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4月18日
副總統訪視台北縣蘆洲市政建設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訪視台北縣蘆洲市政建設,除在市公所聽取市政簡報並與地方人士座談外,並參訪停二立體停車場新建工程、林建生圖書館、鴨母港抽水站及紫禁城博物館。
副總統在聽取李翁月娥市長簡報後表示,光就地名來說,蘆洲的地名不僅非常可愛,且其地名沿革背後的故事也很有趣,只是近來人口成長過於快速,致使公共建設略有不足,對此,副總統以過去擔任桃園縣長的經驗說,她能感同身受。
參觀行程中,副總統也表示,蘆洲是個有前景的城市,只要地方上先動起來,多花點心思,以DIY方式來為週遭環境進行綠化、美化,相信未來的蘆洲將會成為大台北都會區最宜人的居住環境。
副總統指出,新政府上任後接收了二兆五千億元的財政赤字,而且近三年全球經濟衰退,股市總值大跌,然而二○○二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仍達三.五四%,比美國的二.四%、新加坡的二.三%、香港的二.二%、日本的○.四%都還要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請大家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目前中央政府財政負擔仍然沉重,國人應共體時艱,一起努力度過難關。
副總統再次重申,中央與地方是一起打拼的夥伴關係。她並指出,雖然地方需要建設經費,但是建設的方法也很重要。她以過去擔任桃園縣長的經驗表示,除爭取經費外,開源也很重要,她說,桃園縣也曾經面臨歲入不足的問題,但縣府團隊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廠商進駐,歷經三年,桃園縣的高科技產值已達全國第一,超越新竹科學園區。
有鑒於二十一世紀是「三生有幸」的世紀,重視生活、生產、生態三位一體的環境,同時也是全球化的時代,副總統呼籲與會人士,應積極推動電子化、學英語及認識地球的「三e」運動。