十億美元。在教育、文化、體育、觀光上的交流,更是逐年大幅成長,每年有一百餘萬人次相互往來。很遺憾的,中共堅持霸權心態,無視於中華民國繼續在臺灣存在的政治現實,不但處處打壓我國在國際社會合理的生存空間,並且進行武力威脅,多方推遲會談,致使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為了打破兩岸僵局,登輝在今年五月二十日的就職演說中,呼籲海峽兩岸正視處理結束敵對狀態這項重大問題,同時也表達了從事「和平之旅」的意願和「與中共最高領導當局見面,直接交換意見」的主張。希望中共當局能體認時勢,秉持善意,加強對談溝通,促進合作互惠,積極維持臺灣海峽的安定,共創和平、合作、繁榮的亞太新世紀!

  今天,各位專家齊聚一堂,經過集思廣益所獲得的寶貴建言,相信對亞洲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必定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最後,敬祝研討會圓滿成功!大家健康快樂!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