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5年10月21日
總統國統會閉幕致詞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主持國家統一委員會第十一次委員會議,聽取報告及與會委員針對兩岸關係所提出的意見後,總統在會議結束前特別發表談話重申,「追求中國的統一,是我們開創歷史的時代責任,而確保台澎金馬地區兩千一百三十萬同胞的安全福祉,是我們生存發展的基本課題」。
總統並強調,「我們的大陸政策,必須以根留台灣、加強建設、充實國力為出發點,戒急用忍,行穩致遠,逐步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終極目標」。
總統談話全文為:
首先,登輝要再次感謝大家出席今天的會議。
今天,我們聽取了殷局長和張主任委員的報告,對當前大陸情勢和大陸政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問題,充分交換意見。雖然大家的看法有交集,也有一些分歧,但都非常寶貴。因為,兩岸關係的演進,攸關兩千一百三十萬同胞的生存權益,而國家統一問題,更影響中華民族歷史的發展方向,所以一定要經過朝野各界充分討論、相互溝通、建立共識之後,才能審慎推動。
因此,大家發表的寶貴意見,登輝已一一詳細記下來。今天,一共有十四委員發言,內容可歸納為下列幾項:
關於國家統一的方針、進程及策略問題,有三位;
關於兩岸經貿交流問題,有六位;
關於兩岸文化交流問題,有二位;
其他有關兩岸關係推動問題,有十位。
各位的意見,我們將交給行政院有關部會研究辦理,有些牽涉層面較廣,則可以交請年底即將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作進一步的研討。
過去幾年來,我們透過社會各界意見的凝聚,秉持前瞻、務實的原則,積極開展兩岸關係,獲得具體進展。我們首先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接著在行政院設立大陸委員會,在民間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為大陸政策的制訂與推動,建立了完備的體系;另一方面,我們先後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訂定國家統一綱領,並制頒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為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奠定政治和法律基礎。這些開創性的作為,結束了兩岸的長期隔絕,使兩岸的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為未來的統一大業,跨出深具歷史意義的一步。這個局面得來不易,也充分展現我們推動兩岸關係的誠意與決心。
去年,中共當局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八點看法時,登輝即指出: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要予以重視,應該就這個問題,與社會各 界廣泛交換意見,並請政府有關負責部門,深入研究,提出因應策略。當時經過近兩個月的研究,登輝在國家統一委員會第十次全體委員會議中,提出六項主張。(登輝要再重覆說明這六項主張):
一、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中國統一;
二、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
三、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
四、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藉此自然會面;
五、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六、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
登輝並且懇切的表示,儘管兩岸長期分隔,但我們向來珍惜與大陸同胞的手足之情,時時以全中國人民的福祉為念。而未來,我們也將繼續發揮相互扶持的同胞愛,協助大陸地區在穩定的局勢中,謀求進一步的發展。同時,登輝也堅定的相信,在國際局勢日趨緩和的今天,兩岸分別展開民權和民生建設,進行和平競賽,是對全中華民族最直接、最有效的貢獻,不但能謀求中國統一問題的真正解決,並能使炎黃子孫在世界舞臺昂首屹立。
今天,登輝不厭其煩的再度說明我們去年的主張和作為,是因為去年曾經是促進國家統一發展的重大契機。歷史給了兩岸一個開創新局的良機,當時只要秉持善意,發揮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兩岸就能攜手邁入嶄新的歷史進程。遺憾的是,中共當局未能體認時勢,仍然抱持霸權心態和僵化的﹁對臺政策」,一手阻擋了歷史的進展,致使兩岸關係停滯不前。
追求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是全體中國人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們可以理解,中共當局為了避免內部的重大改變,無論是處理內部問題、香港問題,甚至國際問題,對於不同的意見都慣於以「嚴厲對待」的態度,採取極端保守的作法,壓制不同意見。但是,真正的長治久安,是以滿足民眾需求、保障基本人權、謀求民族福祉為前題,而不是以武力、以威嚇來維持一時表面的安定。因此,中共的高壓作法,無法得到兩千一百三十萬同胞的認同,反而會加深無謂的誤會和敵對,不利於統一大業的推展。我們深信,只有在彼此包容,相互尊重、承認現實的基礎上,透過對談溝通,發展互惠合作,才能逐漸縮短兩岸的差距,建立和平化解爭端的機制,蓄積國家統一的有利條件。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登輝要再度強調,追求中國的統一,是我們開創歷史的時代責任,而確保台澎金馬地區兩千一百三十萬同胞的安全福祉,是我們生存發展的基本課題。因此,我們的大陸政策,必須以根留台灣、加強建設、充實國力為出發點,戒急用忍,行穩致遠,逐步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終極目標。
雖然,中共的固步自封阻礙了歷史的發展,但是,我們為全體中國人創造歷史的決心,並未改變。我們的經濟發展經驗,讓我們有雄厚的實力,促進全中國的繁榮進步;我們的政治建設成就,讓我們有無比的信心,以全民的意志為後盾,指引全中國的發展方向。因此,儘管歷經諸多波折,我們仍以宏寬的胸襟,提出前瞻的倡議。
今年五月二十日,登輝在就職演說中明確表示,兩岸應當「面對事實,以最大的誠意與耐心,進行對談溝通,化異求同」,同時也鄭重呼籲:「海峽兩岸,都應該正視處理結束敵對狀態這項重大課題」,並且表達了從事「和平之旅」的意願,和「與中共領導當局見面,直接交換意見」的主張,期能為國家的統一再創新契機。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已經主動採行前瞻務實的作為,再一次開啟兩岸協商、共創新局的大門,希望中共當局也能體認時勢,摒棄私見,以中華民族的前途為念,讓兩岸中國人結合力量,共同締造富強康樂的新紀元!
今天,經由大家的熱烈討論,已經為我們下一階段的大陸政策規畫,提供了頗具參考價值的意見。希望社會各界也能就這些議題,充分表達看法,逐漸凝聚共識,讓我們能以穩健的步伐,繼續開創歷史的新機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